夜色沉沉,林婉娘站在庭院中,目光沉静如水。小厮带来的消息并未让她惊慌,反倒像是预料中的事。她转身对周景行道:“这些谣言来得正是时候,怕是有人想趁我刚回京、立足未稳之际,将我彻底打落尘埃。”
周景行负手而立,眉头微蹙,“你可有应对之策?”
“自然。”林婉娘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眼底却藏着锋芒,“流言最怕真相,也最怕证据。既然他们想用‘私兵谋反’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来压我,那我也该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后患无穷。”
翌日清晨,府门前果然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街坊邻里,更有几个嘴快的媒婆在人群中议论纷纷。
“听说林家藏了私兵呢!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啊!”
“可不是嘛,前些日子还听人说她和太子走得很近……”
“哎哟,咱们还是离远点吧,别被牵连了。”
李母带着儿媳坐在门槛上,一边哭诉一边抹泪,装模作样地向围观人群控诉:“我们也是受害者啊!当初要不是我们收留她这个孤儿寡母,她哪能活到现在?如今发达了,反倒要赶我们出门,真是恩将仇报!”
林婉娘换上一袭素雅长裙,缓步走出府门。她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她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李母身上。
“李夫人,昨夜之事尚未处理妥当,今日又带人在此喧哗,是要逼我动用官府之力吗?”
李母一愣,随即强撑着笑道:“婉娘啊,我们只是想讨个说法,也没别的意思。”
林婉娘轻叹一声,“我与李文远早己恩断义绝,你们若真无处可去,我愿意出银子为你们另寻住处。但若再这般纠缠不清,就休怪我不讲情面。”
围观的人群开始窃窃私语,有人点头称是,也有人露出狐疑之色。
李妻突然站起身,尖声道:“你少在这里装清高!当年你不过是个没人要的孤女,要不是我们李家收留你,你能有今天?现在倒好,翅膀硬了就想飞走!”
林婉娘眼神一冷,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份泛黄的纸张,展开于众目睽睽之下。
“这是当年李家逐我出门时写的休书,上有李文远亲笔签名,并盖有族老印章。你们若是不信,可以请官府查验。”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有人凑上前仔细看了那休书,低声议论着。
“看来是真的,她当年确实是被李家赶出来的……”
“难怪她能有今天的成就,原来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
李母脸色铁青,咬牙切齿道:“你以为拿出一张旧纸就能堵住悠悠之口?外面传的可是你家中藏有私兵,意图谋反!”
林婉娘微微一笑,“既如此,不如请几位街坊随我进府一观,亲眼看看所谓‘私兵’究竟藏在哪里?”
此言一出,人群哗然。有人跃跃欲试,也有胆小之人连连摇头。
“好啊,我们就进去瞧瞧!”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率先应声。
林婉娘颔首,亲自引着几人进了府邸。她带着众人走过前院、中庭、后花园,一路指明何处是书房、何处是厨房、何处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最后,在一间宽敞的仓库门口停下脚步。
“这里便是所谓的‘私兵’所在。”她说罢,推开门。
只见屋内整齐码放着各类粮草、布匹、药材,还有几箱封存完好的账册和文书。几位街坊走近细看,皆是一脸茫然。
“这……这就是你说的私兵?”有人忍不住问。
林婉娘淡淡道:“不错。这些都是我经营生意所用的物资,若有半点违禁之物,诸位尽管举报,我愿承担一切后果。”
众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尴尬。
“咳咳……误会,误会。”刚才那个壮汉挠挠头,“没想到林姑娘做事这么细致,我们都错怪你了。”
林婉娘拱手微笑,“多谢各位前来查证,也感谢大家一首以来对我一家的关注。我只是个普通妇人,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至于那些造谣生事者,自有朝廷法度来处置。”
人群渐渐散去,只剩李母一家人仍赖在门口不肯走。
林婉娘回头望了一眼,正巧看到周景行与萧璟并肩而来。两人身着便服,神情淡然,却自带威压。
“林姑娘。”萧璟先开口,目光扫过地上坐着的李家人,“这些人还在闹?”
“是。”林婉娘语气平静,“他们不愿离去,也不肯接受我的安排。”
周景行微微颔首,朝身后护卫使了个眼色。几名精干的侍卫立刻上前,将李家人团团围住。
“李夫人,”他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京城之地,岂容尔等在此胡闹?若再不离开,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李母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李妻还想挣扎几句,却被萧璟冷冷一瞥,吓得赶紧缩回身子。
“带走。”周景行下令。
几名护卫毫不客气地将三人架起,拖出了林家大门。围观人群见状,纷纷让开一条路,谁也不敢多言。
待一切平息,林婉娘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两位贵人。
“多谢二位相助。”
萧璟轻笑,“你本就不需要帮忙,只是不想让你太过麻烦罢了。”
周景行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比从前更加沉稳了。”
林婉娘轻轻一笑,“经历了这么多,若是还不成长,岂非辜负了这一世?”
风从远处吹来,拂动她鬓边碎发。庭院里,阳光洒在石板路上,映出斑驳光影。她望着远方,心中己有计较。
“接下来,该轮到我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