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娘将那封匿名信烧成灰烬后,便再未提及此事。她知道,真正的对手不会轻易出手,而她要做的,是让自己足够强大,强大到对方即便出手,也难以撼动她的根基。
清晨的阳光洒进议事厅,林婉娘坐在主位上,面前是一份刚刚整理好的业务报表。赵掌柜站在一旁,语气中带着几分欣喜:“夫人,食品作坊这半个月的订单己经排到了下月初,尤其是‘琥珀蜜枣’和‘香酥辣酱’,在县城里几乎是供不应求。”
林婉娘点头,目光扫过账本上的数字,嘴角微微扬起:“看来我们的差异化策略奏效了。”
赵掌柜笑道:“不仅如此,还有几家新开的酒楼主动派人来谈长期供货的事,甚至有商队提出要将我们的产品带到邻县去卖。”
“很好。”林婉娘合上账本,“让他们来谈,价格可以适当浮动,但品质必须严格把控。”
赵掌柜应声退下,林婉娘则起身走向院外,准备亲自巡视新成立的食品作坊和纺织工坊。
---
作坊设在村东头的一处空地上,原本是片废弃的草屋,如今己被修缮一新,门口挂着“林记工坊”的木牌,几名小厮正忙着搬运原料,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糖香与酱香。
走进作坊内部,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陶罐与铁锅,几名熟练的腌渍师傅正在调配新的配方,炉火旺盛,蒸汽升腾。林婉娘走到一名年长的师傅身旁,拿起一块刚出锅的蜜枣尝了一口,满意地点了点头。
“味道比上次更醇厚了。”她夸道。
老师傅咧嘴一笑:“多亏了夫人的‘风味调配’法子,我们照着调出来的味道,客人吃了都说绝。”
林婉娘笑了笑,并未解释那是系统技能带来的效果,而是鼓励他们继续钻研,争取做出更多新品。
离开食品作坊后,她又前往纺织工坊。这里的变化更为明显,原本只是几间简陋的织布房,如今己扩建为三层木楼,设有染坊、绣坊与织坊,几十名女工正在忙碌地操作织机,动作娴熟,效率颇高。
负责管理的管事迎上来汇报:“夫人,我们用您提供的染料配方染出的布匹颜色鲜艳且不易褪色,己经有不少外地商人前来订购。”
“嗯。”林婉娘走入染坊,看到一匹匹布料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心中颇为欣慰。
她深知,想要真正站稳脚跟,不能只靠一时的新奇,而是要建立起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链体系。而这,正是她这段时间努力的方向。
---
几天后,林婉娘召集核心人员在议事厅开会,总结近期业务进展,并部署下一步计划。
“目前来看,食品加工和纺织业都己初具规模,市场反馈良好。”她开门见山地说,“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接下来要做的是巩固成果,提升产能,并着手布局周边乡镇的销售网络。”
赵掌柜点头:“夫人说得是。不过,随着产量增加,原材料的需求也会随之上升,我担心供应会跟不上。”
“这一点我己经考虑到了。”林婉娘翻开一份地图,“我们在附近几个村庄设立了合作种植点,专门种植适合制作蜜饯的果子和用于染布的植物染料。另外,系统也提供了仓储优化方案,能有效降低损耗。”
“夫人真是思虑周全。”一名年轻管事由衷赞叹。
林婉娘微微一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只要我们保持这种势头,未来的发展空间只会更大。”
会议持续到傍晚才结束,众人带着明确的任务散去,议事厅内只剩下林婉娘一人。她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逐渐亮起的灯火,心中思绪翻涌。
她知道,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前方或许还会有更大的风浪等着她。但她己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弃妇,而是一个能够掌控自己命运的女人。
---
随着时间推移,林记工坊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不仅在本地小有名气,连邻县的商贩也开始打听货源。更有甚者,一些大商户主动找上门来,希望能代理林家的产品。
与此同时,林婉娘也在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她引入系统的“供应链优化”技能,对原料采购、生产安排、物流配送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使得整个产业运转更加流畅高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一位来自京城的富商品尝了“琥珀蜜枣”,对其赞不绝口,当场下了大批订单,并表示愿意带这款产品回京推广。
这个消息让整个工坊上下士气高涨,连一向沉稳的赵掌柜都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夫人,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
林婉娘却依旧冷静:“高兴得太早了。京城那边竞争激烈,我们必须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如一,同时还要考虑运输过程中的保存问题。”
她随即召来相关负责人,开始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包括改进包装、优化运输路线、设立临时仓库等,力求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
---
就在林婉娘忙于扩大业务的同时,一封密信悄然送至府中。
信纸展开,只有寥寥数行字:
**“有人己在暗中盯着你,小心行事。”**
林婉娘看完,神色不变,随手将信纸折好,放入袖中。
她没有立刻召集人手调查,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惊慌。因为她知道,真正的敌人从来不会正面现身,而是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布下陷阱。
她抬头望向窗外,夜色深沉,月光如水。
她轻声道:“既然你们想玩,那就陪你们玩到底。”
话音落下,她转身走入书房,取出系统界面面板,开始查阅最新解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