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一双眼睛正静静地望着她。
林瑶屏住呼吸,手指悄悄摸向腰间藏的小刀。那双眼睛没有移开,也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地看着她,仿佛在等什么。
良久,脚步声再次响起,由近及远,消失在夜色之中。
她缓缓松了口气,将窗户轻轻掩上,心中却己警铃大作——赵虎没走远,他还在盯着她。
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透,村头就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林姑娘!开门啊!”
是李老汉的声音,带着几分焦急。
林瑶迅速披衣起身,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着李老汉和几个面色发青的孩子,最小的那个才五六岁,己经站不稳了,靠在墙边喘气。
“咋了?”她低声问。
李老汉抹了把脸:“村里断粮三天了,昨晚张寡妇家的老人饿昏了,现在还没醒……孩子们都快撑不住了。”
林瑶看着那些孩子凹陷的脸颊和发紫的嘴唇,心头一紧。
她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她沉默片刻,转身进了屋,从角落里搬出一口大锅,又取出几筐红薯和玉米面。
“进来吧。”她侧身让开门口。
孩子们踉跄着挤进屋子,一个个坐到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她开始生火煮粥。
热腾腾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几个孩子忍不住吞咽口水,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
“吃慢点,别呛着。”林瑶一边搅动锅里的粥,一边轻声叮嘱。
李老汉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眼里泛起水光。
“林姑娘,你这是救了咱们全村的命啊。”
林瑶没说话,只是低头继续熬粥。
她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
粥熟后,她亲自端给最虚弱的孩子们,又搀扶着年迈的张寡妇进屋,用灵泉水兑了些温水,喂那昏迷的老人服下。
不多时,老人眼皮颤动,缓缓睁开了眼。
众人一阵骚动。
“醒了!真的醒了!”有人惊呼。
林瑶趁机按住老人手腕,检查脉搏,又用现代医学知识为他做了简单的穴位按摩。
“他太饿了,先喝点粥,缓两天就能下地。”
“这水……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张寡妇迟疑地问,“我爹喝了这水,脸色立马红润了。”
林瑶淡淡一笑:“山泉水而己,清热解毒。”
但她的举动,己在人群中激起涟漪。
接下来几天,越来越多村民上门求助。
林瑶每天熬两锅粥,分发粮食,还用灵泉水为伤者清洗伤口、缓解疼痛。不少因饥饿引发疾病的人,在她的照料下奇迹般恢复。
然而,质疑也随之而来。
“她哪来的这么多粮食?”
“以前连个笑脸都不给,现在倒大方起来了。”
“该不会是从城里偷的吧?”
夜里,林瑶坐在灯下整理药材,听见外面有窃窃私语。
她不动声色,只将门窗关得更紧了些。
但她知道,树大招风。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信任。
第三日傍晚,李老汉带来一个消息:“隔壁王家沟也断粮了,他们想买你的红薯。”
林瑶点头:“可以卖,但要拿盐换。”
“盐?”李老汉一愣,“你怎么想到这个?”
“盐比钱值钱。”林瑶低声道,“而且,我想看看谁真缺粮,谁只想占便宜。”
李老汉沉吟片刻,点头应下。
当晚,林瑶清点库存时,发现门口又有影子晃过。
她拿起油灯,走到窗前,猛地拉开窗帘。
外面空无一人,只有风吹过枯枝的沙沙声。
她回到桌前,写下一行字:
“粮食可换盐,不可白送;信任需积累,防备不可少。”
写完最后一笔,她突然听见外头传来一声闷响。
像是有人摔倒了。
她抓起小刀,小心翼翼地推开门。
月光下,一个人影蜷缩在门前台阶上,衣衫褴褛,气息微弱。
是个男人,脸上脏兮兮的,看不出年纪。
林瑶蹲下身,伸手探了探他的鼻息。
还有气。
她叹了口气,将人拖进屋内,烧了一碗热粥,又用灵泉水给他擦洗身子。
那人悠悠醒来,第一句话却是:“你……到底是谁?”
林瑶没回答,只递过一碗粥:“先把肚子填饱。”
男人接过粥,狼吞虎咽,忽然抬头看向她:“你是林瑶?赵虎的前妻?”
林瑶手一顿。
男人舔了舔嘴角的米粒,眼神复杂:“你知道吗……赵虎前几天去了西岭村,说要找人合伙对付你。”
林瑶眯起眼:“他是怎么知道我有粮食的?”
男人摇头:“不清楚。但他盯你很久了。”
话音未落,门外又传来脚步声。
这次,不是一个人。
而是好几个人。
林瑶迅速吹灭油灯,将男人藏到床底,自己提着小刀,贴墙而立。
门,被轻轻推开。
一只手伸进来,摸索着门闩。
下一秒,林瑶猛地出手,一刀划破黑影的手腕。
“啊!”一声闷叫。
紧接着,是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林瑶关紧门,心跳如鼓。
她知道,真正的麻烦,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