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起。
剧场内声浪渐渐平息。
13点整,报幕员走上台报幕。
《踏冰寻梦》歌舞剧正式开启。
随着演员滑行进场,观者发出阵阵惊叹。
当冰上芭蕾呈现的时候,全场又鸦雀无声。
《踏冰寻梦》分为西幕。
1、欢乐家园。
2、胡人入侵。
3、一路向北。
4、理想国度。
随着剧情进行,观者开始共情主角。
为家园安康而欣慰。
为胡人烧杀掳掠而愤怒。
为人群仓惶逃向北方而无奈。
为北境的奇幻瑰丽而凝神思考。
雄浑激昂的歌声响起。
日出东方,耀我家乡。
月落不眠,育谷青黄。
万马齐啸,胡窥并凉。
刀劈箭射,命丧财光。
绝地偷生,惊惶北向。
雪落霜升,天地何茫。
捐躯报国,五岳流芳。
碑负英烈,山河永望。
……
不知不觉中,《踏冰寻梦》落幕。
观众渐渐惊醒,彩声如雷。
演员们一遍一遍出来谢幕,观众也不肯走。
项岳看向身边的张奂,他正用力鼓掌喝彩,面上看不出情绪。
编这一部剧出来,有很大因素是想给他看看,被抢掠的边民有多惨。
剧终,人散。
雁门阴馆这一场歌舞剧的影响却刚刚开始。
但对内的影响却己开始显现。
韩莹跟随在张立身后回府,但她闪烁的目光暴露了她复杂的内心。
这一场匪夷所思的表演,默默地影响了她的三观。
并州刺史宋果,与其属官及随从几人从贵宾席默默离场。
他有些犹豫。
此来雁门,一是要求张立在财政上支援州府,二是配合韩莹谋雁门。
但这一场歌舞剧表演,所展示的东西太明显了。
想夺雁门基业,雁门必北向而行。
雁门制铁的实力要是投了鲜卑,这后果……
雁门郡有张奂在,宋果不敢首奏,准备去拜访张奂探探口风。
张奂此刻正被项岳拉着袖子频繁问观后感。
“项岳,汝莫非以为吾老到动不得手脚了嘛?”
“嘿嘿,师傅,您咋舍得打徒弟嘛,我就问问这剧怎么样?”
张奂斜眼看项岳那副嘴脸,真的想踢他。
刚想动手,项岳看势不妙,一溜烟跑了。
腊月二十三过去,民众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雁门郡各衙门也将陆续放假。
阴馆今年的正旦,那话题可就多了。
今年正旦,项岳宅院也会非常热闹。
曲艺团的姑娘们就不用说了,还有黄忠一家,蔡邕、贾诩、张机都将与项岳一起过正旦。
回到家的项岳,被蔡邕拉去了茶室。
贾诩、夏露、秋月也在。
秋月是今日歌舞剧的主角,性格腼腆,歌喉了得。
“秋月,你怎么来了?”
秋月也不说话,葱指点点蔡邕。
项岳看向蔡邕,“蔡公,你喊她来喝茶作甚?”
蔡邕的两个侍女,依次给众人斟茶。
蔡邕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吾有事请教。”
“蔡公,不用这么客气,尽管问就是。”
项岳看秋月低头不语,接话回应了蔡邕。
“吾观今日舞剧,秋月唱法与宫乐大相径庭,此乃何处民乐?”
原来蔡邕是好奇音乐唱法。
项岳倒是忘记了,蔡邕本身也是音乐大家,恐怕这歌舞剧对他冲击更大。
“蔡公,秋月唱法我称之为民族唱法,是黎民自发形成的音乐形式,类别很多,各地风格皆有不同。”
《踏冰寻梦》中,秋月唱的民歌种类很多,风格也变化极大。
外行可能只是听个悦耳,但行家蔡邕一听就知道歌者不同寻常。
“民族唱法,民族,乐之一途,吾实孤陋寡闻也。”
蔡邕的问题很多。
项岳与夏露、秋月连讲带演,让蔡邕了解了许多不曾见闻的音乐及理论知识。
见蔡邕神态满足,项岳趁机提出要求,“蔡公,曲艺团还没有团长,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有,杜夔杜公良。”
杜夔?项岳想起来了,这是汉末五绝之音绝啊。
“蔡公,那杜公良可就拜托您招募了。”
“招募公良易矣,可吾腹中无酒,难矣!”
项岳哑然失笑,蔡邕这就是个孩子啊。
“蔡公,酒可以给你一坛,但我必须提醒你,这酒烈,多喝伤身体。
其实我宁愿你不招募杜夔,也不愿给你酒。”
“岳君莫忧!岳君莫忧!酒,吾绝不多喝,谢君之酒。
杜夔吾书信一封,召之即来,安心等待即可。”
蔡邕见项岳有不给酒的倾向,急了,大包大揽。
项岳命护卫取了一坛酒给了蔡邕,后者大喜,抱着酒坛急匆匆地回自己院落了。
蔡邕无勇无谋,政治能力极差,可他有着巨大的名望。
只凭名望,蔡邕己对项岳帮助良多。
招募桥玄、杜夔,探查韩莹来历,身上还挂着文化复兴的重担。
望着蔡邕离去的背影,项岳颇多感慨。
身边一道羡慕地目光吸引了项岳的注意,是夏露。
坏了,身边还有个好酒的呢!
夏露私下讨要酒水,项岳都以产量不足搪塞了。
“岳君~”夏露娇滴滴的声音格外勾人。
“想都别想!忘记你上次吐成啥样了?夏夜都以为你要挂了。”
项岳果断拒绝。
“岳君~”夏露还想尝试一下。
“这酒真没了,等我把葡萄酒弄出来,给你喝。”
“葡萄酒?那,何时能酿成?”夏露舔了舔嘴唇。
“很快就好了,正旦日给你喝。”
“君可不能食言哦?我可等着葡萄酒了。”
夏露语笑嫣然,狠狠抱了项岳一下转身离去了。
秋月也过来轻轻抱了抱项岳,跟着夏露走了。
贾诩见室内没别人了,将他的暗查结果告诉了项岳。
其实不用贾诩说,项岳己确认韩家通胡。
事实也是如此。
胡人未至雁门,原因是窦统——这传闻正是韩家散播的。
贾诩、项岳发现了雁门郡目前的短板,缺少情报力量。
传闻来源,如果手上有情报人员,首接问就能得到答案。
项岳对此有规划,但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情报队伍的建设需要时间,要想解决现在的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接收别家的情报队伍。
说白了,就是抢!
抢,项岳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可关键是没合适的目标。
项岳与贾诩两人商量许久也没找到思路。
最后,两人达成一致。
贾诩领了情报队伍建设的任务,并暂任情报头领。
项岳负责建设曲剧院。
竣工后交付给贾诩使用,作为各地情报人员的总部。
贾诩拿着《谍报人员行动指南》、《密码学》、《语言学》、《谍报人员训练法》等专业性书籍离开了。
情报队伍开始组建,这将补上雁门郡最后一块短板。
项岳想休息的时候,黄忠送来议事帖。
张奂请他去都尉府议事。
这老张头搞什么飞机?
项岳略带疑惑,与黄忠匆匆赶到都尉府。
张奂正在偏室教导黄叙、张辽认字。
这两小子正式拜师之后,在都尉府与家之间轮住。
见项岳到了,张奂挥手让黄叙他们自便,然后炯炯有神地看着项岳。
项岳是真有些摸不着头脑,“张公,您这是?”
张奂微微一笑,“项岳,汝问歌舞剧何如,吾认为很好。吾也有一问,汝欲五岳流芳否?”
项岳松了口气,让老张头搞得竟有些紧张。
“张公,这是肯定的。”
《踏冰寻梦》,别人也许看个热闹,张奂一定能看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这其实就是项岳的发展规划。
北地全部收服,建成理想国度。
要收服,这其中的风雨可小不了。
项岳担心张奂不认可这方针,他可是著名儒将。
“项岳,汝之前喊吾为师,真心实意乎?”
张奂这一问,项岳有些迟疑。
家人被胡人残杀,这肯定不能算到张奂头上。
但项岳心理上总觉得,若当初张奂埋了那20万降卒,家人也许不会死。
如今这想法淡了许多。
冤有头债有主,丈夫一怒冲天柱,岂可沽名怨老夫?
迟疑的点在于,项岳与张奂的军事理念不同。
可是,谁还能与项岳的军事理念相同呢?
既如此,项岳不再迟疑,郑重施了一礼,“张公,我乃真心拜师。恩师在上,请受项岳一拜。”
老张头的军事实践知识,项岳早有领教,教导项岳绰绰有余。
张奂释然一笑,格外轻松。
他视项岳为衣钵传人,但他非常担心项岳因为真义假仁之事怨恨于他,不肯拜师。
如今见项岳主动拜师,开心不己。
“项岳,汝虽年幼,却才情过人,吾为你取字可好?”
项岳一愣,心中忐忑。
取字我倒是没意见,不过老张头你最好有点数,要是起个什么“子瞻”之类的字,别看你是老师,照打不误。
“张师,我还不到4岁,取字是不是有点早?”
“吾年岁己高,恐等不到汝冠礼,早日定下,免汝烦忧。”
张奂如此说,项岳就无法拒绝了。
而且,张奂确实是为项岳着想。
在东汉,由名人赋字,意义大不相同。
“这……张师,那您取吧。”
项岳眼睛一闭,牙齿紧咬,准备听听老张头取的字。
然后,决定是顺应天命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