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晏站在账房门口,看着赵清络专注工作的背影。
她手中算盘噼啪作响,三个账房伙计围在旁边汇报各处产业情况。
“东家来了。”一个伙计发现林晏,立刻行礼。
赵清络抬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东家,您来得正好,我正在整理各处账目。”
林晏走进来,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账本:“这么多账目,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不止我一人。”
赵清络指着身边三个伙计,“这是我新设的'账目三核'制度。每笔账由经手人记录,复核人检查,总管审核。防止错漏和贪墨。”
林晏心中一动。
这不就是现代企业财务三级审核吗?赵清络居然自己琢磨出来了。
“这个办法好。其他方面呢?”
赵清络拿出一张纸:“我把各产业按性质分类,设立分管事制度。”
“香皂作坊、布行、粮铺、杂货铺各有一名总管事,负责日常运营,每旬向我汇报一次。”
林晏接过那张纸,上面清晰画着组织架构图,从他开始向下分出几个大支系,再细分到各岗位,职责分工一目了然。
“这个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是东家平日说的'责任到人'给了我启发。我只是把它画出来罢了。”
林晏心中暗叹。
他确实曾随口提过现代管理理念,没想到赵清络不仅听进去了,还结合宋朝实际情况加以改良应用。
“东家,还有这个。”赵清络又拿出一张纸,“这是我设计的员工激励制度。”
林晏一看,上面详细列出各类岗位薪资构成:底薪、绩效和年终分红。
比如香皂工人,底薪二两银子,每月产量超定额,按超额部分一成计算奖励,年底还有分红。
“你这是计件工资加提成制?”
“东家说过,要让员工有干头。但简单计件工资不适合所有岗位。”
“比如掌柜,若只按销售额提成,可能会不顾店铺长远利益,一味追求短期销量。所以我设计了这套复合制度。”
林晏对赵清络刮目相看。
这姑娘不仅理解了现代管理精髓,还能灵活应用,实在难得。
“清络,你做得很好。这些制度推行得如何?”
赵清络叹气:“说实话,阻力不小。特别是钱万贯那些旧部,倚老卖老,不愿接受新制度。”
“哦?那你怎么处理的?”
“我用数据说话。城西布行的赵掌柜最反对新制度,我就拿城东布行做对比。”
“实行新制度后,城东布行次品率下降三成,销量上升五成。数据摆在眼前,赵掌柜也无话可说。”
林晏笑了:“你这是用事实打脸啊。”
“不止如此。那些旧部中,有些人只是习惯了老方式,并非故意刁难。”
“对这些人,我多花时间耐心解释。还有些确实消极怠工,我就提拔几个年轻有为的伙计,形成竞争氛围。”
林晏点头:“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不错。”
“还有一件事,我建立了定期管事会议制度。”
“每月召集各分管事开会,汇报工作、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大家能互相学习,也能及时发现问题。”
林晏听得连连点头。
赵清络的管理方法己超出他预期,甚至比他想象中还要完善。
这套制度若放在现代,也算相当不错的企业管理体系了。
“东家,您看这些制度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林晏摇头:“你做得己经很好了。这些事情,我以后就全权交给你负责。”
赵清络眼睛一亮:“东家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托。”
连日来,赵清络为处理染坊后续事宜忙得不可开交,还要兼顾其他产业统筹管理,常常忙到深夜。
林晏注意到她清瘦了不少,眼下也有了淡淡青色。
林晏没有首接嘘寒问暖,他了解赵清络性格要强,不喜欢被人视为弱者。
但他还是找来张三,吩咐他做一件事。
“张三,把赵掌柜在后院处理公务的书房重新布置一番。”
“东家要怎么布置?”
“把那张硬邦邦的木椅换成加了厚软坐垫和靠背的胡床,灯烛换成上品蜡烛,烟尘小些。”
“书案上添些护眼的绿色盆栽,再放一个小巧紫铜手炉,方便天凉时取暖。”
张三记下这些,心里却嘀咕:东家对赵掌柜可真上心,比对自己还细致。
“还有,去相熟的药铺选购一些上好人参、燕窝、阿胶等滋补药材,匿名放在赵掌柜书房的食盒旁。”
“东家,这些药材可不便宜啊。”
“买最好的。”
“是,东家。”张三应下,心中更是惊讶。这些可都是贵重药材,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第二天,赵清络照常来到书房处理公务,推门而入时却愣住了。
书房焕然一新,原本硬邦邦的木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铺着软垫的胡床,上面还有靠背,看起来舒适无比。
灯烛也换成了上品蜡烛,光线更亮却烟尘更少。
书案上多了几盆翠绿的植物,还有一个小巧精致的紫铜手炉,里面的炭火正旺,散发着温暖。
赵清络走进书房,手指轻轻抚过那张胡床,又看了看书案上的盆栽。
她初时以为是小蝶或新来的丫鬟细心,但当她看到食盒旁那包名贵药材,以及书案上摆放的正是她惯用型号的毛笔时,便明白了过来。
这些细节,只有林晏才会注意到。
赵清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日来的疲惫似乎也消减了许多。
她没有声张,只是默默坐在那张舒适的胡床上,开始处理公务。
林晏每日照常与她商议事务,对书房的变化和药材之事只字不提,仿佛一切都未发生。
赵清络也心照不宣,默默接受了这份关心,只是在与林晏讨论问题时,偶尔会不自觉地放缓语气。
石猛和张三在院子里闲聊时,石猛忍不住问道:“张三,你说东家对赵掌柜是不是太好了点?”
“怎么说?”
“那些名贵药材,我去取的时候,药铺掌柜都惊讶了,说这些都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
张三点头:“是啊,东家对赵掌柜真是没话说,比对自己亲妹子还好。”
“你说,东家会不会对赵掌柜有那个意思?”石猛挤眉弄眼。
“嘘,小声点。”张三左右看看,压低声音,“这种事情,咱们可猜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