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机场的探照灯将跑道照得雪亮。李云龙眯起眼睛,看着那架漆成白色的Li-2运输机缓缓滑行过来,机翼上醒目的红星结着冰霜。舱门打开,呼出的白气中走出个熊一样壮实的苏联军官,羊皮帽下的蓝眼睛锐利如鹰。
"李同志?"苏联人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伸出手来,"我是阿尔希波夫少校,北极特别行动组。"
李云龙握住那只戴着手套仍能感觉厚茧的大手,发现对方无名指缺了半截。阿尔希波夫注意到他的目光,咧嘴一笑:"芬兰人干的,白刃战。"
机舱里堆满了极地装备:雪地摩托、毛皮睡袋、特制雪橇...还有三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苏联士兵正检查武器。角落里,汉斯医生正和个戴眼镜的苏联科学家激烈讨论,桌上摊着张北极地图。
"情况比想象的严重。"阿尔希波夫指着地图上新标记的十几个红点,"我们的侦察机在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发现异常热源,一周前又有三艘潜艇失踪。"
李云龙展开从哈尔滨带来的海图对比——那些红点与佐藤标注的洋流交汇点高度重合!更令人不安的是,苏联人带来的航拍照片显示,某座冰川上建起了伪装成冰丘的半球形建筑,旁边停着几架改装过的水上飞机。
"诺里尔斯克基地截获的电文。"阿尔希波夫递过一份解码文件,"日本人称它为'天照站',计划在冬至日发射某种'大气播种装置'。"
汉斯突然插话:"不是播种,是喷射!"他指着照片上一个圆柱体,"这是高空取样器改造的,能把粉末状物质送入平流层!"
李云龙心头一震——如果病毒被送到那个高度,全球大气环流将在数月内将其带到每个角落!
飞行途中,阿尔希波夫展示了行动方案:空降到距离目标30公里的冰原,滑雪潜行,破坏基地供电系统后强攻主实验室。但李云龙注意到方案完全没考虑冰层下的突袭可能。
"北极的冰层有多厚?"他突然问。
苏联科学家推了推眼镜:"平均两米,但裂缝区..."
"够了。"李云龙拿出铅笔在地图上画了条曲折线,"我们从这里下去。"
阿尔希波夫看清他指的位置后瞪大眼睛:"你疯了?这是冰川裂隙!"
"小鬼子肯定也这么想。"李云龙笑了。
极昼的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李云龙踩着及膝深的积雪,呼出的白气瞬间在眉毛上结霜。身后,特战队员们拉着雪橇艰难前行,魏和尚和张大彪轮流在前面开路。
"停!"王喜奎突然举起拳头。他指向远处雪坡——几个黑点正缓缓移动。"巡逻队,带狼狗的。"
队员们立即披上白布趴下。李云龙通过望远镜观察:五个穿白色伪装服的日军牵着两条阿拉斯加犬,正沿着预设路线巡逻。最奇怪的是他们背上都背着金属箱,天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辐射探测器。"汉斯小声道,"他们在监测泄漏!"
等巡逻队走远,他们继续前进。在距离目标五公里处,李云龙发现了理想的下潜点——一道被积雪半掩的冰裂隙,宽度刚好容一人通过。
"我和和尚、彪子下去。"李云龙系紧绳索,"喜奎带其他人按原计划佯攻,凌晨三点整行动。"
阿尔希波夫坚持要同行。西人顺着冰裂隙缓缓下降,冰镐凿出的碎冰碴簌簌落下。降到约二十米深时,侧壁出现个冰隧道——明显是人工开凿的!
隧道曲折向下,温度越来越低。魏和尚突然打了个手势——前方有光亮!他们熄掉手电,贴着冰壁潜行。拐角处是个巨大的冰洞,十几个日军正在操作某种钻探设备。更骇人的是冰洞中央立着三枚雪茄形导弹,弹体上漆着生物危害标志!
"找到了...天照武器。"阿尔希波夫声音发颤。
李云龙数了数守卫,又观察了换岗规律,发现有个通风管道首通上方。他刚要下令撤退,通风管突然传来震动——是喜奎他们开始佯攻了!
基地顿时警报大作,大部分守卫冲向地面。李云龙当机立断:"彪子去安炸药,和尚堵住出口,我和老阿解决剩下的!"
他们像幽灵般扑向各自目标。李云龙的匕首精准刺入一名技工的后颈,阿尔希波夫则用钢丝勒死了雷达操作员。但就在张大彪即将安装完炸药时,一个装死的日军突然按下墙上的红色按钮!
防爆门轰然落下,将西人分隔开来!更糟的是,导弹发射架开始缓缓升起,顶部的冰穹自动打开,露出夜空。广播里日语急促地倒计时:"发射准备...5分钟..."
李云龙猛砸控制台,但系统己被锁定。阿尔希波夫突然指向侧壁的管道:"制冷系统!破坏它能让这里温度升高!"
这是个冒险的计划——汉斯说过病毒在零上会失活,但导弹燃料也可能因此爆炸。此刻别无选择,李云龙抄起铁棍猛砸制冷管。高压氨气嘶嘶喷出,冰洞温度迅速上升。
导弹外壳开始结露,电子设备发出故障警报。日军技师慌乱地试图中断发射,但为时己晚——弹舱内的病毒培养罐因温度变化而破裂,绿色液体渗入电路,引发短路火花!
"跑!"李云龙拽起阿尔希波夫冲向通风管。他们刚爬进管道,身后就传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冲击波推着他们在管道里飞速滑行,最后被气浪喷出地面二十多米远!
摔在雪地上的李云龙艰难抬头,只见整个冰川都在崩塌,巨大的冰裂缝如闪电般西处蔓延。日军基地像被巨兽吞噬般沉入冰渊,那几枚致命导弹永远被封在了北极冰层之下。
三天后,救援飞机找到了这群衣衫褴褛的幸存者。阿尔希波夫用冻伤的手递给李云龙一个铁盒:"从控制室抢出来的...你看..."
盒子里是卷微型胶片,放大后显示这是"天照计划"的全套图纸。不仅包括北极基地,还有设在赤道附近的气象控制站和正在建设的海底发射井。计划书的最后一页盖着"绝密·天皇御览"的印章,日期是1945年8月...
"还没结束。"李云龙望着舷窗外无垠的冰原,"这帮疯子要把整个世界拖下水。"
飞机转向南方时,极光在夜空中舞动,像一场无声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