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 第26章 尘埃暂定,波澜再起

第26章 尘埃暂定,波澜再起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作者:
平平无奇哈士奇
本章字数:
4466
更新时间:
2025-05-04

灞桥别院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以及几乎同时抵达的太原王氏车马,像两记重锤,狠狠砸在了长安城这潭本就波涛汹涌的浑水里,激起的惊涛骇浪,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东宫,显德殿。

李承乾彻夜未眠。来自灞桥别院周边的消息,如同雪片般,通过岳飞和赵全的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他的案头。

火,是他的亲卫放的。路,是他的亲卫堵的。

混乱,是他一手导演的。

但混乱之后的结果,却并非完全如他所愿。

“殿下,”赵全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有一丝后怕,“岳将军那边传来最终消息。灞桥别院那场火,并未造成太大伤亡,只是烧毁了几间偏僻的库房和马厩,烟雾确实造成了极大的混乱。王家的人去的是王珪的长子王知敬,带了不少家丁护卫,首接堵在了别院门口,言辞激烈,要求魏王交出王景略!”

“魏王呢?他作何反应?”李承乾问道。

“魏王殿下并未亲自露面。”赵全摇头,“是别院的管事和护卫头领出来交涉,坚称王景略早己离开别院,对于王家的指责矢口否认。双方争执不下,险些动起手来。后来还是京兆府和金吾卫的人闻讯赶到,才将场面暂时控制住。”

“王景略呢?!”这才是李承乾最关心的,“是死是活?可曾找到?”

赵全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回殿下,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什么意思?!”李承乾猛地站起!

“据咱们潜伏的人冒死靠近观察,以及事后京兆府初步勘验的结果。别院内并未发现王景略的踪迹,也没有找到任何疑似新添的坟冢或大规模掩埋的痕迹。但是……”赵全声音艰涩。

“在那间被烧毁的、靠近后山小路的库房废墟里,发现了一些一些烧焦的、难以辨认的骨骸,以及几块被烧得半融的玉佩碎片,样式似乎与王景略平日佩戴的颇为相似。”

烧焦的骨骸?玉佩碎片?

李承乾瞳孔一缩!

好一招金蝉脱壳!好一招死无对证!

李泰这是想用一场大火,将王景略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抹去”!就算王家和朝廷怀疑,也找不到确凿的证据!甚至可以将一切都推到“意外失火”或者“贼人作乱”头上!

“那魏王本人呢?他何时离开的别院?”

“就在王家的人和官府赶到之前不久,趁着火起混乱之际,魏王殿下乘坐一辆极其普通的马车,从那条被我们堵塞又被他们紧急清理开的后山小路,秘密离开了。”赵全答道,“我们的人手有限,又要制造混乱,又要监视全局,未能将其拦下。”

李承乾缓缓坐回椅中,脸色阴沉得可怕。

这一局,他虽然成功制造了混乱,离间了王家和魏王府,也让李泰狼狈不堪,但终究是让李泰这条毒蛇溜走,而且还顺便“毁尸灭迹”,将王景略这条线彻底掐断!

王景略一死,之前准备的那些关于贡品宝玉的后手,威力便大打折扣。死人,是不会开口说话的。

更重要的是,李泰经此一事,必然对自己恨之入骨,也必然会更加警惕和疯狂!他接下来的报复,恐怕会来得更快、更猛!

“太原王氏那边,有何反应?”李承乾问道。

“王家炸了锅!”赵全精神稍稍振作,“王知敬从灞桥别院空手而归后,立刻回府禀报。听说王珪当场气得晕厥过去,醒来后便下令,全面收缩与魏王府所有相关的生意往来,并派人入宫,向王嫔(王氏族人)哭诉冤情,请求陛下为王家做主!”

哦?去找后宫哭诉?王珪这老狐狸,知道首接找父皇未必有用,便想走迂回路线?

“长孙无忌呢?”

“依旧毫无动静。仿佛长安城这几日的风波,都与他无关。”

李承乾冷哼一声。长孙无忌越是平静,就越说明他在暗中算计着什么。魏王失势,最高兴的恐怕就是他。

“系统,”他默默沟通,“评估王景略‘死亡’事件对魏王、太原王氏及我方势力的后续影响。”

【评估中……】

【对魏王影响:声望严重受损(-25%),与太原王氏关系彻底破裂(-90%),可能失去部分朝中支持者(-15%),李世民对其信任度下降(-30%)。但核心实力未损,其报复欲望和行动力可能提升。】

【对太原王氏影响:内部矛盾可能暂时缓和(一致对外),对魏王府仇恨值拉满。可能寻求新的政治同盟(潜在目标:东宫、晋王、其他)。家族声望及部分产业受损。】

【对宿主影响:短期内,成功转移焦点,削弱主要对手,获得发展时间。长期看,魏王威胁等级提升,太原王氏成为不稳定因素(可能被拉拢,也可能被晋王利用),长安局势更加复杂。需尽快提升实力,并防范魏王报复。】

系统的分析清晰而冷酷。

短期有利,长期风险增加。

看来,必须抓紧这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全力发展江南!

“传令王五,”李承乾对岳飞下令,“江南那边,可以适当加快些进度了!人手不够,就地秘密招募!资金不足,让赵全想办法从东宫府库再挤一些过去!孤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第一批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云锦’样品!”

“是!”

“赵全,”李承乾又道,“对外,继续保持低调。孤这几日‘偶感风寒’,也需要静养。东宫上下,非必要不得外出。但情报网必须全力运转!盯紧魏王府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他与军方将领的接触!”

李泰在政治和经济上受挫,最有可能铤而走险的,就是动用军方力量!这一点,不得不防!

“奴婢明白!”

安排完一切,李承乾才感觉一丝疲惫涌上心头。

长安城的这场大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就像一个走在钢丝上的舞者,脚下是万丈深渊,每一步都惊心动魄。

王景略的“死”,看似解决了眼前的麻烦,却也埋下了更深的祸根。

李泰的疯狂反扑,随时可能到来。

长孙无忌的虎视眈眈,更如芒在背。

还有那位病榻之上、心思难测的父皇……

前路,依旧漫长而艰险。

李承乾走到书案前,拿起一份关于江南桑蚕养殖的资料,目光更加坚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