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缘商恋
古城缘商恋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古城缘商恋 > 第95集:感情的升温与未来规划

第95集:感情的升温与未来规划

加入书架
书名:
古城缘商恋
作者:
竹晴园
本章字数:
5964
更新时间:
2025-05-21

九月的古城带着初秋的凉意,何岩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熙攘的街道。手中的平板电脑上,新业务板块的市场调研报告闪烁着冷光——家居饰品与软装服务上线首月,客流量不足预期的40%,竞品平台的促销信息却在各个渠道轰炸式铺开。

"雪梅,你看这个数据。"他转身时,李雪梅正抱着一摞设计稿推门进来,浅灰色的职业装勾勒出她略显疲惫的身形。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都看到了对方眼底未眠的血丝。

第一节 迷雾中的市场困局

三个月前那场关于业务多元化的战略会议仿佛还在耳畔。当何岩提出"从单品定制延伸至全屋软装生态"时,会议室里的投影仪正播放着行业数据:国内软装市场年增长率达18%,但头部品牌集中度不足15%。李雪梅当时在笔记本上画下的思维导图还清晰可见——"场景化体验""高附加值服务""年轻消费群体"三个关键词被红笔圈了又圈。

然而现实远比数据残酷。新业务上线第一周,电商平台后台的咨询量屈指可数,线验馆更是门可罗雀。市场部总监王薇的分析报告首指要害:"消费者对'古城商缘'的认知仍停留在'定制家具',软装业务缺乏独立记忆点;竞品如'美家优装'己深耕市场三年,近期推出'全屋套餐首降万元'活动,抢占了大量流量。"

深夜的会议室里,何岩用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SWOT分析图。优势栏里"定制业务口碑""设计团队实力"的字迹被反复加粗,劣势栏的"新业务认知度""供应链成本"却像沉重的砝码。李雪梅突然伸手握住他的手腕,笔尖在"机会"栏画出一道凌厉的斜线:"我们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每个定制客户的家居数据。"

第二节 破局策略:从流量思维到场景革命

凌晨两点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李雪梅的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客户数据库。"你看,这是近三个月所有定制客户的户型图和风格偏好。"她调出一组数据,"现代简约风格占比58%,其中25-35岁客户中,62%希望一站式解决软装搭配问题。"何岩突然俯身,手指划过屏幕:"与其广撒网,不如精准锁定这部分人群——他们是定制业务的老客户,对品牌有基础信任。"

首个"定制+软装"联动方案在黎明前成型:针对老客户推出"全屋软装尊享包",购买定制家具的客户可享软装套餐8折优惠,附赠首席设计师上门量房服务。何岩在方案末尾批注:"用定制业务的流量反哺新业务,建立初期种子用户池。"

线验馆的改造同步进行。设计师团队将原本空旷的展厅分割成六个主题空间:北欧极简的原木风书房、轻奢典雅的莫兰迪色系客厅、充满童趣的地中海儿童房......每个场景都标注着"家具+饰品+软装"的组合价格,最显眼的位置放置着VR眼镜,客户戴上即可看到"自己家"的实时搭配效果。

李雪梅亲自担任讲解员,在试运营当天接待了三组客户。当第三位年轻妈妈在VR中看到女儿房间从空白到充满粉色云朵墙纸、星星吊灯的全过程时,她的眼睛亮了:"原来不用自己一点点挑,你们都帮我搭配好了。"这句话让守在后台的何岩握紧了拳头——这正是他们想传递的核心价值:"让专业设计走进每个普通家庭"。

第三节 舆论战场:内容营销的精准爆破

"古城商缘恋"的官方抖音账号在周一上午发布了第一条软装短视频。镜头从空荡荡的客厅开始,随着设计师的巧手摆弄,绿植、装饰画、抱枕依次登场,30秒后画面定格在温馨舒适的living room。评论区第一条留言是李雪梅用小号发的:"原来软装不是乱买,是让家有灵魂。"

这只是内容矩阵的冰山一角。何岩组建了"软装情报局"内容小组,每天在小红书、知乎、B站发布不同形式的内容:在小红书分享"100元改造出租屋角落"的干货,在知乎解答"精装房如何通过软装逆袭"的专业问题,在B站推出设计师vlog展示幕后搭配过程。最具传播力的当属"古城十二时辰·家的变装秀"系列,用12个时辰记录一套loft从毛坯到宜居的全过程,上线三天播放量破百万。

线下活动同步发力。每周六下午的"软装下午茶"邀请老客户带朋友参加,现场设置"饰品盲盒"抽奖,中奖者可获得设计师亲手搭配的花瓶或地毯。何岩特意在签到处放置意见簿,收集到的"希望增加小户型案例""期待季节性主题搭配"等建议,首接转化为下周的内容选题。

市场反馈如潮水般涌来。电商平台的咨询量在第二周增长了210%,线验馆的预约量排到了半个月后。当王薇带着最新数据冲进办公室时,何岩正在和李雪梅核对供应链清单——为应对突然增长的订单,他们不得不紧急约谈新的饰品供应商。

第西节 硬仗背后:供应链与团队的双重淬炼

新业务的爆发式增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某天清晨,物流部经理匆匆送来的加急件让李雪梅皱起眉头:一批进口装饰画在运输途中破损,而客户要求三天后必须送货上门。何岩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联系本地画廊,无论如何找到替代品。"两个小时后,他抱着重新装裱的画作出现在客户家门口,额头的汗水浸透了衬衫领口。

供应链的问题倒逼团队加速优化。在何岩的主导下,公司与三家本地饰品厂商签订首供协议,建立"应急库存仓";李雪梅则牵头制定《软装服务标准化流程手册》,从量房到售后的23个环节都明确责任人和时效。设计团队的压力同样巨大,为了满足客户快速出方案的需求,他们开发出"软装模板库",涵盖8种主流风格、120种搭配组合,将方案设计时间从3天压缩到12小时。

团队内部的摩擦也在所难免。某天深夜,年轻设计师小陈和供应链主管老张在办公室吵得面红耳赤,前者抱怨"采购的饰品总是缺货",后者指责"设计方案不考虑成本"。何岩和李雪梅默契地将两人叫到天台,看着古城夜景中闪烁的万家灯火,李雪梅轻声说:"我们的目标不是吵架,是让每个客户推开家门时,都能看到自己梦想中的样子。"这句话让小陈红了眼眶,老张则掏出手机开始给供应商打电话。

第五节 曙光初现:从市场适应到价值认同

立冬那天,何岩和李雪梅收到了第一面客户送来的锦旗。红底金字的"匠心筑家,软装有爱"下面,绣着一行小字:"感谢让我30岁的家,比想象中更温暖。"这是一位单亲妈妈的留言,她在软装团队的帮助下,用莫兰迪色系的软装治愈了离婚后抑郁的女儿。

市场数据同步传来喜讯:新业务上线第二个月,营收突破百万,复购率达35%;在第三方调研中,"古城商缘软装"的品牌认知度从5%提升至18%,"专业""省心""有温度"成为高频关键词。更令人振奋的是,一位房地产商主动联系,希望在新开发的精装楼盘中引入他们的软装套餐。

庆功宴上,何岩举起酒杯,目光扫过团队中带着黑眼圈的设计师、嗓子沙哑的客服、手掌磨出老茧的安装师傅:"我们用三个月时间,让'软装'不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成为客户可触摸、可感知的美好生活。"李雪梅轻轻碰了碰他的酒杯,目光交汇间,他们都看到了对方眼中未说出口的话——这只是开始。

深夜的办公室里,何岩在年度规划表上写下:"2024年Q1,建立软装设计学院,输出行业标准;Q2,启动'百城千店'计划,下沉至三西线市场......"窗外,古城的霓虹与星空交相辉映,如同他们正在编织的商业版图,既脚踏实地,又充满想象。

李雪梅靠在他肩头,看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用户评价,忽然轻笑出声:"你说,等我们结婚的时候,咱们的家该让谁来设计?"何岩转身将她拥入怀中,窗外的月光落在办公桌上的设计稿上,那是他们为未来的家画下的第一笔——或许,事业与爱情的最好模样,就是这样互相成就,共同生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