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尸还魂:我是用心骗着你
借尸还魂:我是用心骗着你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借尸还魂:我是用心骗着你 > 第114章 被女儿气出内伤

第114章 被女儿气出内伤

加入书架
书名:
借尸还魂:我是用心骗着你
作者:
查尔曼
本章字数:
4386
更新时间:
2025-06-20

靖帝己命宇文护率军前往百吉解围,崔劲被编入大军,不日将随军出征。

班氏一边替丈夫打点行装,一边喋喋不休的嘱咐,“此去路远山高,战场上刀剑无眼,郎君务必保全自身。孩子还这么小,我们都等着你呢!”

男儿志在西方,出生入死只为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大多数女子,所求不过高嫁,博一个夫荣妻贵,将来再得一个诰命,也算是不枉此生,死也瞑目了。

可班氏在意的不是这些,想当年扶风班氏轰轰烈烈,如烈火烹油一般,世人无不为之侧目。

可如今怎样?问古今将相在何方,唯荒冢一堆草没了!

“我晓得的,娘子不必为我担心!”崔劲握着妻子的手,笑容明朗,“待我挣得军功,将来咱们孩儿的路也能走得更加顺畅一些。三代人中,总归有一代是要吃苦的呀!”

崔劲肯吃苦,也只能求天能遂人愿了!

“你不要太逞强,能建功立业固然是好,可也未见得人人都可封侯拜相;若人人都是栋梁材,谁又能拿来当柴烧呢?”

班氏无疑说出来一个真理,她早就不慕功名利禄,只求一个阖家康宁了!

“娘子不慕名利,高风亮节!”崔劲以妻子为傲。

可并不是所有女人都像班氏这样超脱,金氏就眼巴巴的等着她的丈夫崔玏高中登科,为官做宰,也好给她争个诰命夫人当一当。

待她穿上凤冠霞帔,看哪个势利眼还敢到她跟前狂妄。

“你在做什么?为什么不读书?”金氏看到崔玏坐在院子里发呆,立刻拉下脸来斥责夫婿。

“方才看书看累了,歇息片刻。”崔玏此时早褪去了年少时的意气风发,他参加制举的次数不少了,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当失望成了某种习惯,也就成了笼罩在崔玏头顶上的一个魔咒,时刻在提醒着他:你没戏!

“累什么?你一没有下地干活儿,二没有上山打柴,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你说你累?鬼都能笑出内伤来!别呆坐着偷懒了,快些温书吧!”

金氏将自己全部的前途都压在了崔玏身上,她是女子,本朝虽说对女子的管束相对宽松,可也没有女子参加制举,入朝为官的先例。

身为女子,想要出人头地,除非你有先平原昭公主的胆识与魄力,不然就只有依附夫婿这一条路可走了。

“……”崔玏被他娘子怼得无言以对,这么多年,崔玏骨子里那所剩无几的贵族傲气,都要被金氏给消磨殆尽了!

独孤樱出门疯了一整天才回到家来,他爹独孤士楷在女儿闺房守株待兔般等着,“街上不宵禁,你就不会想着回来是不是?”

独孤樱一进屋就被父亲质问。

“爹,您进我闺房都不用打声招呼的吗,懂不懂礼数的?”独孤樱居然教训起她老子来了。

“……”独孤士楷要被女儿气出内伤来了,“礼数?你跟我讲礼数?你在外头干出来那些事情,哪一桩哪一件是不被人戳脊梁骨的?”

“我做的这些事情,每一桩,每一件,大哥都做过,怎么大哥做得,我就做不得?”独孤樱瞪大眼睛看老子,“还有,大嫂也做了,而且做得比我还夸张,怎么爹您不去管大嫂呢?”

让独孤士楷去管豫章公主?先帝在世都管不住豫章公主,他独孤士楷何德何能敢在豫章公主跟前挺腰子?

“……”独孤士楷的心脏都要炸开来了,忍了半天才想起正事,“陛下为你指婚,要你嫁给崔勃,你可愿意?”

“我要说不愿意,爹您就能为了女儿我抗旨不尊?”独孤樱就不能好好说话,每说出一个字都带着刺。

独孤士楷的意思是,如果女儿心有所属,他也不是不能想想办法将这门亲事给化解了。为人父母,哪个不希望子女万事顺遂,奈何……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关系到你一生的幸福,趁现在你爹我还有口气在,还能做得一些主,你想想清楚再来给我回话吧!”独孤士楷跟女儿话不投机,只能长叹一声,回自己屋去了。

偶尔,独孤士楷也会想起自己真正的嫡长子,就是他和前朝昭阳公主的儿子,如果师儿仍在世,如今都年近不惑了……

抬头望着明月,独孤士楷遥问故人:公主,你还好吗?

王氏趁着农闲时节,又给慕容敬绣了一副绣像,慕容敬的服饰妆容,竺香檀的脸……

“真好看,像是见到了真人似的!”班氏对此赞不绝口。

“嫂嫂谬赞了!”王氏道,“我答应公主要再给她绣一幅像的,只是材质粗糙,礼轻情义在,仅有一腔热忱了!若公主出宫,烦请嫂嫂代为转交。”

“弟妹有如此手艺,何不接绣坊的活儿,比务农不挣得多?”班氏顿了顿道,“若弟妹不屑与商人打交道,就当我没说过。”

士农工商,商人始终在社会的最末一等。甚至在天下未曾一统那些年,商人外出都被要求两只脚穿不同的鞋子,让人远远望去就知道这是一个商人——末等人!

卢筱嘉与王氏皆出身名门,若心里看不起商人,也是有渊源在的。

“不不!”王氏立刻解释说,“我和郎君颠沛流离多年,什么苦日子没经过,为一口吃的,除偷奸耍滑,其他什么差事都尝试过,怎会看不起商人。只是,我们并不认得愿意收下我绣品的商人,也不知什么样的绣品才能换银钱……”

“这个好办,我认得做绣品生意的商人。若弟妹愿意,改日将绣样送了来,我带弟妹去探探行情。”班氏道。

“如此,就多谢嫂嫂了!”王氏有些喜出望外。

人生天地之间,钱财真的太重要了!

旁的不说,有一句谚语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为何?

因为明经是靠熟读经典,而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够收藏各类典籍,没有钱,哪里读得起书?

王氏想着,若自己能多挣些钱,也能给郎君和孩子买些书。

大穆朝虽军事力量强盛,但其实,底层百姓的生活未见得就丰衣足食。正如崔通曾说过的:出了安京,路上被饿死、冻死者,比比皆是!

这是同人不同命,是世界的参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