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邱成这个外人都能看出来姜若荷和顾辞之间没什么,文宇辉这个傻子关心则乱。
文宇辉也不是真的傻,
就像之前说的那样,
文宇辉一开始喜欢姜若荷,是喜欢她的脸,姜若荷长得漂亮,是他们胡同最漂亮的姑娘。
文宇辉好强的性格,觉得他这么厉害,必须配胡同最美的姑娘。
可原来的姜若荷漂亮是漂亮,性格忒娇蛮,
有那么一段时间,文宇辉也受不了姜若荷的性子,几度想放弃,换个人喜欢。
自从姜若荷下乡了,她像变了个人一样。
做事有分寸,沉稳大气,遇到困难不惊不慌,
相处的时间一长,文宇辉就把这种表层喜欢慢慢发展成深层,他喜欢和姜若荷待在一起,不见面的时候也想她,想和她过一辈子。
姜若荷不知道文宇辉在邱成的“点拨”下换了个法子追妻。
她从顾辞那里要了几个出版社的地址,
本来还想问问出版社喜欢什么风格类型的文章,顾辞说的含含糊糊,想来顾辞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顾辞还想和姜若荷讨论些文学,
奈何姜若荷“势利”的很,等问完她想要的信息,借口说家里还有事,一拍屁股,走了。
知青点屋里,几个女知青凑在一起读顾辞写的文章,
赵蓓蓓望着报纸上华丽的词藻出神,嘴里喃喃道,“要是顾知青能给我写一篇文章就好了。”
孙杜鹃不惯着她,首接呛声:“你想让顾知青写文章,让你上报纸,那你得有人家姜知青那样的本事。你会干点啥?”
“你,”
赵蓓蓓瞪了孙杜鹃一眼,孙杜鹃没生气,反而继续嘲笑,
“就怕有人心比天高,老想些蝙蝠插羽毛,想着当凤凰的事。”
赵蓓蓓气的脸色发青,又不好闹得动静太大,被顾辞听到。
钱芳芳继续当老好人,手暗暗拉孙杜鹃的衣服,让她收敛些。
.........
与此同时,
公社办公室,两位书记凑在一起看报纸喝茶,
薛书记读到顾辞写的文章,
“老张,你看,这里刊登着姜知青运粮的文章。”
“是吗?我看看。”
张书记展开薛书记说的报纸位置,
他粗略的把报纸内容读完,
“顾辞,这个名字以前没听说过。”
薛书记知道一些,“听说是牛首村下乡的知青。我看他文章内容写的,颇有文采啊。”
张书记合上报纸感叹道,“这个牛首村,能人辈出啊,先是会开拖拉机还能修拖拉机的文宇辉和姜若荷,现在又出了一个能在省城报纸刊登文章的顾辞。”
薛书记笑着说:“这是好事,他们既是牛首村的人才,也是咱们新源公社的人才。”
“嗯。”
张书记说完报纸的事,想到上午省城下发的公函,
“相杰,上面下达的增加粮食产量的任务,你怎么看?”
薛书记皱了一下眉头,这些年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大量城市人口涌入工厂,城市粮食需求全靠农村供给。
可这两年自然灾害频繁,加上种子质量不行,粮食产量不降低就不错了,哪儿还有招儿去增产。
薛书记边想边看着桌子上的报纸,
看着报纸,他脑海中突然想到一个人。
“亩产上不去,咱们可以试着开荒啊。”
张书记早就想到这种办法,
“开荒的话,村里的农民怕是不够用。”
“老张,我有一个想法.....”
.......
下午,姜若荷在家收拾她和文宇辉从鬼市买回来的东西。
她把吃的,用的分门别类的放好。
到了傍晚快要做晚饭的时间,文宇辉拎着一个小桶从院外进来。
姜若荷笑着看他,“我以为你今天和我赌气,不来吃饭了。”
文宇辉耳朵一红,不自在的说:“我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吗。”
中午在知青点闹那一场,姜若荷没跟文宇辉生气,
在她眼里,文宇辉还小,放在她生活的年代,也才是个刚刚脱离母亲照顾,上大一的大学生。
要是生日再小一些,可能还在上高中。
她一个毕业好些年的上班族,和一个半大小子生什么气。
姜若荷看文宇辉提着小桶,
“里面装着什么?”
文宇辉把桶提给姜若荷看,
“下午我和邱成一块到水湾摸的田螺。”
姜若荷很惊喜,“你们摸了多少?”
她低头一看,里面有大半桶,
瞬间,她的脑袋里出现了各种关于田螺的食谱,
什么辣炒田螺,田螺酿肉,还有螺蛳粉!
“弄这些田螺,你们花了不少时间吧。”
“嗯,午觉都没睡,净在泥里滚了。”
姜若荷有些不太好意思,她嗔怪文宇辉,“你怎么不叫邱成一块来吃饭?”
文宇辉还记恨邱成中午说他不成熟的事,但他不能首说,
“奥,他的口粮在知青点,不好随便往外跑。”
姜若荷听后没再多说什么,提醒文宇辉吃完饭回去的时候,给邱成带一份熟田螺。
这个时候国内和外面没那么多交际,
入侵品种福寿螺还没占领全国。
村里人在农闲或者馋了打牙祭时,会下河去摸田螺吃。
姜若荷准备到外面把田螺洗一下,
文宇辉把桶提起来,
“这些田螺我和邱成在水湾洗了一遍了,还要怎么洗?你说,我去弄。”
姜若荷被文宇辉的大包大揽给愣了一下,
“洗干净后用清水泡着,里面点几滴香油,好让它们吐沙子。”
文宇辉应了一声,提着桶出去。
姜若荷摇摇头,让自己打起精神。
“不就是洗个田螺吗,干嘛大惊小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