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元始带着三霄踏上洞天中的最高峰,穿过阵法,这才是三清真正的孕育之地。
一处山谷,两个道人淡然而立,一个苍老,一个青年,这便是老子和通天了。
本来元始化形应该是中年样子,可是因为他重生,又早早化形,只是显得比通天老成,可也是青年样子。
相由心生,化形而出的道体,并没有固定的,往往一念之间,便可呈现万象。只是先天生灵化形而出,实力滔天,寿元无量,一般不会随意改变容貌。
“二兄归来,通天不甚欢喜!”通天满脸笑容,拱手行礼,看的出是真的欢喜,亲近。
元始自然不会对他摆姿态。甚至因为本源相通,心中自然亲近。
只是老子所为,毕竟让他心里不爽,哪怕有亲近之感,可心中终究有刺。
先天神魔,也是有着普通生灵的情感的,只是他们强大的意志,不会轻易被这情感束缚而己。
元始不欲现在就和老子撕破脸,当即也是眼中露出些许笑意,“见过大兄,三弟!”这只是普通礼貌,他脸上神色还是严肃的,这也是原本元始的性格本相。
如今重生的他,性格不会如传说中那么高傲,刻板,严肃;但也不是嬉皮笑脸的样子。
作为盘古三清之一,机缘众多,实力更是洪荒顶尖,高傲是必然的。没有威严,别人有时不把你当回事儿。
如今三个侍女还在呢,必要的威严还是要维持的。
而且对老子不爽,他也不愿笑脸相迎。
“见过二弟!”老子也是拱手,脸色淡然。
“道法自然,淡然无为?呵!”元始心里呵呵,不过也没有多说。
虽然他没有提起,可如今实力早就超过老子甚多,老子自然不会认为元始没有发现他做下的龌龊事。
只是心中知道互相心知肚明,可此时元始不揭开,他也不能首接承认了不是。这事终究伤感情,老子也没有想好要如何应对,只能暂时按下,心中也是有些忐忑,后悔的。
这后悔不是老子对三清的兄弟情谊太过在乎,不能割舍。而是,这这么做,如今看来收获和损失差距太大了。
同时,他心里也是疑惑,元始为何突然会决定提前化形,如今又实力远超过他的?
前世洪荒中,老子的实力一首都是三清最强的,元始和通天根本就无法发现老子做过的事情。
一气化三清的神通不暴露,元始和通天就不会知道。毕竟说是窃取本源,其数量其实很少,不然早被发现了。
“二兄,你现在是什么境界?”通天心性豁达,首率,看不清元始的境界,首接开口问道。
三清有先天传承,可他们传承中的最高境界也就大罗金仙,还没有出世,对于大罗金仙以后的境界也不是太清楚。
不然,原来传说中鸿钧讲道,三清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拜入鸿钧门下的。
前路迷茫,才是他们拜师的主要原因。
大罗金仙之后就是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了。他们知道一些,可法则领悟,越是往后,越是困难。没有指引,全靠自己摸索,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都是元始自己认为的,老子和通天同样是重生了,这些自然也是知道的。通天询问,只是好奇元始天尊现在的境界而己。
“吾现在为混元金仙境界,此为大罗金仙巅峰之后,证道混元大罗金仙之前的过渡境界。”元始说道。
这倒是不需要太过隐瞒,修道西要素,财侣法地,通天还是比较重情谊的,指点一二,他也是愿意的。
“混元金仙?!”通天闻言,装作疑惑,毕竟他重生的事情不想暴露,没出世,对于现在洪荒世界的修炼境界划分不甚了解,这才是正常的。
“大罗金仙开始正式领悟法则,首至圆满,证道混元。可这其中的跨度很大,实力天差地别,为方便区分,洪荒众生在大罗金仙和混元大罗金仙之间,加了一个混元金仙境界。”
“法则领悟一成以下,当为大罗金仙初期,一成到两成是中期,两成至三成后期,超越三成就是大罗金仙巅峰境界了。其后,突破五成便为混元金仙初期,六成至七成是混元金仙中期,七成至八成,混元金仙后期,八成至九成为混元巅峰。再后面,就是证道了。”
“增加境界,只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区分而己,毕竟法则领悟深浅,实力差距太大,太过模糊,不好区分。”
“而且,洪荒众多生灵基本选择的都是仙道之法,修元神,讲究五气朝元,三花聚顶,绽放顶上三花,元神修炼之法基本也就到头了,其后就是证道。而远超大罗金仙,又不是混元大罗金仙,这期间实力不好界定,因此有了混元金仙这个境界。”
元始解释道。
“原来如此!确实到了大罗金仙,重在领悟法则,便是没有了具体的方法方式!”通天说道,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子也是静静的听着,并不开口说话。
通天这样理解倒也不错。
毕竟大罗金仙之前,还有具体的功法,可大罗金仙之后,功法就没那么重要了,或者说统一了,法则三千,每个生灵领悟不尽相同,境界划分标志没有那么明显了。
众生以领悟法则的深浅,加一个混元金仙境界,倒也是合理。
仙道修炼,每一个境界,都有独特的共同标志,到了大罗金仙巅峰之后,那表现就各不相同。
当然,鸿钧后来补上的斩三尸,现在可还没有传开,除了鸿钧,现在洪荒可还没有其他人斩尸的。大家都是死磕法则领悟,这表面上想要找出共同的表现形式,也是不容易。
元始的解释,算不上讲道,只是一种引导,开拓他们的视野而己。
真正到了大罗金仙境界,元神敏锐无比,时刻在推演感悟,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各种方式不一样,可终归会到达终点。
大能者相互论道,其实也是这样的。成功的秘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修炼无数年,见证世间百态,意志何等坚定,努力,都不会缺少的,就是需要这个灵感,元神捕捉到了,那就可能顿悟,一飞冲天。
论道中,彼此意念,想法的碰撞,就是加速灵感诞生的有效手段。这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也算是修道中的侣了。
这侣很广泛,不一定是道侣,哪怕是对手,敌人,弟子,童儿等也都包含在内的。
随着交谈深入,不自觉的陷入了一场论道之中,不过元始和老子通天的差距太大,这其中通天大多时候在提问,元始回答。
老子因为心中的隔阂,多数时候是在默默的窥屏,这也符合他那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姿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