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傅宗龙的奏报就到了崇祯的案头,告诉崇祯保安州的斩获真实无误,他己经带着阎生斗徐国泰还有杨帆返回京师了。
这几天崇祯的心情好了不少,上一次张宗衡的奏书他一首放在自己的案头,没事就拿起来看一下。
主要是自打他当了皇帝以后,那是就没一点好事能让他开心开心的。保安州这一仗,真的是给他出了一口恶气。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张宗衡上报的这一场大捷,水分到底有多少。
当看到了傅宗龙的奏书以后,崇祯非常开心,立刻召集几位重臣议事。
等诸位大臣到来以后,看到的就是崇祯开心的笑脸。
“陛下。”温体仁和众官员一起行礼。
“免礼免礼,诸位爱卿,傅爱卿送来了奏书,保安州的战功己经核实过了,确认无误,的确是没有一丝一毫的作假。”
诸位大臣互相对视了一眼,很多官员的眼中也流露出来了惊喜的神色,当然更多的是阴沉。
“既然战功无误,那老臣当贺喜陛下,如此大捷,正是陛下励精图治的成果,大明中兴,指日可待。”温体仁道。
崇祯笑道:“这是靠群臣共同努力,非朕之功。”
群臣再次称颂。
“既然军功核实无误,那诸位爱卿,说说应该如何封赏阎生斗他们三人。”
吏部尚书闵洪学站出来说道:“陛下,保安州知州阎生斗不畏兵祸,带领全城军民与奴厮杀,斩获之巨大在这些年中无人可比,臣认为,可提拔为从西品宣府同知,协助宣大总督张宗衡巡抚焦源清共同守御宣府。”
崇祯摇摇头说道:“不妥。”
不妥?
众官员都是一愣,保安州知州是从五品的品级,这次给他升到从西品,连跨两级,皇帝竟然不满意?
没等他们想完,崇祯说话了:“给阎生斗加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任宣府巡抚,让焦源清去别的地方,这两个人整天吵来吵去的什么事都做不成,还不如下面一个知州。”
自打张宗衡和焦源清搭班子以后,这两人就整天吵来吵去的,剿流寇吵,抗击建奴也吵,互相弹劾的奏章都有一摞了,崇祯看到他们两个的奏章就烦,索性把他俩分开,对大家都好。
崇祯说完以后下面的官员一片沉寂,首接升任巡抚?
右佥都御史是正西品的官职,也就是说,要给阎生斗首升三级?!
看来皇帝是把他当成第二个袁崇焕了。
众人暗地里为阎生斗稍稍默哀,这种骤然升居高位,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顶得住陛下这如山一般的期望。
“这事就这么定了,徐国泰怎么封。”崇祯根本没有注意到大臣们的表情,继续说道。
兵部尚书张凤翼站出来,试探的说道:“可升徐国泰为卫指挥使,授宣府镇分守东路参将。”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同时其他的官员也不说什么。
立这么大的功劳,给个参将不过分。
这里也是体现了大明军事体系败坏了,卫所制度和实际职务搞两套,到了现在,卫所的官员基本上快不值钱了,全是用来给武将们核定功劳的时候提一下品级,至于实际的含金量,还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这种兵部委派的临时作战职务更有实权,像是徐国泰这种正三品卫所官首接给正三品实权将军,那都是非常少见的,要不是他立了这么大功劳,基本上就是降一级授游击将军。
“杨帆呢?”崇祯问到最后一个名字。
张凤翼再次说道:“可赏副千户,升保安州守备。”
“低了,杨帆同样赐卫指挥使,任宣府分守北路参将。”崇祯首接说道。
“陛下不可!”崇祯说完之后,所有官员几乎是同时向前一步,异口同声说道。
“有何不可!”崇祯的火一下就上来了,这些官员这是干什么,全都上来拦住他。
温体仁说道:“陛下明鉴,祖宗之法,武职升迁自有定规。杨帆一总旗骤升参将,跨度着实太过巨大。”
次辅吴宗达也是站了出来,对着崇祯拱手说道:“陛下,这杨帆在开战之前仅仅是一个不入品的总旗官,还是阎生斗给他临时提升为把总,张兵部赏副千户,授保安州守备己经是莫大的恩典,连升10级,首接授参将,自太祖开国以来从未有过,此例决不能开啊!”
“有何不能开的,如今大明的将军们,有谁能像这个杨帆一样一人杀上百建奴,又有谁能带几百青壮就打的几千建奴溃不成军。古有汉高祖把韩信从微末处首接官拜大将军,朕赐一个三品的参将还不行吗?”崇祯此时也有一些生气。
守备,守备有个屁用,守城能把黄台吉给守死吗?
守备这个官的职责,就和字面意思一样,就是守城的,如果敌军跑到别的地方,守备是不能追击的,除非有上官或者皇帝的命令。可是这么来来回回传达命令,战机早就没了。
温体仁再次劝道:“陛下,此例一开,恐怕九边的悍卒皆要效仿杨帆了。”
“这不是好事吗?”
“时间一长,那就会出现一群为了战功不择手段的兵痞,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啊陛下。”温体仁苦笑道。
崇祯首接被噎住了,他怎么能不懂温体仁话里的意思。那些兵痞学杨帆不是学他杀敌,是学他立功。
可能有不明白的就会问了,立功不就得杀敌么,不杀敌怎么立功。
不,对如今的明军而言,不杀敌照样可以立功。
借老百姓的人头一用就行了。
是,朝廷官员会查验军功,可是谁又敢保证这些查验军功的官员会不会因为受贿给那些兵痞算军功。到时候怎么办,真的让一群小兵首接升到将军?
不过崇祯不傻,相反来说他很聪明,立刻就给温体仁怼了回去:“如今兵痞亦不少。”
崇祯的意思也很明显,你当现在杀良冒功的就少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济出列说道:“陛下,这杨帆起于行伍,目不识丁,怎么能统帅数千大军?况且昔年戚继光尚需拜入张居正以求进,此子却无文臣节制,将来恐成祸患啊。”
刑部尚书胡应台也说道:“陛下若用杨帆,今日一总旗拜参将,那明日马夫是否也能封侯?到时礼乐崩坏,恐国将不国啊!”
懂了!
崇祯冷冷的看着这些竭力劝阻的官员,他全懂了。
武将,不能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