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陈阳听到一阵响动,起床穿上衣服来到院子。
“呦!起来这么早”
“这不是到家了吗,昨天没好好打扫,今天清理一下”大牛正在院子扫地。
黄土地院子,又没铺砖扫了和没扫一这样。
“那我给咱们做饭去”陈阳说道。
“我做好了,锅里煮着米,水缸也装满了”大牛一脸得意,一副夸夸我的样子。
“厉害呀!你这身板挑的动水?”
其实这半年在陈阳的投喂下,大牛己经有一米三左右。身体也发育良好。
“我一次挑半桶,三趟就满了”
陈阳给大牛竖了个大拇指。跑到厨房,舀了些水洗脸。
等大牛忙完,一起吃过早饭。陈阳便带着大牛出去,锁好门,把钥匙给了大牛一把。
“走,咱们去转转这开封府,看看有什么生意能做,不能坐吃山空,咱就剩三两银子了”
二人出了泰安坊。住的地方在城北的城墙拐角处,要走到内宫的宣德门还有很长的距离。
宣德门前面才是正街,也叫御街。打马御街前说的就是宣德门前面的这条街。
大都市就是不一样,不管是街口还是桥头都有大量摆摊的商贩。
卖早点的,猪羊作坊卖肉的,还有卖果脯点心的果子行。可谓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各家的小娘子带着团扇游走在大小摊位前。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大肆采购,后面仆人身上己经挂的满满登登。
大事可期,大事可期呀!
“大牛,你看到了什么”
“啊?看到什么?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还有包子香”大牛笑着说,眼睛盯着包子铺,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饭桶,出门不是刚喝了两碗米粥吗!走走走,买包子。”陈阳一脸无语!
一人买了两个包子,陈阳边走边说。“人多就是商机呀,在这啥都能卖呀。
在有点好产品,那银子岂不是如潮水般向我涌来”说着还做了一个怀抱的动作。
陈阳见大牛没懂,也不多说。没事!以后慢慢教。前世在抖音里学了那么多商业手段,让我给古人来一点小小的震撼!
二人跟着人流往前走,这个铺子看看商品,那个铺子问问价格。
这宋朝这么多商品吗?陈阳在酒馆里发现了高度酒,酿酒没了。还有瓷器也是异常精美。
来自西方的玻璃陈阳也看见了。虽然颜色发绿,但确实是玻璃。
造纸,印刷也和现代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人工和机械的区别。
更让陈阳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时代己经有了品牌概念。有些店铺卖出的商品有章印。写着品牌名称。
果然是商业异常发达的朝代。据说宋朝的税收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商税。
随着了解的深入,陈阳发现各行各业都有商会,把持了方方面面。你要开店做生意就得去相关的商会申请执照。
就算摆摊也有城管负责管理,宋朝叫街道司,给你划定经营范围和经营位置。不能跨界经营,否则就要杖七十。
两人逛到中午算是了解全面,找了个地方吃了午饭就回家了。
陈阳搬出竹椅,坐到院子里,思考要做什么商品才能一炮而红然后做大做强。
大牛也闲不下来,搬出昨天买回来木柴,用斧头劈成合适的大小。
大牛知道阳哥要考虑以后的生活来源,他帮不上什么忙,就多干点活,分担一下。
现在能确定的是香水,肥皂,都是空白市场。但是香水需要大量花瓣,而肥皂在宋朝有皂角和猪姨子之类的替代物不能完全取代。
况且这两项都需要大量钱财支持,不管是花瓣还是动物油脂在这个时代都是很贵的东西。
现在需要一个花费小甚至不花钱就能转化的商品。
破脑子,你快想呀!前世看的土法制造那么多。关键时刻不顶用。衣,不行。食,倒是可以,但是没有酒楼。住,没戏。行,也没戏。
古代还有什么,医疗条件不行,蚊虫肆虐。对了,蚊虫。
可以做蚊香,现代都缺不了的日常消耗品。现在正是夏天蚊虫正多,在古代简首就是王炸!
艾草没成本,野外很多。刚还看见集市有人卖,很便宜,两个铜钱一捆。木炭也便宜,雄黄,陈皮药店就有用量也不大。
可以搞,开封城不缺有钱人。陈阳激动的站起身来。
“大牛,大牛。快来,我有办法了!”
大牛听到陈阳的呼喊,也不劈柴了。急忙跑过来,“阳哥啥办法!”
陈阳递给大牛一贯铜钱和一两银子,“你去咱们早上路过的市场,买上几捆艾蒿草,再去药店买上五两陈皮,五两雄黄。
再到炭市买十斤木炭,一半要果木一半就一般的木炭”
“记清楚没?”
“记清楚了,没问题阳哥”大牛点头。
“赶快去吧!”
陈阳则是来到昨天修缮房屋的老爷子这里。
“大爷忙着呢?”
“公子,怎么了,可是昨天的工程有什么问题?”大爷脸色一变问道。
“没有,房子挺好的,这次过来想让大爷制作一个工具,我需要在一块木板上刻出一圈一圈的凹槽还要…………”陈阳还在地上画了一个示意图。
大爷听到陈阳的叙述,“这个东西能做,不费事,就是这一圈一圈的凹槽可能刻的不是很圆。”
“没事,大爷,看着圆就行。”
大爷选了一块料子,开始干活。看着大爷凿钻铣刨,又经过一阵打磨。成品就出来了。
陈阳手摸上去,非常光滑。大爷手艺真好。又要了一块贴合木板的刮板。付给大爷三十文钱。
等回到家,大牛己经把所有东西买齐,这些东西都不贵只花了一百文钱,大牛把剩下的钱还给陈阳。
检查了一下材料没什么问题。
陈阳到厨房拿出石臼,让大牛把木炭砸成细粉,要非常细。
陈阳则把艾草的艾叶一根一根的薅下来。做蚊香只需要艾叶。弄完这一切,看大牛还没有忙完。又跑到隔壁许大娘家里借了一个石臼。
把陈皮磨成细粉,又把雄黄也磨成细粉。找了两个碗装起来。
把石臼洗干净还给许大娘,又从厨房拿出箩筐。把箩筐反过来,用底部揉艾叶。要把艾叶搓成艾绒。
二人呼哧呼哧的干起来,也不觉得累。都是耗时间的工作。这一干,就到了天黑。
陈阳把油灯点着继续干。终于艾叶搓完了。大牛也把木炭都磨成了细粉。
“大牛过来一起学。咱俩一起干”陈阳叫上大牛。
拿出陶盆装上一斤木炭粉,又加上一两雄黄,一两陈皮。半斤艾绒,加水搅和。
为了控制燃烧速度,陈阳还在院子里挖了一些黄土放进去。
首到揉成黑黑一团,如同面团。陈阳揪起一块,填进木质模具的凹槽里,挤压结实,用刮板刮掉剩下的蚊香团。
一盘蚊香就出现在模具里。又拿出一块修房子剩下的木板,重重把模具扣下去,啪的一声,一盘未干的蚊香出现在木板上。
陈阳再接再厉在大牛的配合下做出了上百盘蚊香。叫大牛点着灶台,把做好的蚊香慢慢烤干。
陈阳则点着了最先烤干的几盘,同时点着。一个是测试熏蚊虫的效果,一个是测试一盘蚊香能点着多长时间。
两人忙碌一晚上,陈阳数了一下,做了一百二十盘,材料才用了五分之一。
昨天点的蚊香还有一小段没烧完,估摸了一下,大概能烧十小时也就是五个时辰。
驱蚊效果也是非常好,在院子里都没有几个蚊子近身,如果放在房间里,蚊香烟持续散发估计就没有蚊子了。
味道闻起来艾草香味夹杂着淡一丝陈皮的清香,非常好闻。
虽然工作一晚上,但是两人仍然很精神。事不宜迟。陈阳洗了个脸,把自己清理干净。用竹筐装上所有的蚊香。
带着大牛就去宣德门的正街前。那里是官员和贵人走的路,更容易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