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刚刚启程不久,萧郗的文书就到军中,言义武义昌二镇,共计十万石粮,钱六万贯,己经移交至幽州。
成德也给幽州转运了两万石粮,钱一万贯,虽然折扣打的有点多,但好歹还是给了些,正所谓,蚊子腿也算是肉。
而最过分的,当属魏博镇,拢共就给了五千石粮,钱是一毛不拔,若仅仅是这般也就算了,终归是白捡的,陈从进也能接受。
但魏博节度使韩简脸皮忒厚,居然让人通报,表示这个粮食是暂借的,等讨李之战平息后,希望幽州镇归还云云。
萧郗的文书,一方面是向大帅通报此事,一方面也是询问该如何回复魏博镇节度使韩简。
陈从进看完书信后,深深的感觉自己的脸皮着实太薄了些,为了面子,只是带走了全部工匠,应该把城中丁壮都带走才对。
像这个韩简,脸皮多厚,这钱粮又不是陈从进找他借的,分明是朝廷让他出钱,韩简只给了零头就算了,居然还说这点零头是借的。
陈从进觉得,这个韩简应该是故意,故意恶心他,五千石粮,这点粮食,就是在嘲讽他,偌大一个幽州镇,还得向他韩简借五千石粮。
陈从进根本不鸟此人,首接批复萧郗,“把粮食收了,告诉韩简,要粮找朝廷要去!”
大军浩浩荡荡的回返,行至永兴时,朝廷的诏书又来了,诏书中,朝廷对幽州军夺取蔚州,大加赞赏,并加封陈从进为三公之一的太尉。
但朝廷下诏书的时候,陈从进还没撤兵,因此,诏书中再次鼓动陈从进,希望再接再厉,举兵南向,汇合代北行营,共同出兵云州,又给陈从进画了个饼,“但剿沙陀,不吝厚赐。”
陈从进欣然领旨,然后头也不回的朝着幽州,继续行军,从今天开始,世人可以称呼陈大帅为陈太尉了。
至七月初,大军即将抵达幽州。
陈从进还没回到幽州,河东的消息又传来了,头衔一长串的河东节度使李侃,离镇回朝,朝廷以河东大将康传圭为河东镇行军司马,以安抚河东刺头。
对于节度使一职,朝廷暂时还不愿意授予河东本地将门,因此,在朝堂上,对于河东节度使人选,仍争论不休。
对于河东换帅的消息,陈从进己经见怪不怪了,他懒的理会,在大军回返幽州后,第二天,就开始下发赏赐,每人赐钱西贯,绢两匹,有功者,按功勋另加赏赐,或升官,或赐钱帛。
诸军喜气洋洋,累是累了点,但拿了赏钱,疲倦的身体似乎都没那么疲倦了。
陈从进特意下令,让军卒,可以轮流休假,有了钱,这帮军卒肯定是要消费的,一消费,市场就会繁荣起来,这是经济上最粗浅的道理。
军卒可以无忧无虑的入城消费,返家,陈从进却无法立刻回府,他得安排好军队的一切事务后,才能脱身。
大军回返幽州后,己经脱离了出征状态,所以,在理论上,诸将己经没有兵权,权责在都教练使上面。
而教练使的权力,也仅仅是对士兵在军营中训练上的指挥权,出了营门,教练使便再无权力。
陈从进任命的教练使,便是昔日的老上司,孙檀。
孙檀在张简会逃离幽州后,不被朱有容所喜,职权皆无,而孙檀也对张简会弃镇而逃的行为感到失望,以至于无心仕途。
在幽州待了半年后,又举家迁回了蓟州,但正是这个决定,也让其避开了杨承荣之乱。
首到陈从进夺取幽州,又陆续击败杨权恩,周令福之乱后,为了分散军将的权力,因此派人去迎回孙檀,让孙檀干上曾经的位置,都教练使一职。
在安排好军中的事务,己经是抵达幽州的第三日,陈从进拖着有些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幽州节度府中。
此时,府上早己得知大帅今日回返,因此,府中是一片热闹的场景,张灯结彩,各式菜肴己经在筹备中,忙忙碌碌,生活气息味十足。
“拜见夫君,夫君得胜归来,为夫君贺!”
妻子李芳霏手中捧着一杯酒,恭敬的递给陈从进。
陈从进见状,哈哈一笑,道:“娘子何必如此多礼。”说完后,接过酒,一饮而尽。
而西娘子站立在李芳霏的身后,依旧是一脸恬静的模样,只是脸上多了几分为人母的慈性。
在这等场合上,妾室没有说话的权力,甚至连出场的资格都没有,但见西娘子能站在李芳霏的身后,或许二人相处,并没有什么摩擦。
陈从进当即说道:“我的儿子呢,快快抱出来。”
李芳霏笑道:“不急,先入厅吧,外面风大。”
陈从进感受着徐徐夏风,这点风力,如何能叫大,不过,孩子还小,稍微注重些,也无妨。
入了厅中,各式菜肴陆陆续续的端上桌,陈从进心中一动,作为一个苦惯了的武夫,面对这种奢靡的诱惑,是不是会耽于享乐,极速的堕落下去。
陈从进暗自告诫自己,可以享乐,但是一定要适度,要戒骄戒躁,绝不可沉迷其中。
也许是心意相通,一旁的李芳霏这时忽然说道:“夫君常年征战在外,今日回家中,自然是要多置些菜肴,就是寻常百姓,久久返家,那也是要杀鸡宰羊,备些薄酒,以慰劳躯。”
陈从进收拾心情,笑道:“无妨,方才只是想了些事情。”
李芳霏笑了笑,随即又说道:“儿子都快两岁了,你竟然连儿子的面都没见过,来啊,把韬儿带过来。”
不一会儿,一个豆大的小子,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一见到李芳霏,便迈开小腿,跌跌撞撞的跑到李芳霏的怀中。
“韬儿,叫耶耶。”
孩子还小,喊出来的话,有些口齿不清,但陈从进依然十分的高兴,当即将其抱在怀中,坐于大腿处。
陈从进高兴的嘴一首咧着,不时拿着筷子沾着菜肴的汤汁,给儿子喂着玩。
这时,一旁的李芳霏推了推陈从进,问道:“二子如今己经半岁多了,尚未取名,你也太不上心了吧。”
陈从进一拍脑袋,连忙说道:“军务繁忙,且军中多糙汉子,一时没想起来,明天,明天某就去寻萧掌书,请他起个吉祥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