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人民军不喜欢有头脑、有想法的兵,而是钟情于那种一声令下,哪怕前面机枪扫射,也敢挺着胸脯往前冲的人。
也就是说,兵只有被训傻了,教育成机器人,那部队才会有战斗力,才会无往而不胜。这个道理也是我当军官后才悟出来的。
冷艳锯原来一首不明白,也可能当过兵的一些战友也会不理解。冷艳锯就问班长:“咱们为什么要自己种菜?买不就行了吗?”
班长说:“我也不懂,缅北人民军的农副业生产是多少年来的老传统。”
条件好的缅甸国防军,甚至佤邦联合军不用自己种菜,但咱们基层连队大多会种,即便是条件相对好点的克钦独立军部队,也会把它当成一种传统而加以保持。
我没能留在大城市的果敢司令部,心想,驻扎在城里的果敢同盟军应该不种的!
因为没地啊,新兵连队的菜地那是综合利用靶场的空闲地。
整个炮连百十号人也就那么一亩两分地,要全靠它养活我们这些军人的肚肚是不可能的。
目的主要是在菜地劳动的同时不仅培养新兵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也会不让你有闲暇去思考一些花花东西,保持了思想上的纯洁性。
在无形之中提高新兵的思想境界,这也是缅北部队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吧。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菜地里,一场为了荣耀而展开的劳动盛宴正热烈地进行着。
那挥洒的汗水,宛如最珍贵的勋章,一点一滴都在铸就着无上的荣耀。
大家都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无比卖力地劳动着。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与坚毅,仿佛这小小的菜地就是他们的战场,每一次锄头的起落、每一次弯腰的劳作,都是在为胜利而拼搏。
看呐,那一滴一滴的汗水,如同灵动的小精灵,从大家的脸上滑落。
它们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伴随着身体有节奏的起与落,汗水也有规律地滚落,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劳动赞歌。
那些汗水飞洒到了地上,带着大家的热情与期盼,重重地砸出了一个个圆圆的目标。
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梦想,在这片肥沃的土地里生根发芽。
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成果。
此时的菜地,其实己经刚刚浇过了水,泥土还泛着湿漉漉的光泽。
然而,大家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依旧热心地拿起水桶,再次为菜地浇上一遍水。
那清澈的水流,顺着桶沿缓缓流下,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也滋润着每一颗满怀期待的心。
就连那些刚冒头的草,也没有逃过大家的“法眼”。
大家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根一根地拔得干干净净,仿佛在清除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每拔掉一根草,大家的脸上就会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仿佛离荣耀又近了一步。
在这片菜地里,汗水与希望交织,劳动与梦想共舞。大家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铸就着那无上的荣耀。
在中间休息的时候,新兵都围拢在司务长周围,听他摆龙门阵。
司务长夸夸其谈:“现在全军都把农副业生产看得特别重,甚至关系到每一个缅北部队的总体考评。”
人民军各级领导都把菜地作为缅北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这样可以让战士有事做,抓得住人,更是发扬我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传统的必要。
听他这样一讲,冷艳锯想菜地可不容轻视,那就是第二个训练场。
在训练场上,年轻的新兵斗志昂扬,往往战士都是暗地较劲相互竞争着,总想把别人比下去。
但菜地相比而言就是一个磨练人意志的地方,你要耐得住寂寞,把自己当成一个农民,勤勤恳恳靠劳动赢得荣誉。
因为大多数连队把菜地作为流放差兵吊兵的地方,看到哪个兵训练实在不行,没办法管理就安排到炊事班菜地去。
这样可以不拖连队整体训练的水平,这些战士因为心中有愧,所以干活十分卖力。
种的菜先送到连长指导员家属那里,哎,你还别说,这批人入党转志愿兵还真不少,可见是金子哪里都会发亮的。
三班长给新兵们讲笑话:“说五连的指导员就是炊事班养猪的出身。”
连队老母猪生下一窝小猪,他用挎包带出去到附近集市卖掉,有了钱就给连长送礼。
一步一步当上了连级干部,不过这可能仅仅只是个笑话而己,绝对不能让五连的兵知道。
冷艳锯想如果老百姓都像缅北部队种地一样来倒弄庄稼,非得饿死不可,因为如此耕作,一人种上几分地就得累个半死。
幸好缅北部队就是人多,免费的劳动力不用也是白不用。从菜地也可以侧面反映出缅北部队的形式主义是何等的重。
听三班长说:“去年因为种菜时司务长要求品种统一,结果我们连队菜地全部种上了萝卜。”
平时大肥大水大丰收,年终考评获得了全团生产建设标兵连队。
结果造成大量的萝卜剩余,光吃萝卜吃得大家首倒胃口。
司务长就变着花样吃萝卜,萝卜条、萝卜丝、萝卜块、萝卜丁,腌萝卜、炒萝卜、炖萝卜、红烧萝卜……
看看炮连的食谱,整个一个萝卜系列全席。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劳动结束后回到连里,二班长对我说:“你就是个傻球,司务长让你去菜地你为什么不去,这么好的机会让给了张老实,真他妈的傻人有傻福。”
冷艳锯百思不得其解,说:“种菜有什么好?让老家的战友知道了怪丢人的。”
二班长喘着粗气说:“种菜是炊事班的一部分,吃饭都单独做,你没看见炊事班一个个胖得像小猪。”
那个炊事班王二胖就是个典型,肉蛋都叫他们吃了。
将来菜地西红柿、黄瓜熟了,你可以随便吃,蔬菜还能偷着卖给附近老乡换点零花钱。
平时晚上常驻菜地,连里一年都不去查一回岗,晚上可以去会驻地的小姑娘,好处大大的有。
听他这么一说,冷艳锯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但冷艳锯知道,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经历,塑造了这批新兵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试问缅北未来局势如何,这批新兵都会带着这份幽默和智慧,勇敢地面对生活中每一个挑战,脚踏实地用脸盆端着大粪,造福缅北人民军广大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