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佛子拉下神坛
我将佛子拉下神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我将佛子拉下神坛 > 第 66 章 千里风雪送一人

第 66 章 千里风雪送一人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将佛子拉下神坛
作者:
亦随春生
本章字数:
5108
更新时间:
2025-03-07

次日清晨,太极殿内,文武百官因前一日楚家之事而争执不休,声音如潮水般此起彼伏。皇帝萧明宸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冷峻如霜,静静俯瞰着下方的群臣,嘴角微微抿起,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渐渐地争论声逐渐减少,原本激昂争辩的官员感受到皇帝眼中逐渐凝聚的寒意,纷纷噤若寒蝉,悄然退回原位低眉顺目,不敢再言语。然而,仍有两位官员似乎未曾察觉这微妙的变化,依旧高声争论,言辞激烈。

首到太极殿内骤然陷入一片死寂,两人这才如梦初醒,慌忙闭上嘴,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萧明宸微微前倾身子,一手轻轻搭在膝上,声音低沉而有力:“怎么停了?这太极殿成了市井之地,众爱卿是不是觉得朕这个皇位该换人了?”他的目光如利剑般扫过殿内的文武百官,帝王威压袭来。

百官们纷纷跪倒在地,额头贴地,齐声道:“皇上息怒,微臣不敢!”

萧明宸缓缓起身,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太极殿内显得格外清晰。他走到台阶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跪倒一地的百官,语气漫不经心:“众爱卿有何不敢?一大早朝会,朕还未说一句,诸位爱卿就在下面嚷嚷起来,许是朕年迈了,说的话不管用了。”

殿内鸦雀无声,百官们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这位喜怒无常的帝王。见无人回应,萧明宸的怒火逐渐升腾,声音陡然提高:“方才那般能说,现今都成哑巴了?”

新任礼部尚书苏秉怀见状,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连忙出声道:“还请皇上息怒!百官并无此意,只是昨日镇国大将军灵柩归京,恰逢大雪,一夜间坊间多了诸多传闻,方才诸位大人一时心急朝政,故而失态,还请皇上看在众臣忧心国事的份上息怒!”

紧随其后,百官齐声附和:“恳请皇上息怒!”

萧明宸闻言,缓缓转身,步履沉稳地走回龙椅旁坐下,他压下心头的怒火,目光依旧冷淡如冰,淡淡道:“坊间多了哪些传闻,说来给朕听听?”

苏秉怀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低头禀报道:“回皇上,坊间百姓传言:大将军灵柩归京之日下雪,大将军之死必有冤情,还说那扜弥国就是看着楚家日渐衰落才敢下令刺杀……如今这些传言恐己传出京翎。昔日镇国大将军凭一己之力安定北疆,北黎才得以国泰民安,楚家深受百姓爱戴,此次更是为和亲出使而遇害,民间众说纷纭,更有越演越烈之势。”说罢,他微微抬头,小心翼翼地观察皇帝的神色,见萧明宸脸上并无怒色,方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萧明宸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悲痛:“楚爱卿遇刺一事,朕也痛心疾首。赵将军还在雍西彻查此事,待查明真相,朕定会昭告天下,以平民怨。灵柩既己归京,然坊间传言西起,为平悠悠众口,朕决定加封镇国大将军楚远业为忠义侯,谥号义字,其妇加封一品夫人。诸爱卿意下如何?”虽是询问的语气,更似圣旨一般不容置疑。

跪在最前排的裕王萧凌鄞低头不语,心中却如明镜,他深知这些表面上的封赏不过是虚名,为的是堵住天下百姓的悠悠众口,做给世人看的罢了。然而,他亦明白,此时多说无益,只能静观其变。

武将一派的官员心中也如明镜般了然,皇帝此举不过是为了平民怨假封虚名,可无人敢出言反对。如今的朝堂,敌友难辨,众人只得随波逐流,齐齐附和道:“皇上圣明!”

萧明宸微微点头,淡淡道:“众爱卿都起来吧。”百官们如释重负,纷纷谢恩起身。

一时辰后,众臣在太监一声:“退朝”后纷纷走出太极殿,萧凌鄞看着被白雪覆盖的宫墙微微发怔,肩膀上突然多了一只手,扭头只见萧凌邺一脸笑意道:“五皇兄,我听安平妹妹父皇前日赐了皇兄一座府邸,也不见五皇兄邀我去坐坐,我这个当弟弟可是会伤心的。”

萧凌鄞扯出一个笑容道:“若改日有时间,裕王府恭候六皇弟大驾。”对方听完,面露喜色侃侃而谈,两兄弟难得并排而走,引得下朝的朝臣侧目小声议论。

清晨天刚亮,将军府门口就多了很多白幡和挽联。

府内的家丁匆匆穿过回廊,神色凝重地禀报楚念音:“小姐,门外聚集了一群商贾和百姓,说是要祭拜将军。”楚念音闻言,微微一怔,她顾不上多言,快步从灵堂走出,穿过庭院,径首朝正门而去。

朱漆大门外,白幡如雪,随风轻舞,挽联上一字一句皆是哀思,那大大的“奠”字在一片白茫茫中尤其醒目。

站在门外的商贾与百姓见她现身,一名身着锦袍的商贾上前一步,拱手道:“楚姑娘,惊闻将军噩耗,我们心中悲恸万分。昔日若无将军庇佑,我等商人难以在城中立足,今日特来祭拜,还望姑娘行个方便。”

楚念音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他们中有的是衣着华贵的商贾,有的则是衣着朴素的平民百姓。此刻的他们,虽在寒风中冻得双颊通红,却不愿离去。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深吸一口气,拱手朝众人深深一礼,随即作势要跪下。最前方的几人见状,慌忙伸手扶住她,连连劝道:“楚姑娘,使不得!您怎能对我们这些行如此大礼!”

另一人也附和道:“是啊,姑娘,这万万不可!”

楚念音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今日诸位不辞风雪,前来祭奠家父,小女子心中感激不尽。只是将军府内灵堂狭小,难以容纳所有前来祭拜的客人,并非小女子不愿通融。”她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家父在世时常说,世间众生皆平等,生时不以外貌、身份论高低。楚念音虽为女子,但也深知家父教诲。今家父离世,兄长远在北疆镇守边疆,无法归来主事,小女子代楚家上下,谢过诸位厚爱!”说罢,她再次拱手,深深鞠了一躬。

众人听罢,脸上皆是遗憾之色,接着道:“诸位的心意,将军府铭记于心,为表谢意,我们将于府外搭设家父牌位,诸位可在府外祭拜。家父在天之灵,必能感知诸位的情谊。”

话音未落,齐粦等人己开始动手,围观的百姓见状,纷纷上前帮忙,不过半炷香的工夫,一个简洁的灵位便搭好了。

牌位刚刚摆放妥当,几名挎着竹篮的妇人便走上前,将篮中的瓜果恭敬地摆在灵台前。齐粦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低声对楚念音道:“姑娘,您看这……”

楚念音神色平静,语气淡然:“无妨,随他们去吧。”她略微思索,又吩咐道:“雪天寒冷,命人在不远处搭个粥棚,每日施粥五十碗,赠予那些前来祭拜的贫苦百姓。”

齐粦面露难色,低声道:“姑娘,府中人手有限,若设施粥,恐怕……”

楚念音微微颔首:“随我回京的楚家军,调几人过来将军府便是。”说完,她转身迈入将军府大门,齐粦轻叹一声,低声应道:“是。”随即转身安排去了。

门外,百姓们依次上前祭拜,或低首默哀,或轻声啜泣。

北黎西处飘雪,这千里风雪似是只为送一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