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 第324章 改天换地

第324章 改天换地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校尉岳飞,开局逆转夷陵
作者:
听见尘埃
本章字数:
4590
更新时间:
2025-07-02

看罢绢帛上内容,诸葛亮轻轻点头:

陛下同自己所想不谋而合。

幼常虽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确实还需磨磨性子....

收起绢帛,诸葛亮朝台下朗声道:

“诸位之中若有意入朝廷之军者,可至军营,寻王将军登记造册!”

台下安静数息,随即沸腾而起。

“丞相,我愿意入朝廷大军!”

“我也愿意!”

“我也....”

见到此幕,各部族首领面色尽皆略显复杂。

没了这些健壮者,日后纵使他们有心起兵反叛,亦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诸葛亮压了压手,待台下安静后,方才继续道:

“本相回转成都之前,会留下专人教授诸位桑蚕,织锦之法。”

说着,朝马谡招招手。

马谡不敢怠慢,赶忙上得前来。

“此乃本相学生,马谡马幼常。”

“他会代替本相留守南中,首至诸位学会为止。”诸葛亮持扇引见道。

闻听此言,马谡不由心中长叹一声:

看来,陛下对自己冒进之事十分不满,故而才会留自己在此戴罪立功。

先生当着众百姓之面,点明自己是其学生,无异于同自己牢牢绑定。

一旦自己教授不利,那么先生也会跟着蒙羞。

自己这次绝对不能让先生失望!

此时,台下议论纷纷。

“桑蚕、织锦之术?那可是成都之人赚钱的法门!”

“若能学会,那我等岂非也可以过上富足的日子?”

“没想到,那人竟是丞相的学生!”

“丞相的学生教授我等,看来丞相绝非糊弄我等!”

“....”

“丞相放心,我等定能跟随幼常先生好好学,不负丞相!”

不知何人喊了这么一句,众人赶忙附和:

“丞相放心,我等定能跟随幼常先生好好学,不负丞相!”

诸葛亮满意点头,转向马谡:

“幼常,本相十分期待同一年后的你相见。”

“学生必不负先生!”

此时,洛阳,皇宫。

嘉福殿内。

一股浓郁的药味弥漫在空气之中。

曹丕躺于床榻之上,面色惨白如纸,看着坐于面前的曹叡,虚弱道:

“叡...叡儿,曹洪、刘晔、陈群尽皆可信。”

“唯...唯有司马懿,对其需慎之又慎!”

“此...此乃先帝临阵叮嘱。”

“叡儿切记...切...”

话到此处,曹丕的声音戛然而止。

见此,眼中含泪的曹叡不由惊呼出声:“父皇!父皇!!”

“医师!医师何在!!!”

随着一阵匆匆的脚步声,医师快步行进殿内。

来到床榻前替曹丕诊治起来。

“医师,父...父皇他如何了?”曹叡颤抖着问道。

“殿下,陛下他...他驾崩了....”医师艰难开口。

曹叡闻言,如遭雷击,整个人瘫坐在地。

目光呆滞的望着床榻上一动不动的曹丕,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滚落。

嘉福殿内,一时间陷入死寂,只有曹叡的抽泣声在其中回荡。

医师见状,轻声劝慰道:“殿下,节哀顺变~”

曹叡看了医师一眼,扶着床榻缓缓起身,招手唤过一名侍从:

“传司马懿、刘晔、陈群速速前来此处!”

“奴婢领命!”

不久,司马懿三人匆匆赶至。

“三位先生,父皇他驾崩了。”曹叡看着三人,平静开口。

三人闻言,皆是面色一变,连忙上前跪拜在地,齐声悲呼:“陛下!!”

司马懿抬头看向曹叡,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芒,劝慰道:

“殿下,还请节哀。”

“如今大魏正值多事之秋,还需殿下振作起来,主持大局!”

刘晔拱手:“殿下,陛下既己仙逝,当尽快稳定朝纲,以防生变!”

陈群声音哽咽的点点头:“国..国不可一日无主,望殿下早日荣登大宝!”

“三位先生言之有理。”

曹叡点头,看向陈群:“长文先生,父皇的丧礼便全权交由汝矣。”

“臣领命!”

“本太子的登基大典,便劳烦仲达先生矣!”曹叡看向司马懿。

“臣领旨!”

“子扬先生,朝中文武百官,烦劳先生密切留意之。”

刘晔拱手:“殿下放心,臣知晓该如何做!”

“尔等速速准备去吧!”曹叡挥挥手。

“臣等告退!”

待司马懿三人离去,曹叡命人唤来许褚:

“许将军,眼下父皇驾崩,为防出现意外,本太子想请你封锁皇宫。”

许褚重重抱拳:“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确保皇宫安全无虞!”

“有劳许将军了。”曹叡微微颔首:

“另外,本太子还想请将军暗中留意司马懿的动向。”

“若有任何异常,立即向本太子汇报。”

许褚闻言,神色一凛:难道殿下是担心司马懿有不轨之心?

司马懿此人城府极深,或许还真此种有可能....

“殿下放心,臣知晓该怎么做!”

为防节外生枝,加之眼下处于炎炎夏日,不利于尸体的存放。

故而翌日清晨,存放着曹丕尸体的灵柩,便被抬往洛阳城外西北处。

曹叡身披麻衣,头戴孝帽。

率领着文武百官,以及数千名士卒,护送着曹丕的灵柩,缓缓行进。

沿途之上,不少百姓自发相送,哭声震天,哀鸿遍野。

曹丕生前有言在先。

自己的陵墓因山为体,无为封树,即不封土、不立碑、不建寝殿。??

故而眼下的墓穴显得极为简陋。

待士卒灵柩推入山体墓穴之中。

曹叡将一抔黄土撒在墓穴之前,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父皇,您...您安息吧....”

随着曹叡的话音落下。

贾诩、华歆、王朗相继上前,将手中的黄土撒向墓穴。

伴随其余文武的哭泣之声,数名士卒上前将墓封堵而起。

简单葬礼结束后,曹叡本打算留下守灵,可在众臣劝说下,终是作罢。

翌日,建始殿。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曹叡身着黄色龙袍,缓步走上丹陛?。

等候多时的司马懿,见曹叡行至身前,当即面向台下文武展开诏书:

“奉先帝遗诏:朕疾弥留,命垂旦夕,深感大魏江山之重,社稷之托。”

“今传位于皇太子曹叡。”

“望其承继先祖之志,安邦定国,抚民恤众,以保我大魏万世之基。”

“诸卿当竭力辅佐,共谋国是,勿负朕之重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