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的哭声凄凉而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抛弃她和母亲,毁灭着她这个早已支离破碎的家庭。
然而,西施的哭喊声没有得到一丝回音,只有马蹄声和大车轮咕噜噜的声响,仿佛这些声音在一步步地践踏碾压着她的人生,撕扯着她的灵魂。
范蠡虽为越国做出了选择,内心却被愧疚与无奈深深折磨,可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只能昧着良心把西施强行带走。
马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前行,一路颠簸,范蠡下马亲自解开西施身后的绑绳,含泪说道:“让你受委屈了。”
西施听后什么也没有说,活动了一下被绑麻的双臂,然后无助地蜷缩在车厢的角落里,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不断滚落。
范蠡无奈摇摇头,然后重新上马,随马车继续前行。
此时马队走出村子很远,范蠡取出三百两银子,递给一个将官说道:“你快回去看看施老太太怎么样了,把这些银子留给她,希望你别把银子给本相带回来,你自已想办法把银子送出去。”
范蠡这样说很正常,西施母亲此时最恨的人就是他,穷死也不会收他的银子。
将官说了声一定完成任务,策转马头,打马如飞向苎萝村奔去。
一个时辰后将官回来,说道:“相国大人,西施母亲早苏醒回家了,但情况很不好,在家一直哭谁都劝不住,另外她拒收你的银子,最终让西施大伯代收。”
这个结果范蠡早想到了,听后无奈摇摇头,策马走到马车前,报喜不报忧说道:“西施,我派人回村去你家打探过了,你母亲一切安好。”
西施哭道:“范蠡,都是你做的孽,我恨你,一生都不会原谅你今天的所作所为,你就等着上天报应吧。”
范蠡听完西施诅咒的话并没有异常的反应,西施说的对,她如今的遭遇都是自已一手造成的,这方面真的无可辩驳。
他知道此时说什么西施也听不进去,只能让她情绪更激动,更不想刺激她,策马走在马车前方。
他深知自已的行为无比残忍,可现在的越国摇摇欲坠,只能实行不道德的美人计,因为这个国家已经到了别无选择的地步。
他不时回头望向车厢里蜷缩着的西施,心中涌起一丝愧疚,然而,这愧疚在越国存亡的重压下显得那样微弱无力。
马车在水湖边继续缓缓前行,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把西施的人生碾压的支离破碎。
范蠡在心中拷问自已的决定是否正确,然而答案却总是别无选择,他与文种共同拟定的美人计,对女子的选择标准极高。
美固然是美人计的关键要素,但具备超人的气质与才华更为重要,因为气质才是一个标准美女的灵魂支柱。
遍观天下唯有西施最为合适,初步计划对她进行长达三年的高级培训,让她从质朴的农村少女转变为多才多艺的才女。
如此安排三年培训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越国局势危急,实在难以承受三年以上的等待。
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训雕琢,待西施才艺双绝之际,方可将她送往吴国后宫的最佳时机。
三年后西施正好十八岁,到那时已到了成熟的年龄,各方面都能应对自如。
用美人计击败吴国这件事因范蠡而起,注定要由他来推动至终结,这个计策关乎着越国的命运,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越国很难再次重振起来,容不得他有丝毫马虎。
经过一天的行军,西施坐在马车上,随着马车的行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那如墨的苍穹仿佛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笼罩大地,夜晚仿若西施此刻的心境,心中的黑暗如影随形,怎么也挥之不去。
西施在惊恐中不安地向前后张望,在如水的月光倾洒下,马车前后的马队轮廓分明,在这静谧的夜晚,马蹄踏在路面上,发出的声响格外清脆,仿佛每一次马蹄声都在敲打着她紧绷的心弦。
在这江南秋天的夜晚,西施单薄柔弱的身躯更显得脆弱,晚风悄然吹过,轻轻拂起她的发丝,丝丝缕缕的飘动,似她心中无法平静的波澜。
她深知自已即将踏上的是一条人生的不归路,这条路会埋葬她女人一生的贞节,
她如同漂浮在空中的落叶,被无情地卷入吴越两国相争的风暴中,她无论怎样奋力挣扎,似陷入了无底的泥沼,难以逃脱命运的残酷碾压。
她绝望中微微仰起头,望着那早被夜色吞噬的天空,眼眸中满是迷茫与不安,心中的绝望如同与沉睡的夜幕紧紧相随,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自已,在痛苦中被折磨得生不如死。
可她又能怎样呢?她有属于自已的人生选择吗?
答案是否定的,她犹如一个冰冷的战争工具,她的尊严与贞操,将在两国的烽火硝烟中被无情践踏,她的命运就是这个时代悲哀的典型代表,注定被岁月刻下深深的伤痛印记,那是命运的捉弄,与生活的无奈共同铸就的疤痕。
在时光的流转中,她被束缚在两国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从挣脱,无法躲闪,她更恨那没有道德底线的美人计,简直就是糟蹋女孩子的人生。
然而,她即便身处这黑暗的乱世,心中那一抹不屈的光芒却从未熄灭,依旧在倔强地闪烁,等待着冲破束缚的那一刻。
但谁能还她人生的自由!她深知自已只要活着,终究要踏上那条不归路,美人计如沉重的枷锁,会牢牢束缚她的一生,她本是一个平凡家庭的女孩,却无端被卷入这波谲云诡的风云之中。
西施心中并没有那么大的宏图大义,在这个乱世诸侯纷争的年代里,整个版图皆为华夏大地,每个国王不过是为权利纷争罢了,就是他们权利的纷争弄得民不聊生,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罪人,却那样有权威的活着,难道他们不该一个个的灭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