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颜的弟弟叫承欢,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他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心头肉。爸妈希望他将来长大了,能留他们在身边,陪他们养老,承欢膝下,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因为在他爸妈看来,他的哥哥姐姐都是性格泼辣,敢闯敢拼的孩子,将来任由他们天南海北地去拼搏去闯荡。只想把这个性格内向、瘦小娇惯的小儿子留下来陪伴他们就行了!如此说来,难怪承欢小时候那么娇惯呢!
冥冥之中,仿佛一切都有定数,承欢长大结婚后真的是留下来了,然而那两个需要陪伴的人却...
承颜比弟弟大5岁,他们姐弟俩相处的时间只是在承颜10岁,承欢5岁之前的那几年。等承颜上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就被老师调到镇上去读书了,除了偶尔的周末,她就很少有时间陪伴弟弟了。因为他们姐弟俩的年龄相差比较大,承颜转到镇上读书时,弟弟还在院子里玩泥巴呢。所以承欢后来读书的情况作为姐姐的承颜知道的并不多。
记得那一年开学,承颜读初三,哥哥正读高三,弟弟刚读小学三年级。有一天,爸爸告诉承欢,弟弟也被他托人调到镇的上小学来读书了,因为当时承颜大姑奶家的孙女刚好在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教书,而且是班主任,弟弟也刚好读三年级,虽说这关系有点远,但那时转学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多少还是有点亲戚关系的,转个家里亲戚的孩子,找校长说句话就行了,所以承欢就这么顺利地也来到了镇中心小学。
这样,承颜兄妹三人都在小学阶段就离开了那个教学质量很差的农村小学,转到镇上来读书了,而且一个比一个转得早!哥哥是五年级转来的,承颜是四年级转来的,弟弟是三年级转来的!
可以说,这是他们父母做出的最英明最正确的决定!这对他们三个孩子来说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如果任由他们在村里上学,几年后都会毫无悬念地回家务农。承颜兄妹三人后来都考取了大学,尽管他们都很聪明,学习也很努力,但是与她爸爸的长远眼光和他们妈妈的奋献精神是分不开的,这二者缺一不可!对他们来说也许后者更为重要!
承颜感到纳闷了:这次爸爸又是如何说服妈妈的呢?弟弟年龄那么小,身体看起来比同龄人更加瘦弱,妈妈还那么娇惯他,怎么能舍得让他离开家,离开她的呢?承颜没有问爸爸。但是承颜想起来以前爸爸经常对他们俩说:“你们老大老二都到镇上去读书了,如果我把你弟弟一个人留在家里也不太好,现在他小,不懂事,等到长大了会怨我们的。你们俩都走了,反正也不多他这一个!”估计爸爸就是用这些说辞劝说妈妈的。等弟弟也转出来读书以后,全家的大部队都搬到镇上来了,家里就真的就剩下妈妈一个人了。
承欢来到镇上的时候,他也是先住在爸爸的宿舍里,那时承颜和大哥都已经住校了,弟弟是怎么生活的承颜也不太清楚。只是记得有一次,她放假了去爸爸的厂里玩,掀开床上的席子找东西,东西没找到,倒是看到席子底下铺满了一层的小学数学作业本,估计最少有20几本,而且全部都是新的,空白的,没有写名字,但是每一本上都盖有一个红艳艳的印章“奖”字。当时真的是把承颜惊吓到了!承欢的学习成绩这么好呀,获得了这么多奖励的本子! 承颜不由得暗暗地佩服起这个从小就一直跟着她的小尾巴来了!
在农村有赶集这一说法,就是每逢初一、初五、初十、十五....每五天镇上就开办一个集市,长久以来,大家约定俗成了的一个习惯。这时各村各户的人,有想卖东西的,也有想买东西的统统都从各个村子里赶到到镇中心的集市上去。所谓的集市也就是一大块空地,外加一条大马路的两侧,摆摊的摆摊,吆喝的吆喝!卖啥的买啥的都有!你别小看这集市,比现在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夫子庙热闹多了,和城市里一般的大型综合体楼差不多大。全镇上就有十几万的人口,每次来集市上的大约也有一两万人。集市的布局和现在的超市差不多,只不过都是在平面上,这一片是卖蔬菜的,那一片是卖猪羊肉的,还有一片是专门卖衣服的,再有就是卖生猪仔的、卖牛、卖羊的...卖什么的都有,想买啥都能买到。这就是一个农村的自由贸易市场。
三个孩子都被爸爸转到镇上来读书了,妈妈有时候也很想念他们。所以,在镇上逢集的时候,妈妈经常就会挑一些家里自留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到集市上来卖,有时遇到周末,妈妈还会叫上承颜去帮她看摊子,然后她去买一些家里需要的生活用品或者农具什么的。到了中午他们一起到爸爸的单位里一家人吃团圆饭。妈妈偶尔也会买一些罐头、甜点等给孩子们吃,或者买一些补养品带回去看望生病的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承颜记得妈妈是个非常孝顺的媳妇,每次家里包饺子或者蒸包子,妈妈总是最先盛上一大碗,让承颜送给爷爷奶奶先吃,有时候家里买水果也是这样,不管买几个,总是要送一些给爷爷奶奶的。承颜和承轩住校以后,如果知道妈妈来了,他们也会特地从学校赶到爸爸的单位一家人团聚。承颜觉得那段时间是她人生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
就这样,承颜兄妹三人都在小学阶段就转到了镇中心小学读书,事实证明她爸爸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决策也是十分正确的。村里的初中在连续三年考镇上的高中都是光头以后就被撤销合并了!“光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学校两个初三班级近百名学生,在高中的升学考试中,没有一个学生能考取镇上的高中,而且是连续三年! 可想而知,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多差! 那时如果承颜他们三人继续留在村子里读书,同样的命运也会落到他们头上,无论他们成绩多好,也只能混个初中毕业文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