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家的时候,周老太是最凶的,没少打两个孙女。
方熹微看到她下意识的就躲在了方梨的身后,害怕的有些哆嗦。
看到女儿这样,方梨冷着脸狠狠地的瞪着周老太:“怎么,你们家现在连糖画也买不起了,还要从别人手里抢?”
“什么叫抢,她做我那么多年孙女,报答我不是应该的吗?吃她两个糖画还不乐意了。”周老太耷拉着眼皮的老眼看着方梨道。
方梨简直要被气笑了:“真是造了孽了当了你的孙女,跟着你三天饿九顿,还被打着干活,就这猪狗不如的日子就要感恩戴德了,还要不要你那张老脸。”
“你,你少胡说啊,我管你们吃管你们喝,还管出仇来了,我不管,我孙子今天就要吃糖画。”
周老太开启泼皮无赖模式。
她在家里都快被那母女三人欺负死了,现在也不要脸了,就得撒泼打滚找找之前的感觉不可。
方梨看着她无赖的样子也懒得跟她在集市上争吵,掉价。
便对方熹微说道:“熹微,糖画他们碰了咱们便不要了。”
方熹微噘着嘴,满脸的不情愿,可是娘已经说了,她也只得点头。
方桃又从怀里掏出十五文,她身上有钱,是出门的时候方老头塞给她的。
“熹微,小姨给你买。”
钱刚递出去就被方梨给拦住了:“桃子,把钱放回去,我话还没有说完呢,糖画咱不要了,咱去陶家米铺,我要去问问那陶掌柜,他女儿的是怎么当后娘的,孩子连个糖画都吃不上,还得让她这个五十多岁的婆婆出来抢。”
说完后方梨看向做糖画的小哥:“小哥,你知道陶家米铺在哪里吗?麻烦给指个路。”
糖画小哥立马热情指路:“前面第二条街,第三个路口往南拐就看到了,门口挂着陶家米铺的牌匾。”
“走吧,桃子熹微,咱们现在就去。”
方梨一手一个拉着人就往陶家米铺方向走去。
这下周老太立马慌了,她这个新儿媳不好说话,还好面子的紧,要是被她知道,他们因为糖画的事,被人找到了她娘家米铺,非要撕了她不可。
而且,这不纯纯的是去亲家面前丢脸嘛。
“给你给你,一个破糖画罢了,我们不要了。”
可回头看到周金宝和周银宝已经一人一个将糖画给咬了,气的狠狠瞪了这哥俩一眼。
方梨却淡淡的说道:“我说了,你们碰的东西我们不要,直接赔钱吧,要么给我们买三个新的。”
周老太恨呀,她今天为了逃避给陶月母女洗衣服,特意找借口说带孙子来镇上买些白面回家的,出门就只带了三十文。
要是赔了十五文,可就买不到多少白面了。
见她不说话,方梨也不再给她考虑的时间,继续拉着方桃和熹微就要走。
“出发,去陶家米铺。”
周老太急了:“给你给你,看你那副要钱的嘴脸。”
说完从怀中摸出了十五文钱,咬着后槽牙扔在了糖画摊子上。
拖着两个孙子就开始走。
“回去嘴巴严实一点,可不能让那俩姐妹知道你们吃糖画了,今天的事说谁都不许说。”周老太严厉叮嘱道。
“阿奶你放心吧,只要你给我们一人再买一个糖葫芦我们保证不说。”
这话可把周老太给气坏了。
“馋死你们吧,买了糖葫芦还怎么买白面。”
“奶奶你不给我们买,我们就回去告诉月姨娘。”周金宝说,周银宝也跟着猛点头。
周老太欲哭无泪,但是又不敢真的让儿媳知道她偏心,只得再次叮嘱俩孙子,回去就说钱被偷了。
这边方熹微又拿着新做好的糖画,开心的笑了起来。
卖糖画的小哥,也因为多卖出去了三个糖画,笑的露出一口大白牙。
方桃碰了碰她的胳膊:“我还以为你刚才真的要不计较了呢。”
方梨勾唇一笑:“我能是那吃亏的人。”
方桃内心只想吐槽。
当初是谁跪在人家面前给人洗脚的。
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反正现在人变了,变好了,变清醒了就好。
三个人又在集市逛了一会,家里因为盖作坊的事,买了不少的肉和菜还有白面,眼下是不缺那些东西。
方梨又买了些日用品,临走时又遇见卖竹筒的,这也是她在集市上找了很久的东西。
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袋,得用竹筒来包装冰棍,红山上她看过了,只有稀稀拉拉的几颗竹子。
“老板,你这竹筒咋卖?”方梨问道。
“自已地里的东西,一文钱两个。”
“那你地里的竹子能砍出多少个竹筒?”方梨又问。
“估摸着能砍下好几千个嘞,烦死人嘞,跟我弟弟分家的时候抓阄,没有抓到好地,偏偏抓了后山上的,上面都是竹子,你说这竹子能有啥用,也不能当粮食吃。”卖竹筒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一直碎碎念。
他烦,可是方梨高兴了。
这竹筒粗细看起来直径有差不多有三公分左右,类似于她在现代时买的竹筒粽子用的竹筒。
能有几千个眼下是够用了,而且竹筒到时候还可以做活动回收,热水杀菌消毒后还能继续用。
若到时候真的不够,还能在系统商城里面再买一部分。
“老板,你家地里的竹筒我都要了,你能给我便宜点不?”
中年男人一听竹筒可以卖出去,立马就来了精神。
他也只是试试,没想到还真的很有人要,还全要,这可把他高兴坏了。
“能,能啊,你要是全要的话,我一文钱三个给你,我也着急把地腾出来种庄稼呢。”
“那成,你给我留个地址就回去砍,砍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竹筒的地步给我留着啊,三天后我赶牛车过去拉。”方梨说。
“成啊,我们村是大河村,就在镇子的北边,我叫李四,你到时候打听打听就知道了。”
说好后,方梨给那人付了200文的定金。
带着男人带来的五个竹筒走了。
这五个竹筒是那人送的。
定好这些东西时,已经到了中午,方梨便带着方桃和熹微坐路边摊上,一人吃了碗阳春面。
吃完饭后,便开始背着背篓找了驴车回了家。
把东西锁在了屋子里面又上了红山。
此时,晌午刚过去,红山上的工人刚吃了饭还在歇着。
熹微把糖画一人一个给了方元英和方卓华,三个孩子找了个阴凉地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吃了起来。
柳氏知道方梨去镇上是干嘛的,见人回来了立马问道:“二妹,是不是可以做冰棍了?”
方梨笑了笑:“晚上我就开始做,明天一早应该就能吃到。”
柳氏的眼里全是期待,她还从未吃过冰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