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壮娘,待会老方家给你送了白面,你把白面给我,我给你换一些黑面,你看看你家里都穷成啥样了,咋好意思吃白面嘞。”
“这不就跟那乞丐上饭馆一样,他不搭嘛,你说是不是嘞。”
张寡妇是个老实的,性子也软,说起话来声若蚊蝇:“嫂子,我……我想拿白面去镇上换些铜板,孩子……给孩子再扯一条裤子。”
“扯啥裤子,他们弟兄三个穿一条裤子不是好好的嘛。”
张寡妇局促的捏着破烂的衣角:“孩子大了……怕……怕被人笑话。”
王婆子哈哈一笑:“全村谁不笑话你们,你还在乎这做啥。”
“就听嫂子的,待会把白面给我。”
“哎呦,听听,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屎壳郎戴面具臭不要脸啊。”方梨提着白面走进屋。
毫不客气的看着王婆子说。
王婆子以为来送白面的会是方武,不成想竟然是方梨。
吓的起了哆嗦。
“老方家闺女,你咋说话这么难听嘞,我……我就是来找大壮娘换点白面,咋了。”
“那你眼睛是瞎了啊,看不出来人家不愿意吗?一大把年纪了光做这些不要脸的事干啥?”
“来水知道你跑这来这里换白面不,要不我跟你问家问问来水要换多少白面成不?”
王婆子一听方梨要跟他回家找儿子,立马就心虚了。
刚才她是找借口跑过来的,要是儿子知道了非得又跟她生气不可。
“我不换了,不换了,不就是白面嘛,改天让我儿子给我买。”王婆子一路小跑着离开了张寡妇家里。
张寡妇红着脸:“谢谢方梨妹子,你真厉害,三言两语就能把人打发走。”
“大壮,快点搬凳子给方梨姨坐。”
大壮,名不副其实。
已经十四了,瘦的还跟个麻杆一样。
他搬来凳子又是擦,又是吹的:“梨姨干净了,你坐吧。”
方梨冲他笑了笑:“谢谢你大壮,我就不坐了,我是来给你家送白面的,这里是三斤,你们收好喽。”
“谢谢梨姨。”大壮懂事的说。
床上的两个小的也齐声说道:“谢谢梨姨。”
张寡妇满脸窘迫:“谢谢啊方梨妹子,这些白面给我们真的是浪费了。”
方梨拍了拍她的胳膊:“嫂子别听旁人胡说,日子是咱们自已的,咱们好好过就行,这些面你只管收下,以后会有好日子过的。”
“哎,好。”
张寡妇机械性的点头应和着。
“成,面送到了,那我就先回了嫂子。”方梨说。
“天马上黑了,路上慢着点。”
看着方梨远去的身影,大壮道:“娘,梨姨真好,真厉害。”
“娘,明天就换铜板给二弟扯裤子吧,有人跑家里笑话他没裤子穿,他都哭了。”
“都是娘没用,娘明天就给二壮扯裤子。”
白面十文一斤,可以换上二十个铜板。
另外一斤还能换3斤糙面。
张寡妇小心翼翼的将三斤白面拿起,准备藏进柜子里,刚拿起就看到白面下面压着一些铜板。
有十个。
她知道,这肯定是刚才方梨给的。
一时间,鼻头酸了起来。
“娘,你咋了?”大壮问。
“没事,娘眼里进沙子了,明天,娘给二壮三壮都扯裤子。”
等方梨返回方家的时候,还没到家就听到了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牛车此时已经停在了家门口。
这是这里的习俗。
如果产妇用了别人家的车,都是要放个鞭炮才行的。
村长爽朗的响声,响彻整条街。
不用问就知道家宝媳妇顺利生产了。
“张叔,家得了孙子还是孙女啊?”方梨问道。
村长见是方梨回来了,立马说:“是大孙子,白白胖胖的大孙子。”
“恭喜恭喜啊。”方梨立马道喜。
“多亏了你们家的牛车啊,我们才能那么快的赶到镇上。”
“张叔,周俊那混蛋呢,你们最后咋弄的?”方梨好奇的问。
村长扬起嘴角,一脸得意的笑:“出了村子后,我就一脚把他踹沟里了,扎了他一屁股的棘刺,说不定现在还在家趴着拔刺呢。”
“大侄女,还是你的主意好,把他一次抬走,抬到东村人见不到的地方,我怎么收拾他都行。”
“哈哈哈,痛快啊,太痛快了,好多年没有痛快了,听说今天周里正的脸都黑了。”
方梨看得出来村长是真的开心了,就连对她的称呼都成了大侄女。
“不行,不能都说了,我先回去了,我得赶紧再回去看看大孙子去。”
“张叔,慢点,别摔了。”方梨看着跑的跌跌撞撞的村长喊道。
方老太笑了一声说:“这玉强啊,一高兴起来还跟年轻时候一样,上蹿下跳的。”
“那时候啊,全村就属他和你爹蹦的欢,就是你爹再也蹦不了了。”
“娘,这么好的日子,别说这些话,春芳已经把馒头蒸好了,咱们赶紧进屋吃馒头去。”方武走过来说。
忙活了一天,方梨是真的饿了。
闻着馒头的香味,肚子咕噜噜的叫。
“哇,大白馒头哎,好香啊。”三个孩子看着桌上还冒着热气的馒头,一个个眼睛睁的溜圆。
青椒肉丝,卤肉,凉拌野菜,还有柳氏独门手法研制的辣酱。
夹在大白馒头里面,吃的个个都是一脸满足。
“爷爷,我筷子掉了,你帮我捡一下。”
“呀,外公,我的筷子也掉了,你帮我也捡一下。”
两个孩子时刻谨记,方梨交代给他们使唤方老头的任务,
无时无刻不在给方老头找事。
这几天下来,方老太看方老头也乐于其中,也便不再多说什么。
吃了晚饭后,方桃点上蜡烛去厨房洗碗。
方梨也过去帮忙,难得的是今天方桃没有见她去厨房,扭头就走。
她想,这下让方桃去作坊里面工作,应该是稳了。
收拾好一切准备睡的时候,方梨找到了方武有些难为情。
“大哥,明天我不能去割麦了,我得去一趟县里,找范师爷帮我弄红山的契书。”
“没事,麦子再晚一天收也是可以的,明天我赶牛车陪你去。”
“我和桃子先去割麦也成的,让你大哥和你一起去吧,县里远,”柳氏说道。
路过的方桃不咸不淡的说道:“我们又不是没有手,还能光指望你割不成?”
柳氏见方桃这么说,悄悄的给了方梨一个眼神。
“三妹说的对,明天我先跟三妹去割麦,你们尽快回来就成。”
方梨点了点头。
明天不管是红山契书的事。
给方老头定制的轮椅,也到了交付的日子,有牛车跟着总归是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