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普遍认为,汉武帝刘彻在晚年失去了理智,变得昏庸了!】
“怎么会这样?!”
“他竟然被称作昏君?”
大汉。
未央宫中。
刘彻的脸瞬间阴沉,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天幕上浮现的字句,内心充满震惊。
他堂堂汉武帝,竟然被评价为昏庸之王?
这话,比起后人称李世民为“薄情帝王”还要刺耳!
刘彻脸色骤变,眼前一阵发黑,几乎站立不住。
“这是什么评语?”
“朕需要一个解释!”
“朕,怎会昏庸?简直荒谬,绝对的诋毁!”
他的怒吼回荡四周,愤怒的威压迅速扩散,未央宫中气氛骤然紧张。
霎时间,宫内。
侍者、宫女纷纷匍匐在地,甚至闻讯而来的大臣们也战战兢兢地跪下。
他们实在没料到。
他们的陛下,既被称为“千古一帝”榜眼,又被冠以“昏庸”的评价!
众人不禁感到寒意袭身。
卫青也不禁一怔,没想到刘彻的评价竟如此跌宕起伏,甚至比李世民的“薄情”之评更为惊人。
卫青脑中浮现许多疑问。
刘彻究竟做了什么?
怎会有如此评价?
大秦。
始皇也愣住了,“这刘彻,竟被称作昏庸?”
“既得‘千古一帝’称号,又为何会沦为昏庸?”
始皇面露疑惑。
大唐。
李世民大笑不止。
此刻,他的心情畅快极了!
“朕被称作‘薄情’,而刘彻居然更糟,还被冠上昏庸之名!”
“这比朕的评价惨多了!”
李世民大笑不止。
毕竟,正所谓他人之悲成他人之喜,看到刘彻的糟糕评语,李二心中瞬间平衡了许多。
大明。
朱元璋也露出古怪的神色。
这一评价一出,他顿时对刘彻的反应充满好奇。
“但既得千古一帝之名,又何至于昏庸?”
“标儿,你知道吗?”
朱元璋忽然问道。
朱标嘴角抽搐,父皇总把他当百科全书。
不过天幕的这番话,他确实颇有感触。
“父皇,儿臣暂且卖个关子,想来仙人自有公允之评。”
朱标道。
朱元璋闻言,也转而关注起天幕。
毕竟,天幕之后,确实似有神人居住。
或许,仙人会进一步解惑。
于是,众人纷纷看向天幕,眼神里满是好奇。
简陋的出租房中。
秦羽被这反转惊得呆住了。
他笑着轻声嘀咕:“确实合理,霍去病、卫青都去世了,大汉衰弱无比,却仍盲目征伐,这不昏庸又是什么?”
“难道,随便一个将领就能在荒漠中千里奔袭、作战不成?”
大汉。
嗡!
刘彻面露惊愕,连仙人都认可他昏庸的评价?
不过旋即,刘彻面色凝重。
他从这句话中领悟到了重要信息。
卫青、霍去病在抗击匈奴中无可替代。
卫青虽出身低微,但极具才干,他已重用多年。
而霍去病……
那不是卫青的外甥吗?
这小子,抗击匈奴也是一把好手?
刘彻大脑飞速运转,从秦羽的言语中逐条揣摩。
这些信息,对他来说无比珍贵。
依仙人所言。
卫青、霍去病逝后,他的战绩大不如前,耗费巨大却得不偿失。
难道,卫青和霍去病真有如此价值?
“来人,召霍去病速来觐见!”
刘彻厉声下令,太监连忙出宫传召。
卫青握紧拳头,心中波澜激荡。
他万没想到,天幕竟特地提及他和霍去病之名!
仅凭这句话,霍去病必将获得重用!
当刘彻发布旨意之际。
秦羽继续感叹道。
“更别提汉武帝晚年还发生了巫蛊之祸,那点小伎俩竟让刘彻亲手逼死了自已的儿子,长安百姓也因此惨遭灾劫!”
“刘彻,确是千古一帝,但也确实昏庸。”
秦羽发出感慨。
他不禁想到汉武帝晚年对匈奴的征讨、李广利讨伐大宛、巫蛊之乱、和那个最为悲情的太子,刘据!
刘彻晚年的行事,确实荒诞可笑。
若非大汉气运昌盛,出现了昭帝刘弗陵与权臣霍光!
大汉恐怕早已一蹶不振!
昏庸之名,不算冤枉!
一时间,伴随秦羽的吐槽声,天幕隐隐轰鸣。
刘彻双眼圆睁,内心掀起滔天骇浪!
巫蛊之祸?
他竟逼死了自已的亲生儿子,让长安百姓死伤无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刘彻挺直身躯,目光紧锁天幕,眼中带着深深的疑惑。
后宫。
卫子夫与陈阿娇满面惶恐,刘彻亲手逼死的亲生子,是谁?
两人不禁神色紧张。
大唐。
李世民正襟危坐。
刘彻的事,他身为后世帝王,自然一清二楚。
远征大宛,胜之不武,却耗费巨大;屡屡讨伐匈奴却鲜有斩获。
彼时的汉朝国力,刘彻压根不该穷兵黩武。
更别说巫蛊之祸。
区区江充小人,居然因捕风捉影之词让刘彻父子相残!
最终竟致刘据含冤自尽!
那可是太子啊,当时的刘彻已是高龄,这天下本该传给刘据。
巫蛊之祸,荒唐至极!
李世民深以为然。
就在此刻,天幕再度响起声音。
【即将揭晓上下五千年,421位帝王的榜首,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大家,猜到了吗?】
话音未落。
李二不禁屏住呼吸。
既然自已仅列第三,这榜首自然与他无缘。
不过,这丝毫未减他的好奇心。
千古一帝榜首,究竟何方神圣?
大汉。
刘彻与李世民同样心情复杂。
天幕已透露了不少消息,尽管他仍不明白巫蛊之祸的细节。
究竟何故而起?
不过他确信,有天幕的指引,自已总有一天会一一弄清。
眼下,他更关心的是谁能压他一头,夺得榜首!
此刻,众多帝王目光齐聚,眸中闪烁着期待之光!
与此同时,天幕缓缓展开,一道帝王虚影随之显现,气势磅礴,带着一股君临天下的无上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