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眠,次日沈夫人略显憔悴。
“母亲今日在这般憔悴?”
“不必过于担心,只是昨夜没睡好罢了。”
“是因为父亲吗?”
“漫舒不用多问,这些事本应不该你知道。”
“女儿知道。”
“时辰还早,你在房里待会吧,阿娘先行进宫去。”
“母亲回来时莫要忘了带妹妹最喜欢吃的城南那家藕粉桂花糕。”
“定不会忘的,漫舒有什么须阿娘做的吗?”
“这倒也有。”
“说出来听听。”
“娘亲要是进宫后我见到了大皇子,便给他说句诗,就说是我就行。”
“什么诗?”
“就说周密的《扫花游九日怀归》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你这心思...”
“阿娘既己看透便不要再说了。”
“好好好,阿娘若遇到一定会转交于大皇子的。”
“母亲不必过于重视,不说便也罢了。”
“哈哈,这怎能不加以重视,定是会说的。”
“那就谢过母亲了。”
“漫舒先一人在厢房中待会,待你妹妹醒后用完膳将药喝了,便同她嬉戏玩耍也是可行的。”
“女儿知道,母亲赶快进宫面见圣上吧。”
“荷月先去准备些膳食吧。″
“小姐有什么想吃的吗?”
“做个妹妹喜欢的水荷虾与尖笋蒸鹅再做个东坡豆腐再随意加个素菜便行。”
“好的,小姐,奴婢这就下去吩咐。”
“你便下去吧。”
半个时辰后,膳食便陆陆续续的上了。
“姐姐,今天早上吃什么这么香?”
“瞧瞧你那鼻子可真是灵,一有吃的就能闻见。”
“姐姐说笑了。”
“好了快坐下吃吧,有你爱吃的菜。”
“谢谢阿姐。”
“荷月,吩咐下人把二小姐要喝的药热好。”
“是,小姐。”
“阿姐,娘亲与爹爹呢?”
“娘亲进宫去了,爹爹不知何踪。”
“好,快吃饭吧。”
“阿姐你叫娘亲给我带城南那家的藕粉桂花糕了吗?”
“说了,快安心吃饭吧。”
“好,妹妹这便吃。”
另一端,沈夫人进宫时正好碰见刚出宫门的大皇子。
“参见大皇子。”
“沈夫人不必行此多礼。”
“大皇子我家漫舒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什么?”
“是周密的《扫花游九日怀归》
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知道了。”
“那...”
“夫人,你与大皇子在聊些什么不妨让本丞相也参与进来。”
“没什么,告辞。”
“大皇子慢走。”
“不知夫君何时到的?”
“刚到便瞧见夫人身影,这便过来。”
“先进宫吧。”
“夫人莫怪,昨儿只是我脾性不好了些,今后我定不会再叫夫人受苦。”
“夫君这说的什么话,何曾让臣妾受过苦。”
“丞相与丞相夫人的感情甚是好呢。”
“哪有,刘公公说笑了。”
“丞相,丞相夫人,快请进吧,皇上皇后己经在正殿等候多时了。”
“是,臣这就前去。”
“喳。”
所幸路程不是很远,不出一盏茶的时间便到了。
“还请刘公公进去通报皇上皇后。”
“喳。”
瞧着刘公公的身影进入殿中,不过片刻又出来。
“丞相,丞相夫人,请进吧。”
“谢刘公公。”
两人走进宫殿。
“臣参见皇上皇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爱卿平身。”
“清河,给丞相和丞相夫人赐座。”
“是,皇后娘娘。”
“谢皇后娘娘。”
“爱卿可否有相中的时间?”
“回禀皇上,臣觉下月八日不错。”
“二月八是不错。”
“二月八会不会太快了些?”
“是有些早,现离下月也不过堪堪两日 ,纵使加上下月余也才堪堪十日,定是不够的。”
“那便在重新抉择下吧。”
“不知陛下有何良辰吉日推荐?”
“下下月九,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天气也不过于寒冷,也较温暖。”
“时间充足,气候也适宜,丞相和丞相夫人是否满意啊?”
“臣对陛下择日甚是满意。”
“臣妇亦是。”
“好,刘公公拟旨。”
“喳,陛下。”
“赐婚,丞相府嫡女沈漫舒与太子林苍杳婚期于三月九。”
“丞相与丞相夫人先行回府,圣旨随后便到。”
“臣谢皇上,皇后。”
“臣妇谢皇上,皇后。”
“爱卿平身,爱卿要没什么事便可先回去了。”
“臣告退。”
“刘公公去送送丞相。”
“谢皇上,不必麻烦刘公公。”
“那好,便不多送了。”
两人踏出宫门,表情瞬息万变,不似先前和谐。
“夫人先回丞相府,我还有些事未处理。”
“是夫君,那臣妾先行回府,夫君可别误了时辰,若是待会刘公公过来宣读圣旨碰到夫君不在,那可就是生祸端了。”
“自会注意,夫人不必多加在意。”
沈夫人踏上回府的轿子,晃晃悠悠的回了丞相府。
“母亲您可算回来了,晚宁都想死您了。”
“见过母亲。”
“你们两姐妹真的是一个粘人的很,一个却安静的很,脾性差距可是巨大。”
“母亲说笑了,我这脾性生来便如此。”
“漫舒我记得你儿时也不似如今这般安静。”
“母亲人的脾性终是会变的。”
“母亲,你说给我带的桂花藕粉糕呢?”
沈夫人敲了一下头。
“瞧我这记性,竟把这事忘了,这就差人去买。”
“哼,娘亲你真是的,这种事都能忘。”
“也就只有你满脑子就是吃的。”
“阿姐这说的什么话?”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哼,晚宁以后再也不理阿姐了。”
“刘公公还没来吧?”
丞相的声音从府邸门口传来。
“还未。”
“那便好。”
正聊着不知何时刘公公竟从府邸进入。
众人赶忙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婚,丞相府嫡女沈漫舒与太子林苍杳,婚期于三月九。丞相府众人接旨。”
“臣领旨谢恩。”
“丞相请起。”
“谢过刘公公。”
“丞相若是无事,那奴才便走了。”
“刘公公慢走,这银子便是给你的。”
“那便谢过丞相。”
“刘公公慢走。”
...
“漫舒这离婚期也不远了,不妨去大皇子养养感情日后也不会过于生疏。”
“以后大皇子每天都能见到,剩余这些时日不妨多陪陪妹妹和母亲。”
“漫舒甚是懂事。”
“母亲,你怎么不夸我懂事?”
“好好好,晚宁也懂事。”
“你们两姐妹好好相处,我先回房。”
“是,母亲。”
“我也有事先出去一趟。”
“父亲注意安全。”
...
首到傍晚丞相才回丞相府。
“今日等的回的这样晚?”
“有点事请夫人不必担心。”
“那先回房休息吧。”
“不用,今晚我在书房睡。”
“这怎么能行?”
“为何不行?”
“若夫君执意在书房,那便随夫君意。”
次日早大皇子便前来提亲。
“见过丞相,丞相夫人。”
“大皇子免礼。”
“今日前来是与将军府嫡小姐沈漫舒提亲的。”
“大皇子请移步书房。”
“来人将礼品都抬进丞相府。”
“喳,大皇子。”
话落,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品慢慢的抬入丞相府一个一个的堆满了角落。
大皇子也随着丞相的步伐走向书房。
“大皇子这婚期是定在三月九的。”
“谢将军告知。”
“不必言谢。”
“今日有黄金一箱,银子两箱,各种饰品十箱,胭脂无数。”
“皇子破费。”
“这提亲不得多准备点,丞相言重。”
“谢过大皇子。”
“不知,漫舒可在府里?”
“在的,大皇子有何要事?”
“可否叫她出来一下?”
“这怕是不太好。”
“那麻烦沈夫人将这枚玉佩送到漫舒手中。”
“姚青,拿给大小姐。”
“是,夫人。”
不一会姚青便回来了。
“大皇子这是回礼。”
“丞相,丞相夫人若是无事我便先告辞。”
“恭送大皇子。”
时间总是短暂的,一晃便过了一月,离婚期也仅剩半月,将军府也开始为沈漫舒的嫁妆做准备。
随着一箱物品的抬入就是一天时间的流逝。
转眼便到大婚前日,沈将军府开始布置丝绸装饰。
临近傍晚,沈夫人还在交代进宫的注意事项,尽管己经说了千百遍,但仍旧说着。
“好了,娘亲女儿会谨慎的。”
“天色晚了,先睡吧。”
“女儿知道。”
五更天还未亮,沈桦兮便早早起来梳妆打扮。
“荷月。”
“奴婢在。”
“去把喜服拿来。”
“是。”
“小姐,喜服这般好看,小姐穿上一定也很好看。”
“就你嘴甜。”
“本来就是。”
“荷月。”
“怎的小姐?”
“你进丞相府多少年了?”
“奴婢父母也是在丞相府做活的,奴婢一生下来便在丞相府。”
“那你己经在丞相府十八年了,跟着我多少年了?”
“小姐比我小两岁,我自从六岁便跟随小姐,己经十西年了。”
“十西年了,时间真快啊。”
“小姐,别说这些了,快快梳洗吧。”
卯时,沈漫舒己经装扮好。
“今儿小姐这般好看,穿上华服一定是京中顶顶好看的人儿。”
“是吗?”
“那肯定。”
“好了,我先换衣服。”
“那奴婢先出去。”
半炷香后。
“荷月进来吧。”
“是,小姐。”
“帮我插簪子吧。”
“是,小姐。”
“奴婢瞧这些不错。”
“这么多插都插上那头得多沉。”
“那少插几个罢了。”
“你随意挑几个插上便是。”
“是。”
“嗯,倒是不错。”
“把这个银簪插上。”
“是,这怕不是大皇子给小姐的。”
“哈哈,正是。”
“好了。”
“不错,现在什么时辰啊?”
“应该快到辰时了。”
“那应该快了。”
“小姐如果累了,那就歇会吧。”
一炷香后。
“漫舒,到时辰了,快快出门。”
“好的阿娘。”
“荷月快快把盖头给我盖上。”
“是,小姐。”
荷月一路扶着沈漫舒首至上轿。
“母亲保重。”
“漫舒保重。”
这婚嫁阵仗之大,可谓是八抬大轿十里红妆,所过之处人尽皆知。
“有请新妇下轿。”
“跨火盆。”
“一拜拜天地。”
“二拜拜祖先。”
“三拜拜高堂。”
“敬双亲。”
“敬宾客。”
“礼成宴宾。”
“大家吃好喝好,我敬大家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