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室的高级权限和实验室的预约终于批了下来,虽然过程曲折得像山路十八弯,但“青云三杰(+1)”总算拿到了竞赛的入场券和有限的训练资源。
时间紧,任务重,初赛就在一周后。对手名单公布,第一轮的抽签结果也出来了——“青云三杰(+1)”将对阵由沈星河领衔的“星轨推演组”,一支精于天衍术模型构建和预判的理尖班强队。沈星河?正是周墨“墨锋”队的重要成员,也是周墨的忠实狗腿子。
藏经阁古籍室高级权限区。这地方跟古墓似的,书架高得能捅破天,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和灵墨混合的味儿,闻着就让人想打喷嚏。林默独自一人坐在一张宽大的楠木书案前,面前摊开的不是泛黄的古籍,而是他那本封皮朴素、内页却流光溢彩、布满了五彩推演线条与蝇头小楷注释的私人笔记——他的“五彩战略笔记本”,学渣逆袭的法宝。
他没去翻那些高深的阵法典籍或历史秘卷,反而调阅了大量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资料:沈星河过去一年所有公开课、小组作业、实践考核的记录影像(反复慢放,寻找微表情和小动作);星轨推演组其他成员的学籍档案和擅长的术法方向(连人家小学得过几次三好学生都扒出来了);甚至包括学府历届团队赛的经典战例分析报告(尤其是沈星河参与过的,重点看他怎么栽跟头)。旁边还堆着几份最新的《学府灵力气象预报》和《演武场微地形勘测图》,林默看那玩意儿的神情,比看小黄书还专注。
“信息……碎片……”林默嘴里念念有词,指尖萦绕着淡淡的银色光晕,那是他初步掌握的“时空经纬”能力在超频运转。他将精神力沉入笔记,五彩的线条如同活物般在纸面上游走、组合、碰撞、打架。
他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立体的、动态的演武场沙盘。代表沈星河的光点被标记出来,旁边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弹幕:
【左撇子(核心习惯)】: 影像资料显示,沈星河构建天衍模型时,左手食指习惯性率先点出核心节点,右手跟进完善。其灵力运转轨迹存在细微的、向左偏移的惯性。就跟吃饭习惯用左手拿筷子一样,改不了!
【模型缺陷:右倾弱点(能量分布不均)】: 分析其过往构建的防御型星轨模型(如“周天星斗护盾”),能量节点分布存在统计意义上的轻微右倾(约3.7%),导致模型整体重心偏右,左翼防御相对薄弱!这毛病就跟强迫症似的,非得摆对称,结果右边堆多了!
【战术风格:精密稳健,厌恶近身缠斗(心理侧写)】: 从其作业和考核报告中的推演逻辑判断,沈星河追求模型的完美闭环,一旦被强行近身扰乱节奏,容易产生0.5-1秒的决策迟滞。说白了,就是个怕近战的脆皮法师!
【队员协同:三角稳固阵(固化思维)】: 星轨推演组惯用“三角站位”,沈星河居后,两名队员分列左右前翼,构成稳固的推演核心。优点是防御严密,缺点是转向和应对侧后方突袭略显笨重,跟铁三角王八阵似的!
林默的笔尖在笔记上飞速移动,五彩线条勾勒出复杂的几何图形和能量流变模型。他将沈星河的个人习惯、模型弱点、心理特征、团队阵型弱点,与演武场当天的微地形(一处东北角略高的缓坡——可以借点风;一处西南角灵力流稍显紊乱的凹地——适合打埋伏)以及预报的微弱东风(天助我也!)结合起来。
“时空经纬,非为窥探未来,而在解析‘惯性’与‘势’的轨迹……”林默眼中银芒流转,识海中那无形的经纬线仿佛与演武场的空间产生了微弱的共鸣。他仿佛“看”到,在特定的时机(沈星河习惯性地以左手指引构建核心节点、模型能量因惯性微微右倾的刹那),东北角的缓坡可以借助东风略微放大王胖子混沌力场的覆盖范围(干扰+1),而西南角的灵力紊乱凹地,则可以成为影猫或草爷最佳的隐蔽突袭点(猥琐发育)!
他在笔记上重重画下一个红色的叉,标记在沈星河模型能量流向右翼薄弱点的位置,旁边标注:“时机:沈星河左指起势,模型右倾0.3秒间隙。执行:陈炎粒子束佯攻左翼(吸引注意,逼他调能量),李芸地脉波动干扰(目标右翼,加剧右倾失衡),胖子混沌孢子云(范围覆盖,遮蔽感知),影猫突袭右后能量节点(致命一击)!张涛环境屏障隔绝支援(关门打狗)!”
一个针对沈星河个人习惯和团队弱点的、环环相扣的破局战术雏形,在五彩笔记上逐渐清晰。这并非依靠高深的知识碾压,而是基于海量信息分析、心理推演、环境利用和对“惯性”的精准把握!主打一个“攻其不备,打其七寸”!
“还不够……”林默停下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这只是针对沈星河一人的预判。团队赛瞬息万变,其他队员的反应,周墨可能的场外干扰(虽然严主任盯着,但不得不防),甚至柳梦璃那股若有若无的“摆烂”气息是否会影响场地灵力……都需要考虑。CPU快烧了!
他目光扫过笔记角落,那里草爷的根须又探出来,蘸着墨汁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猪头,旁边写着:“专业预判,母猪点赞”。林默嘴角抽了抽,无奈地叹了口气,将一丝微弱但坚韧的“文心守护”金光注入笔记,试图平复因高强度推演而有些紊乱的精神力。心里吐槽:草爷,您老人家能盼点好吗?
就在这时,古籍室厚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陈炎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带着一身刚从实验室出来的、淡淡的金属和臭氧气息(人形自走电焊机)。他手里拿着一叠写满了复杂公式和能量结构图的稿纸(鬼画符),眉头紧锁得能夹死苍蝇。
“喂,笔记侠,”陈炎把稿纸“啪”地一声拍在林默的书案上,震得灰尘都跳了起来,“帮我看看这个‘粒子流约束环’的第三节点震荡方程,按你的‘社稷领域’平衡理论改了几版,还是不稳定,能量溢出跟漏勺似的!烦死了!”他语气暴躁,眼白处血丝又隐约浮现,显然刚才在实验室又经历了一番和狂暴能量的搏斗(拆家未遂)。
林默的目光从自己复杂的战术推演图移开,落在陈炎那堆狂放不羁、充满暴力美学的公式草稿上。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一刻碰撞。他深吸一口气,暂时压下脑中关于沈星河的千百种推演,拿起陈炎的稿纸。
文与理,智与力,在这一方小小的书案上,在竞赛的硝烟味中,以一种奇特的、互补的方式,再次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林默一边研究着陈炎的“漏勺方程”,一边琢磨着怎么把文科的“平衡之道”翻译成陈炎能听懂的“粒子语言”,感觉自己的脑容量又告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