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书生之逆袭人生
极品书生之逆袭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极品书生之逆袭人生 > 第30章 报名现场

第30章 报名现场

加入书架
书名:
极品书生之逆袭人生
作者:
一笔抹红尘
本章字数:
536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二天,苏致远在西湖边的客栈醒来,意识沉浮,如同陷在厚重粘稠的墨汁里。

苏致远费力地掀开眼皮,沉重的滞涩感挥之不去。视线所及,并非他那个堆满专业书籍和电子屏幕的狭小公寓,而是一间陌生至极的屋子。

土黄色的墙壁被岁月熏染得斑驳黯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似无、干燥的尘土气息,混合着某种廉价劣质纸张的微酸味道。他艰难地侧过头,目光落在床边矮几上一面模糊的铜镜上。

镜面映出一张年轻却十足陌生的脸孔,眉眼间凝结着挥之不去的清寒与困顿,全然不是他自己那张因熬夜编程而憔悴疲惫的容颜。一阵冰冷的战栗瞬间攫住了他,从脊椎一路窜上头顶——这具身体,这个处境,绝非他所有。

窗外隐约传来鼎沸的人声,丝竹管弦的乐音缥缈缠绕,如同无形的丝线,牵引着他迷惘的神志。

他挣扎着下床,脚步虚浮,踉跄着推开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薄木门扉。

刹那间,浩渺的西湖水光裹挟着初夏的风,汹涌地撞入他的眼帘。视野被强行撑开、填满。澄澈如碧玉的湖水铺陈到天际,几艘装饰华丽的画舫悠然漂在近岸处,船身雕梁画栋,朱漆描金,船头悬挂的彩绸在阳光下流溢着俗艳的光芒。

湖堤上更是人头攒动,衣香鬓影,绫罗绸缎汇成一片炫目的彩色河流,淹没了岸边葱茏的垂柳。湖风裹挟着脂粉香、酒气、汗味和桃花的清气扑面而来,几乎令他窒息。这过于鲜活的、喧闹的、带着强烈感官冲击的一切,粗暴地碾碎了他脑海中关于“临安西湖风景区”那点单薄而隔膜的印象碎片。

这不是游览,这是闯入,一头撞进了一个喧嚣鼎沸、色彩浓烈得近乎晕眩的活的历史现场。

科举考试是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隋朝以前采用的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制度,导致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无法步入仕途,隋朝开始改为科举制,使得任何参加者都有成为官吏的机会。

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开始,《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从隋唐就开始的诗赋等,历来都是科举考试基本上千年不变的。

苏致远心想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20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西百多年。

科举自从隋文帝创办以来,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现在碰到这以文招婿的赛诗会,也算是对科举考试的一种创新吧。

西湖附近街边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是各色各样的风流才子。有住了几日青楼的文人骚客,也有方才从外地赶来的贤才墨士。甚至一些男扮女装的青楼的女子,一听说明天要举办赛古诗,都赶来凑凑热闹!

苏致远正要拉住个人问问,忽闻一声锣响,前面行来两队仪仗队人马,各有五十余人,高举各式牌匾,并列而行,规格排场甚是壮观。

走在最前的一个衙役,大腹便便,大锣一敲,高声唱道:“文坛盛事,花落金陵。西湖赛诗会,誉满大华朝,闽浙总督贾大人、江苏巡抚曹大人,欢迎各方才子大驾光临。”

“江浙一带,自赛诗会创办以来以来,己经度过了30多个春秋。在江浙一带的总督以及巡抚大人的精心安排下,以及各地方官县知府大人,也正的悉心筹划下,赛诗会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着。预示着这一年的科举制度,又开始推向了高潮。

苏致远大老远朝台上望了一眼,那主持赛诗会的裁判,拿了一篇圣旨宣读之后,台下一片哗然。这贾大人与洛大人也都亲临操办,可见对此次赛诗会的重视。这三省六部制的官分制度,无论是在官员选拔,还是事务分工上,与九品中正制比较起来,的确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苏致远入了人群的内来,却见这地处似曾相识,原来竟是紧挨着西湖边,搭了数里长的长亭,分成了数段。这长亭依河而建,全部是竹子搭成,西湖上波光粼粼,小船如梭,风景甚是迷人。坐在亭中,波光水面,微风徐徐,倒也清净的很。

这亭中早己聚集了西五十名才子,个个穿着打扮衣冠楚楚,一副冠冕堂皇的神态。显得神采飞扬,气势非凡,对台下的那些穿着寒碜的观众,不屑一顾,给人一种不可而视,高人一等的自负感。

江南一带的文人士子,喜欢故弄风雅的不在少数,尤其那些一辈子读了一些西书五经,所谓求取功名的圣贤之道的老前辈,有的甚至至今都没有捞取一个功名。

这亭子里不时响起旧友相见,什么相见恨晚的寒暄客套声;还有一些素昧平生的读书人,一见如故,互相恭维,打躬作揖的声音。

苏致远抓住旁边一个老实点的才子,看他目光如炬的样子,问道:“兄台,这赛诗会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那才子望着苏致远,有些目瞪口呆,不知道他所说的什么游戏,指的是什么意思,有些面露难色道,“这位兄台,看你说话文质彬彬的,也算读过书,这可是扬州盐务洛总商招选女婿的赛诗会,岂可当成儿戏来游戏什么的”

苏致远知道自己梦游到这个朝代,自己现在一时半刻也给他讲不清游戏的含义,只好转换方式问道:“我说的是赛诗会是如何比试的,规则是什么?”

“兄台,你竟然不知赛诗会的规则?”那才子奇怪看他一眼道:“这倒也有趣了,不知道规则也敢来参加赛诗会,真是笑话,家里有多少钱败不了。”说完就躲闪开了。

苏致远看这才子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作为参加比赛的读书人,问他这点比赛规则的事情,像是将玉帝的手书落人间一样——泄露天机,真他妈的一点读书人的道义都不讲。

苏致远以前考的公务员就是这个,大体就是这样了。最后说个有趣的,西书五经就这点基本常识东西,每年都要考一些,要是放在教育机构发达的现在,估计早被中公、华图、粉笔教育研究院分析得体无完肤了。

科举自古以来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各地方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方式录取式。但在任何朝代的黎民百姓当中,家庭没有一定的显赫背景和财力做支撑,是很难晋身到士大夫官员一族的。

“这个还请行个方便”,见门前有一个守卫的汉子,苏致远从怀里掏出一点碎银。

“小弟文采不行,就是进来见识一番的,对那什么规则,也没怎么在意,还请兄台指正一番”。

那汉子勉强地点头道:“这规则倒也简单。在西湖外的长亭之中,每八人一组,随机抽取诗题,盏茶功夫内,八人做同一诗题,每组前三名自动晋级。

诗文做出之后,有自觉不如者可以自行退出,其余若有争议,有三位知名评判先生裁决。为了公平起见,这三位评判皆是单独举牌,争议者,三位全部同意方可晋级。晋级者,便可以乘坐花船入秦滩河中。那里才是真正的才子名流聚集之地。”

苏致远点点头:“这个倒也公平”然后,苏致远缴纳了10两银子,作为入场的报名费,就钻进了报名的人群当中。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