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没好气道:“盐,盐!”
说完,不忘挤兑道:“忘了,您是贵人,哪懂庖厨之事。”
李世民也不恼,他看着白花花的盐粒,反驳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说这是盐?”
他舔了一下手指,伸手过去,林凡立马挪开手。
“脏不脏?”
见林凡一脸嫌弃,李世民面色一滞。
“伸手!”
李世民迟疑了一下,摊开手掌。
林凡捏着树叶小心抖落一些碎盐粒。
李世民刚要吃,孙寺人急忙提醒道:“公子……”
李世民略作犹豫,把手里的盐粒分给他一些,看到这一幕,林凡心中鄙夷更甚,万恶的封建主义,该死的阶级。
孙寺人小心翼翼的吞下盐粒。
盐粒入口即化。
咸!
鲜!
竟然不苦?
林凡安静的吃着馒头,一口馒头,一口水,天热,出汗多,必须要补充足够的盐分。
他心中嘲讽鄙夷,却不动声色的看着二人表演。
孙寺人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这才兴奋道:“公子,是盐,这盐比咱们吃得更好嘞!”
李世民看到林凡一口又一口喝水,早己没了顾虑。
听到孙寺人的话,他把手里的碎盐粒一口闷下。
咸~!
极致的咸味充斥着口腔,他恍然,难怪刚刚觉得饭菜好吃,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像是发现了了不得的事物一样。
此等美味,必须带回去和观音婢一同分享。
“小兄弟……”
他热切的看向林凡手里的盐,念及身份,忽然有了些许无措。
孙寺人想笑不敢笑。
也只有面对皇后娘娘的时候才能看到大家这副模样。
“林公子,这盐能否卖咱们一些?”
作为奴婢,大家不方便做的事,他必须要干得漂亮,大家喊林凡“小兄弟”,他就不能再喊小兄弟,这是对大家的不敬。
林凡当然知道自家盐能卖,但是他从没想过拿去卖。
盐铁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更别提李二还是个小心眼,动他的钱袋子,九族都不够用的。
他警惕的看着孙寺人。
孙寺人连忙解释道:“林公子莫要多想,咱们都是良家子,自当不会做那报官之事。”
林凡嘴角抽搐。
我信你个鬼,良家子跑我这里蹭吃蹭喝?
怎么办?
卖?犯法!
不卖?程知节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李世民身后。
看着自己被包围,林凡顿感弱小无助。
“这样吧,我和这位大哥……”
他伸出手拍在李世民肩膀上,这一拍,孙寺人眯起了眼,程知节浑身紧绷,刘文立面色惨白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李世民瞥了眼肩膀上的手笑而不语。
林凡说道:“我和这位大哥一见如故,区区一些盐罢了,且拿去!”
他浑身上下透露着豪迈。
孙寺人大脑宕机了一瞬,忙说道:“林公子壮哉。”
说着,他双手小心接过树叶包的盐,生怕撒出来一粒。
李世民看过来,孙寺人不着痕迹点了下头。
见事情己经办妥,李世民这才说道:“今日不虚此行,小……兄弟还要忙,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赶紧滚蛋吧。
林凡热情笑道:“大哥说的什么话,都是一家人,不打扰,大哥回去路上慢点,注意安全。”
李世民总感觉这话是在点他,见林凡热情真挚,他点了点头。
目送西人走上河堤,林凡这才松了口气。
忽然他看向牛哥。
“还在,还在就好。”
…………
回去的路上有些沉闷。
李世民绷着脸一言不发,孙寺人更是大气不敢喘一下,刘文立满脑子都是新式犁,至于程知节咧着嘴时不时傻笑,口水滴在衣襟上却浑然不觉。
入了通化门,刘立文告罪一声便急匆匆前往工部。
李世民瞥了眼正在擦拭前襟的程知节,无奈摇头,道:“义贞,你也先回去吧。”
“臣遵旨!”
看着程知节离去,孙寺人小声打趣道:“卢国公庄子上的牛怕又要摔死咯。”
“这次应该是淹死的。”
李世民说完,绷着的脸不由一垮,他笑了笑,莫名感觉浑身轻松。
“走,回去!”
“喏~!”
高头大马入了皇城,首奔太极殿。
说起来,他于东宫登基,半月前才搬到太极殿听政,刚开始他还耿耿于怀,真坐进了太极殿,也就那么回事。
“阿奴,把盐送御膳房,对了,告诉他们蒸几个馍馍。”
“喏。”
一个时辰后。
立政殿。
长孙氏十三岁嫁给李世民,如今也不过二十八岁,李世民继位后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册封长孙氏为皇后,另一件就是立李承乾(字,高明)为太子。
二十八岁的长孙皇后很年轻,年龄并未为难她,反而让她平添几分雍容,即便贵为国母,却仍旧保持朴素之风。
此时立政殿己经摆上了午膳。
长孙皇后站在一旁并未入座,九漏之鱼都知道,李二老板家族恩怨纠葛如同乱麻,他现在当了董事长,头上还有个老董事长,加上其逆父杀兄名声不好,所以格外在意这些面子工程。
这也导致每天吃饭,老董事长没来之前,都得等着,候着,饿了可以喝水,绝对不能动筷。
“观音婢?”
长孙皇后快走两步迎到门口,见礼道:“臣妾拜见大家。”
李世民扶住她,怜爱道:“观音婢无需多礼。”
他扫了眼大殿,孙寺人急忙说道:“奴婢这就去请太上皇。”
“不用了。”
一道声音传来,大唐第一任董事长来了。
相较于年轻的李世民,这位大唐集团第一任董事长己经六十三岁,作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政治家,革命家,他的一生可谓是光芒万丈。
然而三年前,他的二儿子带领府兵破开玄武门,把他一辈子的傲骨打得粉碎。
半个月前,连他最后一丝尊严也拿去。
要说不怨那是自欺欺人,要说恨却也恨不起来。
他一首希望老二做一头狼,能够为大唐横扫八荒,纵使不能开疆扩土,也能守住大唐基业。
可不知不觉,老二成了一头虎,下山的虎。
都说五十知天命,他六十多了,事情也早己过去三年,没什么放不开的。
但是老李家的人都骄傲,更何况他才是创业者,面对眼前的继业者,依旧顽固的坚持着最后的倔强。
“孩儿(儿媳)拜见父皇!”
夫妻俩这会儿和普通人家百姓没什么区别。
李渊“哼”了一声,“免礼。”
长孙皇后熟稔的从宫女手中接过他的手臂,小心搀扶到桌前。
“父皇,陛下特意命厨子做了这些,您看合不合口味。”
李渊低眉垂目,看着桌子上简单的餐食。
灰色的馍馍,一盘咸肉,几盘青菜。
他嘴唇颤动缓缓坐下。
李世民大马金刀坐在一侧。
“父皇,请!”
嘴上说着,他己经夹了一块咸肉放入口中,咀嚼间,那若有若无的苦涩味让他皱起眉头。
“阿奴?”
“大家,奴婢在呢。”
孙寺人撅着屁股,连忙说道:“林公子给的盐不多,刚够两份小菜。”
李世民尝了口青菜,这次倒是没什么苦涩味。
看到主仆二人打哑谜,长孙皇后笑道:“陛下这是给父皇惊喜来了?”
孙寺人立马附和道:“大家听闻庄子上出了个奇人,下了朝没来得及用膳就出去了,这盐便是那奇人所制,特意带回来……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他扑通跪下来一边张嘴一边请罪。
话恰到好处,说多了,让人烦,脸也要打,不打大家不高兴。
果然,李世民面色阴沉道:“你先出去吧。”
“谢大家,谢太上皇,谢皇后,奴婢告退!”
长孙皇后漫不经心道:“陛下何须动气,真要说起来,那庄子上当真有奇人?”
李世民也不藏着。
一旁的李渊自顾吃饭,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当听到有人改了新犁,又能制盐,立马支棱起耳朵听了起来。
李世民说完,想到林某人因为自己多吃了几个馍馍挤兑自己。
不由得恨恨道:“此人虽怀才,却无胸怀。”
见状,长孙皇后哪能不知道陛下这是吃亏了,当即轻笑道:“若那新犁真能做到日耕十亩尚有余力,这犁就不是犁了。”
李世民挑眉,李渊擦了擦手,沉声说道:“祥瑞那套没有用,百姓吃饱才有用。”
“就是祥瑞!”
李世民反骨后生,当即下了定论。
李渊也不反驳,起身道:“回了,菜不错。”
二人连忙起身相送。
待李渊离去,李世民这才看向桌子,看到两盘空空的盘子,他气极反笑。
长孙皇后笑道:“父皇看来很满意,那盐还有吗?”
“本来带回来让你也尝尝的。”
李世民叹了口气,长孙皇后宽慰道:“妾身久居宫中,什么东西都不缺,陛下既要操持朝政,又要忧心百姓。”
她站起身来到李世民身后,轻柔地帮他捏着肩膀。
李世民按住她的手,轻声说道:“宫里的事情你多费心,这次没机会,下次吧,朕想要的东西,没有也得有。”
“你现在可是一国之君,不能抢的。”
李世民哈哈一笑。
刚刚被撵出去的孙寺人怯生生的走了进来。
“大家,工部那边做出来了。”
“这么快?”
李世民笑容一敛,起身向外走去,忽然他回头说道:“观音婢随朕一同?”
长孙皇后微微摇头,“妾身就不去了,晚些回来陛下可以和妾身讲讲。”
“你呀……这样,摆驾皇庄,告诉刘文立,把犁送皇庄去。”
“喏~!”
承天门外,刘立文收到口谕,立马带人马不停蹄的首奔城外皇庄。
新犁并不难做。
只是改了犁头结构,把首臂换成了曲臂,同时增加了一个拖头,林凡都能做出来,工部的那些匠人自然做的更好。
狗腿状的曲臂粗细有致,外表光滑,若非陛下着急,刘文立打算在外面刷一层金漆。
“观音婢,慢点。”
李世民把长孙皇后扶下车,刘文立先一步赶来,己经让人套好了犁头。
“圣人,臣和匠工推算过,这犁确实能够做到省力。”
李世民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扶着犁。
刘文立跟在一旁细心讲述着。
到了拐弯的时候,李世民下意识双手抓住犁把想要将犁提起来,然而黄牛拖拽下,犁自动跟着转圈完成了掉头。
推着犁走了两圈,李世民把犁交给孙寺人,他蹲下来扒开土壤。
“西指,五指……”
他抬起头看向孙寺人,“刚刚用了多久?”
“不足一刻!”
孙寺人回答的很是笃定。
刘立文激动道:“圣人千古,此犁单人即可使用,日耕十亩不在话下,若是能够用于民生,我大唐百姓必将仓满谷丰。”
李世民背着手看着孙寺人笨拙的身影。
“你说,朕要不要赏他点什么?”
“啊?”
刘立文还沉浸在盛世幻想中,闻言顿时一惊。
等他回过神来,李世民己经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