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家的灯火彻底熄灭后,西合院的喧嚣也渐渐沉寂。
杨富贵回到自家小屋,心情却不像院里其他人那般复杂。
清除阎埠贵这个院中毒瘤,只是他计划中的一小步。
真正的挑战,往往在风平浪静之后才悄然浮现。
几天后,轧钢厂的布告栏前,围了不少人。
一张红纸黑字的任命通知,格外醒目。
“兹任命杨富贵同志为一车间副主任,即日生效。”
厂长的大红印章,鲜艳夺目。
人群中顿时嗡嗡作响。
“杨富贵?那个年轻人?”
“是啊,就是他,听说技术好得很。”
“副主任?这可是一步登天啊!”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就怕太气盛。”
议论声中,羡慕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
一车间主任马国梁,一个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袋却有些下垂的男人,正从人群中挤出来。
他平日里总爱板着脸,此刻脸上的褶子似乎更深了些。
他瞥了一眼布告,嘴角撇了撇,没说话,转身就朝车间办公室走去。
杨富贵恰好从另一头过来,两人打了个照面。
“马主任。”
杨富贵客气地打了声招呼。
马国梁嗯了一声,算是回应,脚步却没停。
那眼神,与其说是冷淡,不如说带着几分审视,还有一丝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杨富贵心里清楚,这位老主任,怕是有些想法了。
毕竟,自己这个副主任,某种程度上,算是空降兵,还是个年轻人。
上任伊始,杨富贵并未急于表现。
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车间里,跟着工人们一起干活,熟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
他话不多,但问的问题,总能切中要害。
偶尔指点一二,也总能让老师傅们茅塞顿开。
几天下来,车间里对他技术服气的工人越来越多。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己开始涌动。
这天,杨富贵负责的一批精密零件加工,遇到了一点麻烦。
图纸上要求的一种特殊角度的铣刀,库房里偏偏找不到了。
“小李,库房那边怎么说?”
杨富贵问负责领工具的青年工人李明。
李明一脸为难。
“杨副主任,库管员说,那种型号的铣刀,前两天刚被马主任领走了,说是要给二车间那边救急用。”
杨富贵眉头微蹙。
“二车间?他们用不上这种铣刀。”
他心里泛起一丝嘀咕。这种铣刀是一车间这个月新任务的专用刀具,别的车间根本用不上。
“那马主任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还回来?”
李明摇摇头。
“没说。库管员说,马主任拿走的时候,也没登记归还日期。”
没有这把铣刀,这批零件的加工进度就要严重滞后。
这可是军工厂的订单,延误了,责任重大。
杨富贵走到自己的工作台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马国梁这手,玩得倒是隐蔽。
明面上是正常的工具调配,实际上却釜底抽薪。
如果自己搞不定,帽子自然就扣下来了。
【高级洞察】悄然发动。
杨富贵的脑海中,仿佛闪过马国梁在库房里,特意将那把铣刀藏在一个不起眼角落的模糊影像,嘴角还带着一丝得意的浅笑。
果然是他。
“杨副主任,这可怎么办啊?要不,我去跟马主任说说?”
李明有些焦急。
杨富贵摆了摆手,神色平静。
“不用了。你去忙别的吧,铣刀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他心里己经有了计较。
马国梁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端着搪瓷缸子,慢悠悠地喝着茶。
窗外,阳光正好,他的心情,也如同这阳光一般。
他就不信,那个毛头小子,还能凭空变出一把特制铣刀来。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也得懂得尊重老前辈。
这次,就当是给他上一课。
正想着,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
马国梁放下茶缸,调整了一下坐姿。
杨富贵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画得密密麻麻的草图。
“马主任,忙着呢?”
杨富贵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
马国梁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
“哦,是富贵同志啊,有什么事吗?”
“马主任,是这样的。我们车间不是接了一批精密零件的加工任务吗?其中有道工序,需要一把37.5度角的特种铣刀。”
杨富贵将草图放到马国梁桌上。
“我查了库房记录,厂里之前好像没有这种型号的备件。您经验丰富,看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或者从兄弟单位调拨一把?”
马国梁拿起草图,装模作样地看了看。
“37.5度?这个角度确实特殊。”
他故作沉吟。
“我记得库房里好像有过类似的,可能是我记错了。这样吧,我再帮你问问看。”
杨富贵点点头。
“那就麻烦马主任了。不过,这批零件催得比较急,如果实在找不到,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哦?你说说看。”
马国梁来了兴趣,他倒想看看这小子能玩出什么花样。
杨富贵指着草图上的一个部分。
“我研究了一下,我们可以用现有的标准铣刀进行改造。通过精确打磨,改变刀刃角度。这是我画的改造方案,您给参谋参谋?”
马国梁的眼皮跳了一下。
自己改造铣刀?这小子疯了吧?
这种精密刀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万一改废了,不仅浪费材料,耽误的时间更多。
他几乎要脱口而出“胡闹”,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他倒要看看,杨富贵怎么收场。
“这个……风险不小啊。富贵同志,你有把握吗?”
马国梁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
“不敢说百分之百,但可以试试。时间不等人,总不能干等着。”
杨富贵语气沉稳,透着一股自信。
“行,那你去试试吧。注意安全,别把好好的铣刀给弄坏了。”
马国梁一副“我等着看你笑话”的表情。
杨富贵微微一笑。
“谢谢马主任关心,我一定小心。”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马国梁看着杨富贵的背影,冷哼一声。
年轻人,还是太嫩。
他端起茶缸,又呷了一口茶,心情更加舒畅了。
杨富贵回到车间,立刻找来经验最丰富的磨工老张师傅。
他将自己的改造方案详细解释了一遍。
老张师傅起初也有些疑虑,但听完杨富贵的分析,再看看那张画得精细无比的草图,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杨副主任,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行,我跟你一起干!”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杨富贵和老张师傅一头扎进了工具房。
切割,打磨,测量,校准。
每一个步骤,杨富贵都亲自把关,动作精准而稳定。
汗水浸湿了他的工装,但他毫不在意。
马国梁期间“恰好”路过工具房两次,看到杨富贵满头大汗的狼狈样,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傍晚时分,一把闪着寒光,角度精准的特制铣刀,终于出现在杨富贵手中。
老张师傅拿着卡尺反复测量,脸上露出了佩服的神色。
“杨副主任,神了!这角度,分毫不差!”
杨富贵拿起铣刀,在灯光下仔细端详。
很好,比预想的还要完美。
他知道,马国梁一定在等着看他的“失败”。
第二天一早,当第一批用改造铣刀加工出来的零件,完美通过质检时,整个车间都沸腾了。
“成功了!杨副主任太牛了!”
“自己改造铣刀,这技术,绝了!”
工人们围着杨富贵,满脸的敬佩。
马国梁得到消息时,正在喝早茶。
他手一抖,滚烫的茶水洒了出来,烫得他龇牙咧嘴。
“你说什么?零件合格了?”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报信的工人连连点头。
“是啊,马主任!杨副主任太厉害了,自己动手把铣刀给改出来了,比原来的还好用呢!”
马国梁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精心设下的局,就这么被杨富贵轻描淡写地破了。
不仅破了,还让杨富贵大大地露了一手,赢得了满堂彩。
这时,厂办的通讯员小跑着过来。
“马主任,杨副主任,厂长请你们过去一趟。”
厂长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厂长先是狠狠表扬了杨富贵攻坚克难的精神和高超的技术。
然后,话锋一转,看向马国梁。
“老马啊,一车间新任务的专用刀具,怎么会跑到二车间去了?还一去不复返?”
厂长的语气虽然平和,但其中的不满,谁都听得出来。
马国梁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厂长,这……这是个误会。我当时也是想着先借调一下,没想到……”
他编了个蹩脚的理由,声音却越来越小。
厂长摆了摆手。
“以后厂里的物资调配,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尤其是关键生产工具,不能马虎。”
“杨富贵同志这次表现很好,这种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的精神,值得全厂学习。”
“老马,你作为老同志,也要多带带年轻人嘛。”
马国梁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像开了染坊。
他连声称是,心里却把杨富贵骂了千百遍。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马国梁一言不发,脚步匆匆。
周围同事投来的异样眼光,让他如芒在背。
杨富贵跟在他身后,神色平静。
他知道,这次交锋,自己完胜。
【叮!宿主巧妙化解危机,展现卓越能力,巩固车间地位,气运值+10。】
【当前气运值:110。】
杨富贵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扬了一下。
厂里的风向,悄然发生了变化。
杨富贵这个年轻的副主任,不仅技术过硬,手腕似乎也相当不凡。
那些原本还存着看热闹心思的人,此刻都收敛了许多。
杨富贵走在车间里,感受着周围人眼神中明显增多的敬佩与信服。
他的权威,在这次事件后,无疑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停下脚步,看着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机床,若有所思。
这点权力,还远远不够。
但他并不急。
路,要一步一步走。
他拿起一块刚下线的零件,仔细检查着光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