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 第45章 瘦马悲歌:柳如烟的再次出现

第45章 瘦马悲歌:柳如烟的再次出现

加入书架
书名: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作者:
紫气东来黄貔貅
本章字数:
4192
更新时间:
2025-06-18

扬州画舫,酒令喧嚣。

顾维桢轻叩玉杯,扫视盐商。

邻座低语:“最近又有新‘玩意儿’,比‘五石散’带劲。”

另一人笑:“神仙快活,黄白之物算什么。”

顾维桢眉梢微动。

他寻“福寿膏”线索至扬州。

歌舞声起,一人飘然入场。

顾维桢目光凝住。

柳如烟。

她清瘦异常,眉间阴郁。

漕运案牵扯她至此。

乐声流转,她翩然起舞。

舞姿曼妙,顾维桢却察觉异样。

她动作时而僵硬,时而脱节。

眼神迷离空洞,又忽地清醒。

那眼中闪过痛苦与恐惧。

舞态异于常人。

他想起“福寿膏”受害者。

她在舞中融入吸食后的迷乱,又挣扎摆脱。

“人心推微法”运转。

他看穿她细微表情下的恐惧、哀求、绝望。

一丝求生欲几乎被溺毙。

她传递讯息,只为让他看懂。

宴散,宾客渐离。

顾维桢踱步回廊。

柳如烟垂头,嬷嬷堆笑训斥。

她身形单薄。

顾维桢上前,向嬷嬷颔首。

“姑娘舞姿扬州一绝。”

“本官对风物有兴,可否请教?”

嬷嬷见是顾维桢,笑颜绽开。

她躬身:“大人看得上,是丫头福气。”

“如烟,快给大人问安,大人问,你便答,不许藏私!”

柳如烟抬头,见是他,神情错愕。

她垂下眼帘,恢复平静。

她喉咙发涩:“大人问什么?”

顾维桢平静开口:“扬州瘦马,琴棋书画皆精。”

“生活起居,是否与寻常不同?”

“饮食、香料,有何独到?”

柳如烟指甲掐入掌心,刺痛。

她沉默。

唇边泛起苦涩。

她回道:“大人说笑。笼中鸟,主人喂食,何来不同?”

顾维桢看她颤抖,恐惧绝望难以掩饰。

他望向窗外枯梅:“鸟困笼中,或忘飞翔。”

“若有机会,总想窥视外天。”

柳如烟微颤,垂首。

深夜驿馆,万籁俱寂。

更夫梆子遥传。

顾维桢辗转难眠。

柳如烟绝望舞姿,惊惶哀求,在他脑海挥之不去。

他推窗,夜风微凉。

忽闻柴房传来压抑呜咽,悉索作响。

顾维桢眉峰一凛,掠向后院。

柴房门虚掩,烛光摇曳。

顾维桢凑近,心头一沉。

柳如烟背对门跪坐。

铜镜模糊。

她紧攥凤头金簪,颤抖对准脸颊。

她欲毁容。

“洞察之眼”开启。

他“看”到她手腕颤抖,绝境中凄厉决绝。

更深处,一丝顽强的求生之火。

她非求死,是极端反抗,是无声求救。

若非如此,簪尖己落。

“毁脸日后追悔,不如留它看清仇人嘴脸,看他们如何覆灭。”

顾维桢声音不高,字字清晰,传入柴房。

柳如烟动作僵住,簪子“当啷”落地。

她猛地回头,见顾维桢立在门外。

惊恐瞬间退去,化作死寂灰败。

顾维桢推门入柴房。

霉味、廉价脂粉与“福寿膏”甜香弥漫。

他弯腰,拾起金簪。

簪尖锋利。

他开口:“你的舞,我看懂了。”

柳如烟被触动,身体剧震。

神经断裂,泪水涌出。

她扑通跪地,紧抓顾维桢袍角。

她泣不成声:“大人……救我……救奴家……”

喉咙嘶哑。

顾维桢任她抓。

待她平复,扶她起身:“你身上,可有‘福寿膏’残渣?”

柳如烟用力点头。

她颤抖着从衣物夹层取出油纸小包,双手奉上。

她哽咽:“这是我……偷偷藏的……他们每次……都会留下,或赏我们‘提神’……我不敢多拿,怕被发现……”

顾维桢接过小包,打开油纸。

黑褐色粉末,与贫民窟所见相似,却更粗糙,颜色有异。

他取银针、验毒药草试验。

银针不变色,寻常解毒无效。

毒性诡异。

他合拢油纸包,运转“五石验毒功”。

指尖热力微泛,隔纸捻动粉末。

片刻,眉梢蹙起。

残渣中,除“福寿膏”成分,混杂极细金属矿物颗粒。

此矿物京中舆图方志曾有记载,非中原常见,似西南边陲或海外特产。

这是标记。

区分批次、来源、效力的隐秘标记。

韩子墨背后,网络更庞大复杂。

顾维桢目光锐利,追问:“可知这些从何而来?谁炼制?”

柳如烟拭泪,眼中燃起希望。

她应道:“奴家只知扬州城内几处隐秘宅院。”

“外表寻常,守卫森严。”

“常有鬼祟戴帷帽斗笠出入。”

“夜半三更,浓郁异香飘散,比我们用的更纯。”

“嬷嬷隔日取来‘香料’,逼我们吸食。”

她颤抖:“许多姐妹被控制,神魂颠倒,离不开。”

“稍有不从,断了供应,求生不能。”

“她们用此物控制我们接客,赚取银钱。”

“也用此物拉拢富商显贵,甚至有头有脸人物。”

顾维桢怒火翻腾,面色平静。

这不只贩毒牟利,更是用毒物编织控制人心的巨网。

侵蚀官场,动摇国本。

其心可诛。

顾维桢问:“记得宅院位置?有何标记?”

柳如烟用力点头,眼中闪烁复仇与求生光芒。

她报出三西处地点:“城南剪刀巷尽头,两棵歪脖子槐树。”

“小秦淮河边,后门临水,常停乌篷船。”

她描述清晰。

顾维桢将残渣收入怀中,如同收起罪证。

他沉声:“很好。明照常行事,切莫声张。”

“不可让人看出异样。”

“若有机会,留意宅院动静,人员往来,货物进出。”

“万不可冒险。”

柳如烟望他,欲言又止。

顾维桢转身出柴房。

他声音平静:“安心等待,天会亮的。”

他步至门口,未回头:“你是个聪明姑娘,知如何保全自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