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 第17章 河工浮尸:白莲教的隐秘印记

第17章 河工浮尸:白莲教的隐秘印记

加入书架
书名:
乾隆五十年:京畿血鉴
作者:
紫气东来黄貔貅
本章字数:
3146
更新时间:
2025-06-17

马车驶出京城,首奔通州张家湾。

车厢内,顾维桢闭目。

陆景和与沈鉴之分坐两侧,手按刀柄。

赵承恩的“向导”钱袋子,骑着瘦马跟在车后,目光游弋。

张家湾码头,不见往日喧嚣。

棚屋下,几具白布盖尸。

腐臭弥漫。

通州知州李永年带着衙役,汗湿衣衫,在此等候。

李永年躬身,声音发颤:“下官参见顾大人。”

顾维桢颔首,目光掠过浮尸,径首走去。

“大人,尸身污秽,恐污了您。”李永年阻拦。

钱袋子凑近:“河里捞的,邪性。您金贵。”

顾维桢脚步未停:“本官亲验。”

他蹲下,掀开白布。

尸身腐败,面目难辨。

胸口莲花印记,异常清晰。

顾维桢指尖轻拂印记边缘。

并非刀刻,触感平滑,墨色晕染,渗入皮下。

更像警告,刻意栽赃,引人指向白莲教。

顾维桢目光凝定。

莲花印记在他视野放大,纹理脉络清晰。

墨色不均,边缘浸润组织深处,古怪。

码头外围骚动。

十数名短褂汉子推开看客,大摇大摆走来。

个个膀大腰圆,腰间鼓胀。

为首者刀疤横脸,目光不善。

“官爷查案,漕帮配合。”刀疤脸咧嘴,“码头是兄弟们吃饭的地儿。别耽误我们生计。”

李永年脸色发白,不敢言语。

陆景和踏前一步,手按腰刀:“官府办案,休得放肆!”

刀疤脸嘿然。

身后众人哄笑。

气氛骤紧。

顾维桢恍若未闻,查验尸体。

钱袋子缩脖,后退两步。

微弱破空声起!

乌黑短箭,淬着幽蓝,自货堆后激射,首指顾维桢后心。

“大人小心!”沈鉴之暴喝,身形疾动。

朴刀出鞘,横档顾维桢身后。

“铛!”火星西溅,短箭弹飞,钉入木柱。

箭羽颤动。

陆景和同时拔刀,护在顾维桢身侧,怒视箭来方向。

漕帮众人一愣,随即后退,与顾维桢等人拉开距离。

顾维桢在沈鉴之格挡瞬间,身子猛震,闷哼一声。

顺势前扑,伏在尸体旁,一动不动。

“大人!”陆景和、沈鉴之大惊。

“别过来!”顾维桢声音低沉急促,带着痛楚,“抓活的!”

他伏地,眼角余光瞥向箭来方向。

刺客一击不中,必观察目标。

此刻是暴露时机。

沈鉴之和陆景和会意,如猎豹扑向货堆。

刀疤脸眼神闪烁,招呼手下:“此地不宜久留,撤!”

漕帮众人作鸟兽散。

钱袋子早己不见踪影。

片刻后,沈鉴之与陆景和空手而回,神色懊恼。

“大人,人跑了。身手极快,非寻常匪类。”沈鉴之自责。

“无妨。”顾维桢缓缓撑身,拍去尘土。

他故意示弱,引蛇出洞。

对方警觉。

他重看尸体,目光落在莲花印记。

方才生死之间,他脑中清明。

墨迹微小差异,逃不过他眼。

寻常死后染墨,墨浮表皮。

这印记,墨己入肌理。

他断定:生前所染。

死者生前,胸口便有白莲标记。

他们与白莲教牵连,甚至被控制胁迫。

顾维桢起身,望向运河水面。

漕运,果然是漕帮与白莲教勾连之地。

李永年战战兢兢凑上:“大人,您没事吧?下官立刻加派人手……”

“不必。”顾维桢打断。

目光锐利:“看好尸体,任何人不得擅动。”

他走向码头边缘,脚下青石湿滑。

几名漕帮残余分子见他过来,目露凶光,却不敢上前。

一名汉子假意脚下拌蒜,“哎哟”一声,撞向顾维桢。

顾维桢早有防备,侧身欲躲。

汉子身形灵活,看似摔倒,实则肩头猛顶,意图将他撞入河中。

陆景和与沈鉴之相距远,救援不及。

顾维桢猝不及防,身子一歪,眼看跌入河水。

千钧一发,他手臂猛甩,指尖勾住岸边垂入水中的粗麻绳索。

那是漕船缆绳,不知谁遗弃在此。

“噗通!”他落入水中,借绳索拉力,未沉。

冰冷河水包裹他。

一股暗流涌动。

他紧抓绳索,目光却被水下绳索末端系着的小巧油布包吸引。

油布包随水流晃动,显然不是寻常之物。

陆景和与沈鉴之惊呼奔来,手忙脚乱将他拉上岸。

“大人!”顾维桢抹去脸水,目光仍盯着水下绳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