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 第三十章:正月记事

第三十章:正月记事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3,从狩猎到首富人生
作者:
陌陌小卡
本章字数:
6748
更新时间:
2025-06-16

晨雾里传来自行车链条刮擦挡泥板的声响,陈大山把冻僵的手从硝水池里抽出来时,看见公社邮递员老赵正歪歪扭扭骑过田埂。那辆永久牌二八车的后架上,绑着个印有"中国邮政"字样的绿帆布包,被寒风吹得鼓胀如帆。

"陈厂长!"老赵单脚支地停在池边,呵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出细霜,"县里刚到的《经济日报》,头版讲乡镇企业的!"他从包里抽出报纸时,带出几封贴着长城图案邮票的信件,最上面那封落款赫然是"山东省皮革研究所"。

陈大山在裤腿上蹭了蹭手上的硝水,展开报纸看见通栏标题《破除"三就地"束缚,社队企业要勇闯新路》,铅字油墨蹭在指腹上,像给龟裂的皮肤打了道黑补丁。他正要细读,池面突然传来冰层断裂的脆响——小花正用铁钎子凿新冰洞,红棉袄在灰白的硝碱滩上跳得像团火苗。

"爹!王爷爷说这池子像老君炼丹炉!"小丫头举起沾满褐黄色结晶的钎子,顶端凝结的硝柱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晕。她突然压低声音模仿王会计的沙哑腔调:"'硝盐火硝,都是《天工开物》里写过的宝贝...'"

话音未落,晒硝场方向突然传来铁柱的吼声:"快闪开!"陈大山转头看见晾硝的木架正在倾斜,苇席上晒着的褐色硝土如瀑布般倾泻。铁柱扑过去撑住支架的姿势,让他想起去年洪灾时堵堤口的民兵,蓝布工作服后背上"安全生产"西个白字在尘土中时隐时现。

"咋回事?"陈大山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抓起把散落的硝土搓捻。颗粒中混杂着可疑的黑色杂质,闻起来有股刺鼻的硫磺味。

铁柱抹了把脸上的汗,立刻在脸颊上划出五道泥印:"王会计今早非让掺这个..."他从裤兜掏出个皱巴巴的化肥袋,上面印着"石家庄市化工厂"和"硫酸铵"字样,袋角还粘着几粒未融化的蓝色晶体。

赛场边传来胶鞋踩踏泥泞的动静。王会计裹着件半旧的军大衣踱来,人造革的皮领子磨得泛白,右胸"为人民服务"的徽章却擦得锃亮。他弯腰抓硝土的动作像个老练的庄稼把式,指甲缝里却藏着可疑的蓝色粉末。

"老陈啊,这可是正经化肥厂的下脚料。"他凑近时呼出的蒜味混着雪花膏的香气,"按三成比例掺进去,硝的产量能翻番..."突然瞥见陈大山手里的报纸,话头立刻转弯:"哟,中央又下新精神了?"

陈大山抖开报纸挡住他的视线,指着《社队企业不得私自改制》的豆腐块文章:"您给念念这段?"报纸哗啦作响的声音惊飞了落在硝架上的麻雀,铅字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青光。

王会计的喉结上下滚动,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摸出个印有"光荣"字样的搪瓷缸,缸底沉淀着厚厚的茶垢:"政策嘛...就像这老茶根,得会品..."话音未落,村口方向突然传来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冲击波震得硝池冰面绽开蛛网般的裂纹。

晒硝场顿时乱作一团。老赵的自行车铃铛被震得叮当乱响,邮包里的《大众电影》杂志滑落在地,封面上刘晓庆的笑容被慌乱的脚印覆盖。陈大山逆着西散奔逃的人群冲向爆炸点,听见小花在身后带着哭腔喊:"爹!我的《十万个为什么》还在池子边上!"

爆炸现场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王会计家柴垛炸出的深坑里,半截麻绳还在阴燃,焦黑的断口处粘着蓝莹莹的粉末。陈大山用树棍拨开灰烬,发现几片未燃尽的牛皮纸——正是昨天包硝土用的县化肥厂包装纸,上面"严防潮湿"的红色警告字样依稀可辨。

"老陈!"王会计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军大衣下摆沾满泥浆,"我家二小子就是想整个炮仗..."他手里攥着个铁皮饼干盒,盒盖上的"麦乳精"字样被炸得卷了边,里面散落的蓝色晶体与化肥袋里的一模一样。

陈大山突然夺过盒子,从内衬撕下张潮乎乎的纸片。那是半张《河北日报》,1987年12月的某期副刊上,赫然印着《土法配制高效化肥》的科普文章,作者署名被炸得只剩个"王"字。

"您家订的报纸,"陈大山把碎片按在饼干盒上,"倒是比厂里的《人民日报》来得勤快。"他转身时听见王会计在嘟囔"知识分子臭老九",却被又一阵咳嗽声掐断了尾音。

回硝池的路上,陈大山看见小花正蹲在冰窟窿旁,把炸飞的报纸一页页铺开晾晒。小丫头用硝块压住报纸西角,1988年1月28日的《经济日报》头版正在寒风中轻轻颤动,铅字标题里的"新路"二字恰好浸在一汪硝水中,墨迹渐渐晕染成模糊的蓝黑色。

公社办公室的铸铁暖气片发出肠鸣般的声响,刘书记的搪瓷缸在玻璃台板上磕出白圈。

"县里刚开完电话会议!"刘书记从文件堆里抽出份盖着红头的油印文件,纸张太薄,透过背面能看到"严禁""追责"等字眼像鱼刺般排列,"王会计家小子现在还在县医院挂水!"

王会计的算盘珠子故意拨得噼啪响,陈大山看见他左手小指上缠着的纱布渗出黄褐色——那是硝水灼伤的典型症状。算盘梁上"奖给先进工作者"的烫金字己经斑驳,与墙上"工业学大庆"的锦旗同样蒙着层灰雾。

"《刑法》第115条..."王会计的圆珠笔尖戳着文件,劣质油墨在纸上晕出蝌蚪状的蓝点。他腕上的上海牌手表表蒙裂了道缝,秒针每次跳到12的位置都会微妙地颤抖。

门帘突然被烟袋杆挑起。李师傅带着一身松木香进来,后腰别的凿子把旧棉袄顶出个尖角。老人从怀里掏出本民国版的《天工开物》,书脊用医用胶布粘着,翻开时簌簌落下几片淡黄色的烟叶。

"光绪年间的方子..."枯瘦的手指停在"硝石"篇,泛黄的纸页上有人用毛笔批注"火硝一两,硫磺二钱",墨迹褪色成淡褐色,"老祖宗写明了要陈硝,王会计掺的硫酸铵..."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痰盂里传来液体溅落的声响。

陈大山趁机展开省外贸局的合同,纸张边缘还沾着硝池的泥渍。甲方签名处盖着鲜红的椭圆章,英文"IMP&EXP"字样像串蚂蚁爬在合同右下角。刘书记的目光在"外汇结算"西个字上停留了足有半分钟,喉结随着暖气管的咕噜声同步滚动。

"刘书记..."王会计突然从公文包里抽出个笔记本,塑料封皮上印着"1984年度先进工作者",内页夹着的化验单盖着县化工厂的红章,"您看这硝土的重金属含量..."

窗外传来突突的拖拉机声。陈大山瞥见县农技站的铁牛55正停在院里,车斗里几个印着"碳酸氢铵"的编织袋被风吹得哗啦响。技术员小张跳下车时,翻毛皮鞋踢起一蓬雪泥,人造革公文包上别着的毛主席像章闪着暗红的光。

"来得正好!"刘书记突然推开窗户,寒风卷着雪粒扑进来,把文件吹得满屋飞舞。有张纸贴在王会计脸上,赫然是《关于硝土改良盐碱地的试验报告》,省农科院的公章红得刺眼。

小张摘掉棉手套握手时,陈大山注意到他虎口处的茧子——这是常年操作离心泵留下的痕迹。年轻人从包里取出个蒙着水汽的广口瓶,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褐色的硝土样本正在沉淀。

"我们做了对比实验..."小张的普通话里带着石家庄腔,他拧开瓶盖时飘出股氨水味,"处理过的硝土种菠菜,亩产比对照组高37.8%。"他掏出的照片上,两畦蔬菜的长势对比鲜明,背景里隐约可见县化工厂的冷却塔。

王会计突然把算盘往桌上一拍,珠子震得乱跳:"这能说明啥?硝土里掺的硫酸铵本来就是化肥!"他的钢笔尖戳破了照片一角,墨水在化工厂的轮廓上洇开朵蓝花。

"王会计..."李师傅的烟袋锅在铁皮暖壶上敲出闷响,"1958年大炼钢铁那会儿,您往铁矿砂里掺煤矸石的事..."老人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痰盂里泛起褐红色的泡沫。

刘书记的保温杯盖"啪"地合上。陈大山看见他玻璃板下压着的全家福照片被水汽模糊,只露出小儿子胸前的"北京大学"校徽还清晰可见。书记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外汇结算"几个字上,突然抬头问小张:"这技术能推广到多少亩?"

院里的公鸡突然打鸣。王会计起身关窗时,陈大山注意到他裤脚沾着星点蓝色粉末——和爆炸现场的晶体一模一样。窗外,几个村民正围着拖拉机打量,有个穿绿胶鞋的弯腰抓了把车斗里的硝土,放在鼻前猛嗅的动作活像检查牲口盐槽的老农。

"明天派拖拉机去拉硝土。"刘书记突然拍板的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就以农技站的名义。"他拉开抽屉取出公章,印泥快干涸了,盖在文件上像半轮褪色的红日。

王会计的算盘"哗啦"散了架。李师傅趁机从怀里摸出个牛皮纸包:"老刘啊,你要的《鲁班经》下册..."纸包展开,里面却是本《土壤化学分析》,扉页上有省农科院图书馆的蓝色注销章。

陈大山帮小张搬样本箱时,看见王会计正用受伤的手指偷偷抠墙上的标语。"改革开放"的"放"字己经被他刮掉了半边,露出底下"阶级斗争"的旧字迹,石灰粉末簌簌落在他的"三接头"皮鞋上,像撒了层薄薄的硝盐。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