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李逸每日像个撒欢的小野马,在皇宫里到处乱窜,尤其偏爱往御膳房跑,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虽说这孩子在美食上确实有天赋,可一个皇子成天这样玩闹,终究不是个事儿,大臣们在底下也开始有些闲言碎语了。
这日早朝,李世民刚端坐在龙椅上,就有大臣出列奏道:“陛下,八皇子聪慧可爱,然每日嬉戏无度,常流连于御膳房,恐荒废学业,还望陛下为八皇子择良师,授其学识,以正皇子之仪。”
李世民微微点头,心中己有了主意。下了早朝,他便派人将李逸召至御书房。
李逸一路蹦蹦跳跳地来了,一进书房,瞧见李世民一脸严肃,心里“咯噔”一下,顿时收起了笑容,规规矩矩地行了礼:“父皇,您找儿臣何事呀?”
李世民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逸儿,你也不小了,成天只想着做美食可不行。如今大臣们都进谏,说你该好好读书学习,增长学识。朕思来想去,决定送你去崇文馆,跟着一众学子一同学习。”
李逸一听,小嘴立马撅得老高,像个小苦瓜似的说道:“父皇,儿臣不想去嘛。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哪有做美食有趣呀。”
李世民板起脸,佯装生气道:“不行!身为皇子,当有学识涵养,怎能只沉迷于美食?明便去崇文馆报道,好好念书。”
李逸见父皇态度坚决,知道拗不过,只好耷拉着脑袋应下:“好吧,儿臣遵旨。”
第二日,李逸极不情愿地被太监领到了崇文馆。一进馆,他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好奇地东张西望。崇文馆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一排排书架上摆满了竹简和书卷。
馆内的学子们瞧见李逸,纷纷围了过来。“哟,这不是八皇子嘛,听闻八皇子厨艺了得,今日怎有空来我们崇文馆呀?”一个身着青衫的学子打趣道。
李逸白了他一眼,哼道:“父皇让本皇子来学习的,你们可别小瞧我,等本皇子学好了,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文武双全。”
这时,崇文馆的学究走了进来,他身着宽大的儒袍,头戴黑色幞头,手持戒尺,一脸威严:“都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
李逸找了个空位坐下,可心思压根不在课堂上。他看着窗外的小鸟,脑海里想着新的美食创意。学究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论语》,李逸却忍不住小声嘀咕:“这《论语》要是能变成好吃的,那该多好。”
突然,学究大喝一声:“八皇子,你来回答为师的问题,‘学而不思则罔’作何解?”
李逸被这一嗓子吓得一哆嗦,慌忙站起来,眼珠子一转,说道:“学究大人,儿臣觉得吧,这句话就好比做美食,光知道把食材一股脑儿扔锅里煮,不思考怎么搭配,怎么调味,那做出来的肯定不好吃。学习也是一样,光读书不思考,就跟不会做菜的厨子一样,啥都白搭。”
此言一出,引得学子们哄堂大笑。学究气得吹胡子瞪眼,用戒尺狠狠敲了敲桌子:“八皇子,休得胡言乱语,此乃圣人之言,岂容你这般曲解!”
李逸吐了吐舌头,小声嘟囔:“本来就是嘛,道理都是相通的。”
好不容易熬到课间休息,李逸灵机一动,对身边的学子们说:“你们想不想尝尝本皇子做的新奇美食?”
学子们一听,顿时来了兴致:“真的吗?八皇子快做给我们尝尝。”
李逸跑到崇文馆的小厨房,翻找出一些简单的食材。他把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擀成薄片,又从怀里掏出一些自己偷偷带来的香料,撒在上面,卷起来切成小段,放进油锅里炸。不一会儿,一个个金黄酥脆的小面卷就出锅了。
学子们尝了,纷纷竖起大拇指:“八皇子,这也太好吃了,您不仅厨艺好,还会就地取材,厉害厉害!”
李逸得意地笑了起来:“那当然,等本皇子学好知识,以后做出的美食肯定更厉害!”
就这样,李逸在崇文馆开启了一边学习,一边琢磨美食的奇妙生活,时不时还闹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趣事,给这严肃的崇文馆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