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一点半时,恭贺新喜的人陆续都到场了,两个小时以前还空空荡荡的二十几张桌子,此时己经座无虚席了,到处人声鼎沸,闹哄哄的。坐在最前面的那三桌大都是主家和亲家的亲戚们,而随喜的人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低头玩手机,有的在东张西望,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心愿:“我们饿了,快点开始婚宴。”见怪不怪的他们对于千篇一律婚礼场面早己司空见惯了,没有几个人在意婚礼程序,他们只是来还人情,随上二百元钱吃顿饭而己了。
当音乐声起,体态苗条的新娘穿着一身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白色婚纱搀扶着西装革履的父亲表情严肃地缓缓走入婚礼现场时,台下的很多人还是在继续我行我素地聊天痴糖,他们对这种看似庄重的场面视而不见,久经婚礼现场的人们己经不再关注婚礼的具体内容了。
人们窃窃私语地聊着天,说着一些空洞的面子话。操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男婚礼主持人不得不拿着话筒维持着秩序。
“亲爱的来宾请大家静一下!请大家静一下!让我们一起见证新郎新娘这个庄严而喜庆的高光时刻!”男主持人浑厚的嗓音让普通话更加好听,“让我们拭目以待新郎新娘交换戒指!”
音乐再次响起,台下寂静了片刻后又恢复了嘈杂的状态。
“哎,这种婚礼没啥意思,也就是收收以前他们随出去的份子钱罢了。”赵萍摇了摇头感慨道,“这个时刻也就是主人家以及他们的亲属们在聚精会神地关注着。”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的仪式感。”周娜娜小声说道,“不办婚礼吧怕别人笑话,办婚礼呢,大多数也就这样,习俗的问题。”
“我结婚时也是这样,涂着厚厚的粉底,画着与平时不一样的浓妆J几乎面目全非,因为疲劳而晕晕乎乎地站在台上在婚礼主持的指导下无奈地走着婚礼程序。我从内心不喜欢这些所谓的习俗,但又不得不加入这些习俗。”
“面子问题一首这样代代流传着,在这个面子高于一切的时代,就是再普通的父母在孩子结婚时也会风光一回,在台上怀着激动的心情隆重的发言一次。”赵萍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然后呢?”周娜娜自闻自答道,“然后又都归于平凡,再到生孩子摆满月酒时,随礼的也就只剩下亲戚了。”
“你说的真对,虽然你没结婚,但总结的很正确呢。”赵萍称赞道。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周娜娜调侃道。
“哈哈……”赵萍向她伸出了大拇指,“精辟!”
“你发现没有,婚礼上的多数菜都是预制菜,千篇一律的难吃,只要是有双鸡双鱼和肉丸子就行。鸡是整只的烧鸡,肘子是整只的肘子,姿势保持的好看,但不易下口,谁想吃谁先拆卸。总而言之,婚宴菜没有几个好吃的,都是应付公事而己。”周娜娜指了指巍然屹立在盘中的烧鸡说道。
“不然呢!”赵萍说道,“整鸡整鱼的寓意好,也就是图个好彩头。香烟被抽烟的人趁人不注意装到了自己口袋里,每桌两瓶的喜酒被爱喝酒人喝完后一般不再补充,但也有个例例外。一场婚宴下来,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你会被众生相所惊呆,但这就是人性。”
“嘻嘻,你说得还很有哲理呢。”赵萍说着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咱们怎么也得吃回五十元的菜吧。”
“嘻嘻。”赵萍笑了,“不吃白不吃,我们开吃。”
婚宴就是这样,一桌子人多数不认识的人在一起吃喝,各自吃完喝完后,抹抹嘴巴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