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 第39章 舆论造势

第39章 舆论造势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太子反杀:这史书我说了算
作者:
胡说六道
本章字数:
4334
更新时间:
2025-05-30

长安城,马周己带着数十车竹简典籍,率领东宫属官首奔长安各大书院。这些竹简上,密密麻麻记载着李承乾训练新军的成果、新式兵器图谱,以及边疆百姓饱受吐蕃侵扰的血泪实录。

"太子殿下说了,这些不是机密,是要让全天下人都看的东西!"马周站在弘文馆门前,高声对阻拦的守卫说道。他手中的玄铁令牌在晨光下熠熠生辉,那是李承乾亲赐的"监国令",见令牌如见太子。

弘文馆内,白发苍苍的山长王伯通拍案而起:"荒谬!太子私自练兵本就不合规矩,如今还要将这些东西宣扬出去?这是要动摇国本!"

然而,当他翻开记载着吐蕃烧杀抢掠的卷宗时,手却忍不住颤抖起来——上面不仅有文字描述,还有边关百姓残破家园的绘图,孩童的尸体横陈在雪地中的画面触目惊心。

与此同时,崇仁坊的酒肆内,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正高声朗诵:"诸君可知,太子殿下训练新军,乃是为了守护我大唐子民!河西之地,百姓年年遭吐蕃劫掠,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的声音悲愤激昂,引来众人围听。这书生正是东宫暗中安排的文人,手中拿着的,正是马周散发的《平戎策》简本。

"可听说太子是为了谋反才练兵的!"人群中突然有人喊道。话音未落,另一位书生站了出来,展开一卷文书:"此言差矣!这是太子殿下呈给陛下的《新军制疏》,里面写得明明白白,粮草取自抄没士族的私田,兵器改良皆是为了抵御外敌!"

魏王府中,李泰脸色阴沉地听着手下汇报。"殿下,长安百姓都在议论太子练兵是为了保家卫国,那些文人......"黑衣人话未说完,李泰便将茶盏狠狠砸在地上:"立刻让你们收买的人加大力度!就说太子此举是穷兵黩武,会让百姓生灵涂炭!"

太极殿上,褚遂良再次上书弹劾:"陛下,太子放任手下在民间宣扬新政,蛊惑人心,实乃大患!"

李世民却没有立刻表态,他想起三日前在演武场看到的场景,那些新兵的骁勇和新式兵器的威力,确实让他震撼。

此时,李承乾不慌不忙地出列,呈上一叠奏章:"父皇,这些是河西、陇右百姓联名上书,恳请朝廷加强军备。"他展开其中一封,声音沉重,"这位老妇人在信中说,她的儿子去年被吐蕃人掳走,至今生死未卜......"

退朝后,李承乾亲自来到崇仁坊。他身着便服,头戴斗笠,混入人群中。此时,一位说书人正在讲述"太子怒斩吐蕃使者"的故事:"那太子殿下,单枪匹马闯入吐蕃营帐,将和亲文书撕成碎片,大喝一声:我大唐女儿,岂会嫁给蛮夷......"

李承乾嘴角微微上扬,正要离开,却听见角落里有人冷笑:"不过是太子自导自演的戏码,为的就是给自己谋权!"他眼神一凛,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绸缎的年轻男子正翘着二郎腿,身边簇拥着几个随从。

"阁下何出此言?"李承乾拨开人群,缓步上前。那男子上下打量着他,嗤笑道:"太子练兵,劳民伤财,分明是想拥兵自重!"话音未落,李承乾突然掏出怀中的《平戎策》,甩在桌上:"你可知,这上面每一条计策,都是为了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你可知,河西百姓为了支持新军,自发捐粮捐物?"

周围百姓纷纷围拢过来,李承乾环顾西周,高声说道:"我李承乾练兵,不为别的,就为了让大唐的百姓能睡个安稳觉,让我们的子女不再被掳走,让我们的家园不再被烧毁!"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说得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那男子见势不妙,想要溜走,却被几个百姓拦住。李承乾冷冷地看着他:"回去告诉李泰,用这种下作手段,动摇不了民心!"

当晚,东宫书房内,李承乾看着马周送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这几日舆论造势的成果。"殿下,长安各大书院己有半数山长表示支持新政,还有不少文人主动撰写文章,称赞太子练兵之举。"马周兴奋地说道。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落在案头的《贞观律》上:"光靠这些还不够。明日,让国子监的学子们走上街头,宣讲新政。再找些工匠,把新式兵器的模型做出来,摆在朱雀大街上展示。"他握紧拳头,"我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这新政,是为了大唐的万世基业!"

然而,就在舆论逐渐倒向李承乾时,一封匿名信却悄然送到了李世民手中。信中言之凿凿,称李承乾在训练新军时,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意图不轨。李世民看着信,眉头越皱越紧。谁也不知道这位千古一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对于李泰更是一次次的放纵,对于李承乾的种种行为,也是视若无睹。

此时,长孙皇后走进书房,看到皇帝手中的信,心中一紧:"陛下,这信......"李世民叹了口气:"皇后,你说,乾儿他真的......"长孙皇后摇了摇头:"陛下,乾儿的性子,臣妾最清楚。他虽行事激进,但心中装的是大唐百姓。"

与此同时,李承乾也得知了匿名信的事。他冷笑一声:"李泰,你还真是不择手段!"他转身对武媚娘说道:"传本太子令,让李靖将军送来边疆战报,详细说明新军在抵御吐蕃骚扰时的表现。再准备一份奏章,明日早朝,我要当面向父皇解释!"

深夜,长安城的灯火渐次熄灭。李承乾站在东宫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的星空。他知道,舆论之战虽然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更大的问题还在后面。突然,武媚娘匆匆赶来:"殿下,李泰邀请您参加三日后的皇家狩猎,说是为了缓和兄弟关系......"

李承乾眼神一寒,握紧腰间的佩刀:"缓和关系?怕是一场鸿门宴!告诉李泰,本太子准时赴约。"

他望向魏王府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正好,本太子也想会会,他在狩猎场上,能耍出什么花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