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在IUC里,我和丈夫守在门口,只隔着一道门。我紧盯着门,一有动静就站起来查看,生怕错过弟弟的任何消息。门外的灯光微弱,映照在我们焦急的脸庞上,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偶尔传来远处的救护车鸣笛声,更让人感到心神不宁。丈夫的手紧紧握着我的肩膀,我能感受到他手心的汗水和内心的焦虑。
到凌晨一点多,医生又一次喊话我们让我们到谈话间。谈话间里灯光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医生神情严肃但眼神中透出一丝安慰,告诉我们,脑积水手术很成功,手术过程中孩子的生命体征一首很稳定,医生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因县里的设备资源问题,孩子也比较小,建议转到市医院继续接受治疗,那里有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更专业的医护团队,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护理。
我们非常焦急,县里的何医生也表示会帮我们想办法,尝试联系省医院。突然想到姑姐的丈夫也是学医的,老公立即联系了他,商量下一步的行动。姑姐夫接到电话后,马上开始帮我们找同学朋友,最终通过一个同事联系到了省人民医院的李教授。李教授是一位资深专家,曾多次获得国内奖项。他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多个学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他多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他的论文常被引用,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李教授还积极参与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为学术界输送了大量人才。他的专业能力和人品都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而县里的何医生也帮我们联系到了一位医生,令人高兴的是,他们联系到的正是同一位李教授。李教授在接到我们的求助后,迅速安排了详细的检查和治疗方案,要求我们尽快赶到省人民医院,为孩子做进一步的诊治。他们是我们一家人的贵人,他们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温暖。
天亮在即,我们需要尽快前往省人民医院,大约需要2小时车程。孩子刚做完脑积水手术,己经很虚弱,紧接着还要进行开颅手术,生命危在旦夕,无法支撑这么久。经过何医生团队的商讨,决定拨打省人民医院的救护车电话,要求配备呼吸机和医生前来接应。确定方案后,我们立即做好准备,等待省人民医院救护车的到来。
孩子还在手术室,我们暂时无法见到他。手术室的门紧闭,白色的墙壁和消毒水的气味让人感到紧张。不过,护士会定期告知我们他的情况,还算稳定,这让我们稍感安慰。护士每次走进来时,我们都会紧张地望向她,期待听到好消息。我和丈夫就在ICU门口,互相依靠,互相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