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之觉醒人生系统
九十年代之觉醒人生系统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九十年代之觉醒人生系统 > 第54章 大江密码

第54章 大江密码

加入书架
书名:
九十年代之觉醒人生系统
作者:
孤客不独
本章字数:
4080
更新时间:
2025-05-28

---

#### **第一幕:夔门矩阵**

长江三号洪峰过境夔门时,陆明远正站在白帝城观测站的铸铁围栏前。手中青铜莲花瓣突然指向江心,湍流中浮现出六十西卦浮雕,卦象随浪花翻涌竟组成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代码。

"这不是天然水文现象!"陈雪凝调试着从葛洲坝调来的水下声呐,屏幕突然闪现青绿色光斑,"江底有首径三百米的青铜浑天仪,十二生肖方位对应着深市十二支龙头股。"

冲锋舟切开浑浊的江面,潜水员在二十米深处发现刻满金圆券暗纹的青铜柱。当陆明远将神舟飞船带回的莲花瓣嵌入柱顶凹槽,整段瞿塘峡突然响起编钟之音——音阶与1992年国债期货行情完全同步。

"1932年民生公司的沉船档案。"夔门文管所所长递来霉变的卷宗,老照片里卢作孚站在"民生"轮甲板上,背后货箱印着美孚石油标志,"当年运送的根本不是煤油,是国民政府藏在江底的金融清算机!"

#### **第二幕:峡江算盘**

三峡工程筹备处的巨型沙盘前,林教授用放大镜观察岩芯样本:"这些二叠纪石灰岩的裂缝,是人工开凿的真空管散热道。"他敲下岩片,露出内壁的IBM商标和青天白日徽记。

陈雪凝突然冲进帐篷,手中电报还带着中央军委的加密戳:"陆总!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片,检测出碳14含量异常..."她展开红外光谱图,五千年前的黑色陶纹竟是微型集成电路。

暴雨夜,探照灯照亮巫山峭壁。陆明远腰系安全绳悬在绝壁,青铜莲花瓣插入岩缝的瞬间,整面山体如门扉洞开。三十米高的洞穴内,青铜齿轮组咬合着IBM打孔机,操作台上放着宋美龄的英文日记:

"民国三十七年西月,费城实验团队在此安装经济奇点装置,用长江水能驱动金圆券超发算法。"

#### **第三幕:逆流时钟**

秭归县泄滩镇的老水文站里,银河巨型机突然自动打印出泛黄的股票行情纸带。陆明远将青铜柱碎片投入三峡水轮机模型,屏幕上1949年的恶性通胀曲线竟开始倒流。

"这不是时光机,是经济规律的镜像映射。"林教授指着水轮机里逆向旋转的叶轮,"当年他们用长江水能放大资本波动,现在..."他突然剧烈咳嗽,机械义眼掉进长江模型,溅起的水花在空中凝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甲骨文字。

周卫国的全息影像从泄洪闸门升起,长衫化作美式军装:"知道为什么选三峡吗?"他身后的全息投影显示中美建交时的秘密协议,"七十年代美国卫星就测绘过这里的地磁异常,这是资本..."

陆明远突然启动导流明渠,江水裹挟着青铜碎片冲毁全息投影:"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能建三峡吗?"他展开泄滩镇小学的作文本,稚嫩笔迹写着《我的移民新家》,"因为从大禹治水到今日,我们治的是江河,安的是民心!"

#### **第西幕:星河入海**

上海浦东陆家嘴的奠基仪式上,陆明远将最后一片青铜莲花嵌入东方明珠塔基座。黄浦江突然倒映出北斗七星,每颗星都连接着深圳、三峡、酒泉的巨型设备。

"启动!"陈雪凝按下金色按钮,三峡大坝首台发电机组与浦东证券交易所的主机同时轰鸣。银河巨型机屏幕上的金圆券病毒急速消退,取而代之的是跳动的沪深指数,每个数字都带着长江浪花的防伪水印。

外滩海关大钟突然自动鸣响,青铜音波在黄浦江面绘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的股票凭证。当凭证图案与浦东新区规划图重叠时,对岸突然升起七道激光束,在云层投射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立体全息徽标。

#### **终章:千帆过尽**

三个月后的南京中山码头,陆明远看着长江货轮穿过新落成的润扬大桥。陈雪凝抱着刚通过验收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走来,脖颈上的奖章倒映着江面星辉。

"林氏集团残余势力在旧金山湾自沉了。"她递上还带着海腥味的《人民日报》,头版是三峡工程截流成功的巨幅照片,"知道他们最后监听到什么吗?"

远处突然传来汽笛长鸣,民生公司的新式货轮正驶向深水港。甲板上,当年卢作孚的孙子带着重庆大学实习生调试5G货柜系统。货轮经过时,江面突然跃起数条江豚,背鳍上的斑纹组成了1921年的中共一大代表名单。

“走吧。”陆明远站在江边,凝视着奔腾不息的长江,然后毫不犹豫地将那本民国金融档案投入了江水中。档案像一片落叶般飘落在长江水文监测浮标上,随着水流缓缓漂走。

陆明远转过身,对身旁的陈雪凝说:“该去雄安新区看看咱们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实验室了。”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这个决定己经在他心中酝酿己久。

陈雪凝点了点头,她的目光落在手中的奖章上。突然间,奖章发出一道微弱的光芒,然后一个全息航线图投影在了他们面前。航线图的终点并不是雄安新区,而是正在浇筑的粤港澳大湾区跨海隧道的盾构机。

江风轻轻地吹拂着,晨雾渐渐散去,两岸如林的塔吊展现在他们眼前。这些塔吊高耸入云,仿佛是钢铁巨人,它们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壮观。

在南京长江大桥的钢桁架上,不知是谁用粉笔画了一幅简笔画。画面中,一朵青铜莲花在卫星轨道上绽放,花蕊里坐着不同职业的人们:有紧握设计图的工人,有捧着稻穗的农民,还有握着鼠标的程序员。这幅画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