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同刘洽一同在营寨等候,时过正午,依旧未见翟崇晖带兵前来。
李适心里纳闷,自言自语道。
『翟崇晖是得到什么消息了?』
『陛下绕道而来,他又怎会知道?翟崇晖率军骚扰营寨,并非固定时间,我们暂且再等一等。』
『也只好如此。西柱,你带几个人前去打探一下。从东绕道,莫要走正路。』
『末将领命!』
说罢,西柱领着几人从东门而出。
又过了一柱香的时间,西柱从东门而回。
不等西柱开口,李适急忙问道。
『什么情况,叛军有没有动静?』
西柱喘了口气,道。
『敌人出发了,再过一刻,想必就到了。』
李适攥紧拳头,暗暗说了一个『好』字,随即从韦绶那里要来鸟铳。
上药装弹后,李适让刘洽率军五千,列阵于营寨前,引诱叛军冲锋。
果然,一刻钟后,前方出现一队人马。为首之人面带刀疤,手提长枪,正是翟崇晖。
翟崇晖看着远处刘洽,正在派兵布阵,笑道。
『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刘洽这厮竟然敢在寨外列阵。哼,将士们,随我杀过去,活捉刘洽,首取宋州。』
翟崇晖想要趁着刘洽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当即率领大军冲锋。
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
翟崇晖率军还没有冲到刘洽阵前,毒弹己经相继爆炸。
巨大的声响,此起彼伏,浓烟滚滚,哀嚎不断。
翟崇晖大惊失色,回头看去,只见士卒己经倒下大半。
正在翟崇晖迟疑之时,李适下令全军冲锋。
刘洽一马当先,身后将士也都紧跟其后,杀声震天。
左右两侧的伏兵,在听到爆炸声后,也都一齐杀出,把叛军后路截断。
本来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此刻变成了单方面屠杀。
翟崇晖率军几十人左右冲突,还想要冲出重围,逃回襄邑。
远处的李适看的清楚,举起鸟铳就是一枪。
嘭……
翟崇晖应声倒地。周围几十人也尽数被无情斩杀。
战斗不过半个时辰,一万五千人叛军,全军覆没,没留下一个活口。
刘洽被眼前一幕惊得目瞪口呆,向李适问道。
『陛下,您这是什么武器?竟有如此威力,末将身经百战,却从未见过。』
李适笑了笑,道。
『高科技武器!』
『高科技?什么是高科技?』
『算了,给你说了也不懂,你就就把它当做一种新式武器吧。』
『此高科技武器是从何而来?』
李适瞥了一眼刘洽,心想这能告诉你吗?当即回答道。
『朕乃天子,此此武器自当是天授于朕。以后只要是敢反叛大唐,都是这等下场!』
刘洽自知说错了话,急忙应承道。
『陛下所言极是。陛下有如此神器,何愁不能平定叛贼。』
李适听后哈哈一笑,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场外,其余的人随他一同赶往襄邑县城。
走在路上,还没有到达襄邑,就有人来报,说李愿率军己经拿下襄邑县城。
李适听后大喜,随后放缓了行军速度。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大军才来到襄邑县城。
此时,李愿己到城外迎接,并把数十名叛将押至两旁,听凭李适发落。
李适简单看了几眼,并没有多说,只留下一个『杀』字,便进入城中。
待众人来到府衙,李适坐在堂上,道。
『韦绶,给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镇海节度使韩滉写信,告诉他们汴河航运己经打通。让他们以后把收缴的赋税,从此航道运往京城。』
『微臣明白。』
『李愿,休整军队,今天先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日再做打算。通知王三狗,让他把粮草辎重带至城内安放。』
『还有,告知浑瑊,运送毒弹时,切不可触水,若遇雨雪天气,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
『末将明白!』
李适闭目沉思一阵,道。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好好休息。刘洽,你留下,朕有话说。』
众人退后,李适让人准备好饭菜。
李适与刘洽对桌而坐。
刘洽疑惑的看了看李适,问道。
『陛下让末将留下,不知有何吩咐?』
李适并未立即回话,只是端起酒杯,示意刘洽喝酒。
刘洽则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李适才缓缓问道。
『刘将军是哪里人士?』
『末将是滑州匡城人〈今河南省长垣县〉。』
『作何起家?』
『末将刚开始只是一员小吏,后来参军入伍,在李勉李大人提携下,才得以有今日。』
『这么说,李勉对你还有知遇之恩喽?』
『确实如此!』
『李勉平叛不利,导致汴州失陷。朕打算免了他的汴宋节度使,让他去宋州做个刺史如何?』
刘洽先是一愣,随即看了一眼李适。
刘洽原本为宋州刺史,后升为宣武节度使,宋州一首是他的控制区域。
『刘将军是有异议?』
『末将不敢。李大人能力出众,小小宋州自然不在话下。只是末将……』
『刘将军深耕宋州多年,深得人心,朕实在是不放心。朕怕刘将军以后像李希烈一样……』
刘洽急忙下跪道。
『末将就算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有二心。请陛下明鉴!』
李适上前扶起刘洽,笑道。
『将军不必多虑,朕只是随口一说。』
刘洽起身道。
『陛下心有大志,末将明白。末将听凭陛下调遣。』
『怪不得你是名将,觉悟就是高。宣武军你还替朕带。只是政务之事,刘将军就不必操心了。军饷粮草,朕一分不少你的。』
『还有一点,叛军既然己经平定,就把新招募的三千新兵都放回去吧。想必这些人,都是被你抓来的壮丁。以后再不许私自招募士卒。』
『末将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