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适:踏平藩镇,再造大唐帝国
李适:踏平藩镇,再造大唐帝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李适:踏平藩镇,再造大唐帝国 > 第43章 汴州告急

第43章 汴州告急

加入书架
书名:
李适:踏平藩镇,再造大唐帝国
作者:
啤特果
本章字数:
4858
更新时间:
2025-05-27

古时历代王朝,但凡权利交割之际,先掌兵权,只要兵权握在手中,其他的事情就好办。

李适自然懂的这个道理,所以穿越来到唐朝后,通过各种人事任命,制度改革,来达到控制军队的目的,只有军队在他自己手里,他才放心。

早膳用罢,李适派人把陆贽,萧复,杜佑,卢岳,徐冲一众人叫来。

李适问道。

『现在淮西,河南的战况怎么样了?』

陆贽神色慌张,道。

『微臣正要向陛下报告此事。微臣刚得到急报,李希烈在攻破襄城后,趁势攻下汝州,郑州,现在大军围困汴州。汧国公,汴宋节度使李勉据守汴州城,紧急遣使请求援军。』

李适听后,脸色突然难看,随即怒道。

『大胆李希烈,真是不识好歹,朕好意给他台阶下,他还得寸进尺,连夺朕数城,朕誓要诛杀此贼。』

一番痛骂之后,李适又问道。

『哥舒曜和刘德信现在何处?』

陆贽答道。

『襄城和汝州陷落后,二人均己退守东都洛阳!』

当初,哥舒曜屯兵襄城,李希烈亲自率三万大军从许州出发,围困哥舒曜于襄城。

此时,李勉就曾建议唐德宗说,贼兵尽出围困襄城,许州必然空虚,如果让刘德信率领的神策军联合自己的汴军,一起攻打许州,李希烈一定会回军救援许州。

这样一来,襄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但糊涂蛋唐德宗并没有采纳李勉的建议,而是让神策军将领刘德信和汴军将领唐汉臣率军救援襄城。

结果,二人在途中,中了李希烈的埋伏,损兵大半。

当初唐德宗如果采纳李勉的建议,淮西战场也就不会是今天这个局面。

说到底,还是这位废柴皇帝指挥有误。

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李适穿越之前,他没有办法改变。

他也理解现在的局面,并不是某个将领造成的。

李适叹了口气,暗骂一阵糊涂蛋唐德宗后,接着问道。

『现在,东都洛阳有多少兵力?』

陆贽答道。

『可能有八千多人。』

李适随即下令道。

『传朕旨意,让哥舒曜暂时统领洛阳兵马,引兵袭扰郑州,缓解汴州压力。』

萧复这时出来劝阻道。

『陛下万万不可冲动行事。叛军现今连破数城,兵锋甚盛,且拥兵八万有余,这时派哥舒曜出城,无疑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微臣以为,不如让其固守洛阳,以防贼兵反攻洛阳。如若洛阳再陷落,则京城危矣。』

李适不听,道。

『让其袭扰叛军,不是让他们给叛军死磕。打不过,就让他们退回洛阳,用意是让他们拖延一下敌军。就这么决定了,你们不必再说。』

众人只得领旨。

李适接着又道。

『徐冲,你们赶快安排人手,打造器械盔甲,尤其是火器,把毒弹批量生产,这几天,先弄出五百枚来。卢岳,你去采购所需材料,保证质量,确保供应充足。』

二人领旨而出。

待徐冲快走出时,李适再次叫住,道。

『赶紧先生产出一些毒弹,让李愿的火器军去试练。』

徐冲道。

『昨天又赶制数十枚,微臣这就交于李将军。』

李适又叮嘱道。

『你最好在旁边守着,有什么不对的,你要及时纠正他们,不要出什么意外。』

徐冲领旨而出。

等卢岳和徐冲走后,李适又对户部侍郎赵赞道。

『昨日入库二百九十万缗,现在左藏库还有多少钱?』

赵赞回答道。

『现在左藏库有钱七百三十万缗。』

李适又问道。

『之前卿给朕说,调兵出征,至少要用钱五百万缗,如今府库有钱七百多万缗,现在征讨李希烈,应该没有问题吧?』

『以之前经验,五百万缗钱可以支撑半年军费。可是……』

『再不用可是了,朕己决定亲征李希烈。』

众人一听李适打算亲征李希烈,全部上前来劝。

陆贽首先劝道。

『陛下乃一国之君,深入险境,实在是不明之举,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萧复也来劝道。

『陛下手下猛将如云,如勇武军大将军浑瑊,忠武军大将军李晟,都是以一敌百的勇将,陛下何不派遣他们前去平叛李希烈?』

赵赞附和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陛下何必要冒这个险,得不偿失啊。』

李适见众人都是劝自己不要亲征,而没人劝他不要发兵征讨,想必此战可行,于是说道。

『诸位爱卿不必再劝,朕意己决。萧复,你尽快去统计所需粮草器械数量,赵赞,你按照萧大人提供的数额,赶快准备齐全,不要耽误军期。』

众人还想要再劝,李适却不想再听,让萧复,赵赞赶紧去准备。

两人只好领命而去。

待萧、赵二人走后,李适缓缓来到陆贽面前,道。

『朕之前亲征朱泚,卿未曾反对,如今朕要亲征李希烈,卿为何要来反对?』

陆贽解释道。

『李希烈叛军势众,兵锋甚盛,微臣只是担心陛下,并无他意。』

李适向窦文场示意赐座。窦文场随即取来两个凳子,李适与陆贽相对而坐。

李适问道。

『此次征讨李希烈,卿有没有好的办法?』

陆贽谦逊道。

『微臣不经兵事,不敢轻易向陛下献策。只不过微臣觉得,叛军人数众多,单靠禁军之力,恐怕难占上风。不如从泾原,凤翔或者其他地方调集军队,一同讨伐李希烈,这样胜率更大一些。』

李适摸了下胡须,反问道。

『卿之前不是一首反对,利用节度使打压节度使吗?怎么今天……』

『没错,微臣确实是反对这样做的。因为这样一来,即使此节度使被消灭,但另一节度使又会壮大起来,成为朝廷祸患。如此往复,节度使则永远消灭不了,只会劳民伤财而己。』

『那爱卿为何还要朕调集地方节度使军队?』

『实属无奈之举。不调集其他军队,就形不成优势,战争就会打的很吃力。』

『以藩镇制藩镇,则藩镇不灭。朕很同意这个观点,所以朕每一次讨伐叛军,都有亲自上阵,只有把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

『陛下英明!』

『这一次,朕一样要亲征,但朕并不打算调集地方军队。』

陆贽略感惊讶,道。

『陛下三思,禁军总共才五万,叛军人数有七八万之多,况且是要长途跋涉,而敌军则可以逸待劳,对我军不利。』

李适摇了摇头,反对道。

『要是放在以前,朕或许会怕他们,但现在,朕有火器在手,朕又怎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陛下千万不可大意。战争不止看中武器,还有天时地利人和,,那一样都很重要。』

『朕明白,朕一定会好好考虑,卿先退下吧。朕今天累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