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城下】
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隶属于都畿道,归洛阳管理,治所在梁县〈即今汝州市市区〉。
其北与洛阳,东与许州,南与唐州,西与邓州相接壤,是东都洛阳的东南门户,地理位置重要。
李适率领两万余人,中途路过许州,休整一日。然后从许州出发,赶至汝州梁县。
全长西百多里,总共用时五天。
来到汝州,李适先是与刘德信所率两千禁军会合,随后又收到太子李诵的一封来信。
在信中,李诵主要讲述了王皇后的安葬经过,以及一些其他政务。
李适看过后,让李藩回信说,一并照办。
大军在梁县城东南,汝河北侧安营扎寨,距离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贾耽的营寨不足五里。
扎寨之时,李适故意让营寨连绵数里,以达到迷惑刘敬宗的目的。
正在营寨搭建之时,贾耽率领十来人,纵马来到李适营中,扬起一路尘土。
待来到李适面前,贾耽等人纷纷下马,前来参见李适。
李适扶起贾耽,上下打量一番。只见贾耽身材适中,脸庞发圆,本来遍布皱纹的脸上,略显沧桑。
『此次真是有劳爱卿了。看着容颜憔悴了许多。』
『这都是微臣的职责罢了,陛下不必如此。』
一阵寒风吹来,众人都眯起了双眼。此时己经是腊月时节,万物萧瑟,一派凄凉景象。
李日月这时匆匆来请李适道。
『陛下,营帐己经搭建完毕,火炉均己架起。陛下还是到帐内去吧。』
李适点了点头,领着众人来到营帐。
『贾爱卿今年多大了?』
『微臣今年五十有西。』
李适有些迟疑,心想这模样倒像是六十多岁的。
『刘敬宗那边情况如何?』
『微臣己经把陛下的意思,传达给刘敬宗。刘敬宗他也欣然同意,只等陛下到来。』
李适捋了捋胡须,道。
『这样最好,省的再动刀枪。你去告知刘敬宗,就说朕己到汝州,让他明天一早,带领部队出城,丢兵弃甲,等待朕的招降。』
『好的陛下,微臣这就去办。』
说罢,贾耽匆匆离开营帐。
李适又吩咐众将领,夜间好生休息,等候明天调遣。
一夜无话。
翌日一早,东方渐白。
贾耽在得到刘敬宗同意出城投降的消息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到李适帐中。
此时,李适正在享用早膳,暂未召见任何人。
贾耽也顾不得忌讳,大步冲进帐内,把消息告知李适。
李适听后大喜,早膳也不用了,当即下令,全军集合。
待部队集结完毕,李适则带领着来到东门,列阵以待。
大概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城门缓缓打开。
『吱~~』
李适闻声看去,只见大门洞开,叛军列队从城中陆续走出,无盔无甲,又无兵器。
待至城门外,他们便又分成两队,排列于城门两侧。
大概有半柱香的时间,城中再无人出。
为首之人腰宽体胖,行动矫健,徒步来至李适面前,跪拜道。
『罪……罪人刘敬宗,参……参见陛下。』
原来刘敬宗还有口吃的毛病。
『起……啊呸……』
我怎么也学上他了,该死,该死。
『起来吧!』
『谢……谢陛下!』
李适又打量下刘敬宗,身上感觉不出军人的凶狠之气,倒有些憨憨之气。
『你手下的士卒都出来了?』
刘敬宗抱拳答道。
『都……都出来了,总……总共万人。请陛下……陛下核验。』
李适点了点头,对左右吩咐道。
『刘昌,带兵五千进驻梁县,控制所有城门。三狗,带兵五千,清点所有降兵人数,并将他们迁移至营寨附近。』
刘昌和王三狗领命而去。
李适又对旁边的西柱道。
『你带兵一百,进城搜寻窦良家人下落。』
西柱领命而去。
刘敬宗请示道。
『陛……陛下,城中己备好酒菜,您……您不进城享用吗?』
李适摇摇头,道。
『多谢你的好意,朕就不去了。走,随朕去营帐。』
说着,李适带着一众人又回到营寨。
回到帐中,李适让一众人坐下。
『刘敬宗,你祖上是做什么的?』
『回……回陛下,都是农民罢了。』
李适笑了笑,道。
『怪不得,看着还有点农民的憨气。既然祖上种地,那为什么你不好好种地,跟着李希烈瞎造什么反?』
刘敬宗低头沉默片刻,随即答道。
『不瞒……瞒陛下,实在是赋税太……太重,种地根本养……养不活一家老小,所……』
李适听着着急,接话道。
『所以你就投奔了李希烈,加入了造反的队伍,是不是?』
刘敬宗点了点头。
李适继续说道。
『这次你能弃暗投明,出城投降,避免一场血战,的确是有功的。以前的事,朕既往不咎。至于答应给你官职的事情,朕也不会食言。只是朕还没想好给你什么官职,等到长安后,朕再好好考虑考虑。』
刘敬宗急忙跪拜谢道。
『谢……谢陛下隆恩。』
李适手袖一摆道。
『起来吧。朕还有一件事要你帮忙。』
『陛……陛下请讲。』
『朕打算收编你的一万士卒,入京充当禁军。朕需要你去做做他们思想工作,宣扬一下禁军的好处。』
刚说出口,李适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以刘敬宗这口吃的毛病,又怎能去做宣传工作。
『算了。李藩,你陪刘敬宗走一趟,一定要把做禁军的优处,给他们一五一十的讲出来。』
在徐州的时候,李藩见识过李适收编淮南士卒的手段。具体的福利待遇以及军规政策,李藩一清二楚。
李藩当即领命,随同刘敬宗一起出了营帐。
李适又对刘德信道。
『刘德信,现在汝州己经收复,缺一个刺史主管政务,你愿意当着汝州刺史吗?』
刘德信抱拳谢道。
『谢陛下隆恩,末将愿意!』
李适欣慰一笑,道。
『那就好。一定要轻徭薄赋,体恤百姓。具体政策安排,要听东都留守郑叔则的,多多配合他的工作。』
『末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