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娘盯着那封信末的蛇形印记,指尖微微收紧。她知道,这场风波不会就此平息。
作坊里,众人面色凝重地围坐一堂。赵掌柜率先开口:“林姑娘,虽说太子殿下和镇南侯出手相助,流言己经压下去不少,但市面上还是有不少人对咱们药品心存疑虑。照这个势头,短期内恐怕难以恢复往日销量。”
林婉娘轻轻点头,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我知道,仅靠朝廷背书还不够,我们要做的,是让百姓亲眼看到真相。”
她站起身,走到案前铺开一张白纸,提笔写下几个关键词:**谣言路径、证人证词、权威验证、正面宣传**。
“首先,我们必须查明谣言从何而起,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她语气坚定,“其次,要找到愿意出面作证的真实患者,让他们亲口讲述使用止血散后的效果。第三,请张大夫出具更详尽的药理分析报告,并争取御医署的认可。最后,利用系统功能,在各大集市、茶馆、医馆等地展开大规模宣传。”
小翠皱眉道:“可现在大家一听‘林氏良方’就摇头,连药店都不敢进货了,怎么宣传?”
“那就换个方式。”林婉娘笑了笑,“我们不求他们进店买药,而是主动送上门去。组织义诊队,带着止血散去村里给受伤的百姓免费治疗,当场见效,比千言万语都管用。”
林志远眼前一亮:“我还可以联系几位同窗,在书院张贴告示,说明药品成分与疗效,让大家了解这药到底安不安全。”
林婉娘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分工明确,即刻行动。”
接下来的几天,作坊上下忙得脚不沾地。林婉娘亲自带队,带着阿旺、小翠和几名伙计前往周边村庄开展义诊。每到一处,她都会先请村里的老郎中确认伤者情况,再当众为他们涂抹止血散。
起初,村民们还有些迟疑,但在亲眼见到伤口迅速止血、疼痛减轻后,纷纷上前询问价格,甚至有人当场掏出铜钱要买几瓶备用。
与此同时,林志远也顺利联系了几位清廉的太医,他们被林婉娘坚持制药、造福百姓的精神打动,愿意出面为药品做背书。很快,一份由御医署出具的《止血散药效及安全性检测报告》便张贴在城门口,引来不少人驻足阅读。
然而,就在局势看似好转之时,新的麻烦悄然浮现。
一天夜里,赵掌柜神色慌张地闯进作坊:“林姑娘,不好了!有人举报咱们作坊非法采集珍稀药材,说咱们用了违禁品!县衙己经派人来查了!”
林婉娘心头一沉,但面上依旧镇定:“你先别慌,带我去见他们。”
不多时,一行差役便来到作坊门前。领头的是一名县丞,冷冷道:“奉命前来查验你们作坊是否非法采药,若真有此事,休怪本官不留情面。”
林婉娘迎上前,拱手行礼:“大人明鉴,我们所用之药皆来自正规渠道,且每一味药材都有采购凭证。若有疑问,还请大人查验。”
说罢,她示意阿旺取出账簿和药材样本。差役们翻查片刻,果然未发现任何违禁品,倒是那些药材品质上乘,来源清晰,记录详尽。
县丞脸色缓和了些:“既然如此,倒是我们误会了。只是最近风声紧,有人举报,我们也只能例行公事。”
待差役离开后,林婉娘眉头紧锁。这次举报,显然又是竞争对手的手笔。对方不仅想抹黑她的名声,还想从根源上断绝她的生产之路。
她转身看向赵掌柜:“立刻安排人手,将所有药材采购流程再检查一遍,确保无懈可击。另外,联系几位供货商,签订长期协议,防止他们在压力下断供。”
赵掌柜连忙应下。
第二天清晨,林婉娘便召集所有人开会。
“对手步步紧逼,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她目光如炬,“我打算举办一场公开试药大会,邀请百姓、大夫、官员共同见证止血散的疗效。同时,我也会请御医署的人到场,现场进行药效测试,让所有人都看清真相。”
小翠担忧道:“可万一他们再找人捣乱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当众揭穿。”林婉娘嘴角微扬,“我己经让系统解锁了一个新功能——情绪稳定剂。只要在会场点燃,就能让人保持冷静,不易受外界煽动。”
计划迅速启动。三日后,城东广场上搭起高台,台下早己挤满了围观百姓。张大夫、几位御医以及本地官员也受邀出席。
林婉娘一身素衣走上台,朗声道:“各位乡亲父老,今日我们在此举行止血散公开测试,目的只有一个——让大家亲眼见证它的疗效。”
她示意助手抬来一只兔子,故意在其腿上划了一道浅口。鲜血刚渗出,助手便熟练地撒上止血散。不到半盏茶功夫,血便止住了,兔子也安静下来。
人群中响起一片惊叹。
紧接着,又有一位摔伤手臂的村民上台,林婉娘亲自为他敷药。不到一刻钟,那人便表示疼痛明显减轻。
御医们也上前查看,一致认定止血散确实有效,且无副作用。
消息传开,百姓信心大振,药店订单重新涌入,销量开始稳步回升。
但林婉娘清楚,这只是暂时的胜利。
果然,没过几天,一封匿名信又送到了她手中。
信中写道:“你以为这样就能赢了吗?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林婉娘看完后,轻轻一笑,将信纸折好,放入袖中。
夜色渐深,作坊内灯火通明,她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街道。
风吹过树梢,枝叶沙沙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