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映照宫墙,沐云歌身披玄甲立于殿外,玉佩入手温润,却在掌心微微发烫。她抬头望向御书房门内,慕容轩正与皇帝低声交谈,语调平和中透着一丝试探。
“你可愿入宫赴宴?”慕容彻忽然开口,语气似是随意,实则意味深长。
沐云歌微怔,随即躬身应道:“臣听凭陛下安排。”
皇帝颔首,目光落在她腰间新佩的凤翎玉佩上,那抹暗红纹路,在晨曦下竟隐隐泛起光泽,仿佛活物般游动。
*
三日后,皇宫设宴,名曰“庆功”,实则为后宫权势更迭的一次试探。
沐云歌踏入御花园时,己察觉气氛异样。往日热闹非凡的宫廷宴会,今日却处处透着冷意。贵女们或低声私语,或故作无视,更有几人目光有意无意地扫向她的方向,带着探究与不屑。
“沐将军。”一名身穿鹅黄宫装的女子迎面而来,笑意盈盈,“这边请。”
沐云歌抬眸一看,竟是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紫菱,不由心中一沉。果然,对方引她绕过主席,停在一处偏僻角落——那里只摆了一张小案,对面坐的是几位低阶将领家眷,衣着朴素,神色局促。
她并未动怒,只是淡淡一笑,落座如常。
“这……这也太不像话了!”身旁一位年轻女子忍不住低声抱怨,“将军可是护国之人,怎可如此对待?”
沐云歌侧头看了她一眼,轻声道:“无妨,位置高低不重要,心有敬意便足矣。”
话音刚落,一道尖细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哎呀,这不是大名鼎鼎的沐将军吗?怎么,竟也坐到了这里?”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绯色罗裙的妃嫔缓步走来,眉眼间满是讥讽。此女乃萧皇后亲信之一,姓柳,封号“婉仪”,素以刁钻刻薄著称。
沐云歌不动声色地抬眸:“柳妃娘娘好雅兴,不知所言何意?”
柳妃嗤笑一声:“我不过是好奇,一个山野孤女,如今竟也能坐上朝堂,统领京畿兵马。若非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呢?”
西周顿时一片寂静。
沐云歌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缓缓起身,目光平静如水:“柳妃娘娘说得没错,我的确出身山林,但并非孤女,而是狼群养大的女儿。至于统领兵马之事,想必娘娘也知道,是我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军功,不是靠谁施舍来的。”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冷:“倒是娘娘,身为皇妃,难道不该关心国事民生?还是说,您觉得,只有靠出身才能立足朝堂?”
柳妃脸色骤变,一时语塞。
“若是这样,那娘娘恐怕得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配得上这身凤袍了。”
周围响起轻微的抽气声,有人偷偷掩嘴,有人低头不敢首视。
柳妃咬牙切齿,正欲反唇相讥,忽听远处传来钟鸣之声。
“皇后驾到!”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沐云歌亦随之站起,目光却始终未离开柳妃的脸。
皇后萧婉仪身着华服,端庄优雅,却在经过沐云歌身边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众位爱卿免礼。”她轻声说道,声音温柔,却自带威压,“今日本是庆功之宴,不必拘束。来人,上‘九转玲珑羹’。”
不多时,几名宫女捧着精致银盘鱼贯而入,每桌上都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品。
“此羹乃先帝秘制,寻常难得一见。”萧皇后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沐云歌身上,“传闻中唯有真正有才之人,方能辨识其中十味药材。今日不妨让大家开开眼界,谁若能认出全数,本宫自当重赏。”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不少世家小姐早己皱起眉头,显然对此毫无把握。
沐云歌却神色淡然,端起汤匙,轻轻舀了一口。
入口清甜,药香浓郁,她略一思索,便缓缓开口:“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川芎、当归、白芍、黄芪、枸杞,共十味。”
全场哗然。
“怎么可能?!”柳妃脱口而出,眼中尽是不可置信。
萧皇后笑容不变,但指尖却不自觉地收紧了几分:“沐将军果然才情出众,令人佩服。”
沐云歌将汤匙放下,抬眸微笑:“不过,此羹虽好,却非嘉奖之意。皇后娘娘此举,倒像是在试探臣子之心。”
皇后面色一僵。
就在这时,她腰间的凤翎玉佩突然泛起微弱红光,光芒虽淡,却足够引起坐在高位上的皇帝注意。
他微微眯眼,若有所思。
“沐将军。”皇帝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御花园瞬间安静下来,“你方才所言极是。朕今日设宴,并非为了试探,而是真心嘉奖。你能识得此羹,可见才学不凡。”
他顿了顿,又道:“巾帼不让须眉,朕甚感欣慰。”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皇后脸上笑容凝固,眼中闪过一丝阴霾。
沐云歌躬身谢恩,余光瞥见皇后垂下的袖中,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多谢陛下厚爱,臣定不负所托。”
话音落下,她转身准备归座,却忽觉背后一阵凉意袭来。
下一瞬,一只黑羽乌鸦掠过飞檐,投下一片阴影。
她的玉佩再次震动,红光一闪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