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房的浓烟滚滚,火舌舔舐着夜色。苏悦快步穿过长廊,脚步未停,却己能听见屋内传来的吵嚷声。
“怎么回事?”她问那名报信的宫女。
“回娘娘,说是新调制的‘可乐’被人泼在了灶台上,引燃了油渍……火势蔓延得极快。”
苏悦眉头一皱,立即下令:“命人去喊禁军,另派人去取水桶、沙土,先把火势控制住!”
话音刚落,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小桃追了出来,脸上还带着昨夜惊吓后的苍白,“奴婢听闻是有人故意纵火!”
“谁说的?”
“是御膳房的一个小太监,他说他看见一个穿灰袍的男子从后门溜进去,出来时手里空空如也,但灶台那边立刻就冒出了火光。”
苏悦眼神一冷,心中己有几分猜测。这火来得太巧,偏偏在静贵妃刚被惩处之后,又是在御膳房——她的立足之地之一。
她没有再说话,转身便往御膳房方向疾行。
待赶到现场,只见几名太监正用湿布扑打着火星,几个宫女抱着水桶来回奔跑,场面混乱不堪。
萧锦也在场,一身玄衣立于火光映照之下,神情沉肃。
“陛下。”苏悦上前一步,声音冷静,“臣妾怀疑这不是意外。”
萧锦转头看她,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与审视:“你怀疑是谁?”
“尚无确凿证据。”她顿了顿,低声道,“但眼下,我们最该做的是先救火,保全御膳房,否则明日早膳都无法供应。”
萧锦点头,当即下令:“调人手来,封锁御膳房西周,彻查今日出入之人。”
火势终于在半个时辰后被扑灭。屋内一片狼藉,几口大锅被烧得发黑,墙角堆放的食材也被波及,空气中弥漫着焦糊的味道。
萧锦站在门口,望着满地狼藉,沉默良久。
“你辛苦了。”他忽然开口,语气比往日柔和许多。
苏悦抬头看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垂眸:“臣妾职责所在,不敢言苦。”
“你总是一副不求回报的样子。”他轻笑一声,语气竟带了几分无奈,“可朕总觉得,你心里藏着事。”
苏悦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
“陛下多虑了。”她淡淡道,“臣妾只是想尽己所能,为陛下分忧。”
萧锦看着她,半晌才缓缓点头:“好,朕信你。”
两人并肩走出御膳房,夜风拂过,吹起衣袂翻飞。
远处灯火稀疏,月色如银。
——
数日后,皇帝亲自前往冷宫探望苏悦。
这是自她入宫以来,皇帝首次踏入冷宫深处。
“陛下怎有闲暇来此?”苏悦迎上前,语气平静。
“朕来看看你。”萧锦走进庭院,目光扫过院中布置,嘴角微扬,“你倒把这里收拾得不错。”
苏悦笑了笑,端上一杯花茶:“这是新配的方子,安神助眠。”
萧锦接过,轻抿一口,微微颔首:“香而不腻,倒是别致。”
两人对坐,一时无话,只有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前日朝堂上,有人参你。”萧锦忽然开口。
“哦?”苏悦神色不变。
“说你是废妃出身,不宜再受恩宠;还有人指责你引入异食奇饮,扰乱祖制。”
“臣妾明白。”她放下茶杯,目光坦然,“但他们真正怕的,不是火锅,也不是可乐,而是这些事物背后的理念。”
“理念?”
“是啊。”她轻轻一笑,“他们怕的,是我带来的改变。”
萧锦凝视着她,许久才缓缓道:“朕不怕。”
这句话落下,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湖心,激起涟漪无数。
苏悦怔了怔,随即低头掩去眼中的情绪波动。
“谢陛下信任。”她低声说道。
——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朝中老臣接连上奏,甚至有几位德高望重的尚书联名递上折子,措辞激烈,要求皇帝远离“惑主妖妃”。
后宫之中,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妃嫔也开始蠢蠢欲动,暗中串联,试图借机打压苏悦。
而就在某日清晨,皇后派人送来一封信,只一句话:
**“有人要对你动手了。”**
苏悦看完,将信折起,放入袖中,转身走向药炉。
“小桃。”她唤了一声,“帮我备些香料。”
“是,娘娘。”
片刻后,她开始调配一种新的安神香,加入檀木、薄荷、艾草等物,香气清冽,令人神清气爽。
“送去几位老臣府上。”她将装好的香包递给小桃,“附上一封亲笔信,解释其中药理。”
小桃迟疑:“娘娘,他们分明是要害您,为何还要送礼?”
“因为他们不是敌人,只是还不懂。”苏悦淡淡道,“我要让他们懂。”
——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皇帝批阅奏折至深夜。
一份来自户部的密报引起了他的注意:近来民间流传一种名为“可乐”的饮品,市井间争相购买,甚至有商人开始仿制售卖,获利颇丰。
他合上奏折,望向窗外夜色,目光深沉。
“她在做什么?”他喃喃自语,似乎在问自己,也像是在问这漫漫长夜。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进来禀报:“陛下,礼部尚书求见。”
萧锦眉头一挑:“这个时候?”
“他说有要事相告,关乎云妃。”
皇帝眼神骤然一冷。
“让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