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冷风卷着落叶掠过宫墙。
苏悦站在殿门前,目光落在那封匿名信上。纸张粗糙,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寒意。
“娘娘……”小桃的声音低而急,“外面那人不肯走,说非得见您一面。”
苏悦将信放下,抬眼看向门外。
黑衣男子单膝跪地,头低垂,声音沙哑:“奴奉命而来,有要事禀告云裳娘娘。”
她示意小桃退后一步,自己缓步走下台阶,语气平静:“说吧。”
“西域香料案背后,还有人。”男子抬头,眼中藏着一抹不安,“他们没死绝。”
苏悦神色微变,正欲追问,男子却猛地咳出一口血,身体一歪,倒在地上,气息全无。
小桃惊呼一声,慌忙上前探其鼻息,脸色苍白:“死了……”
苏悦蹲下身,翻看他的衣襟,发现内侧缝着一枚不起眼的铜牌,刻着半行模糊的篆文。
她轻轻,眼神沉了下来。
---
数日后,朝堂之上,御书房中。
“陛下,臣妾有一事相求。”苏悦立于殿前,声音清朗。
萧锦放下手中奏折,抬眼看向她:“讲。”
“西域香料案虽己破,但民间仍有余毒未清。臣妾以为,与其防患于未然,不如从根本上解决民生之困。”她顿了顿,继续道,“大晟连年灾荒,田亩收成不稳,若能引入西域新种,辅以改良耕法,或可解百姓温饱之忧。”
此言一出,殿中众人神色各异。
几位大臣面露疑色,礼部尚书率先开口:“娘娘所言虽好,然农事关乎国本,岂可轻改祖制?万一新种不适水土,反致歉收,岂非贻误社稷?”
兵部侍郎亦附和:“是啊,历代皆循旧法,未曾听闻靠异域之物养活万民。”
苏悦淡然一笑:“若因循守旧便可富国安邦,何以近年多地饥荒频发?臣妾愿亲自下乡试行,若失败,甘受责罚。”
萧锦沉吟片刻,目光在群臣间扫过,最终落回苏悦身上。
“准。”他缓缓点头,“设三处试点,由官府提供种子与人力支持。若成效显著,再议推广。”
圣旨既下,朝堂风波暂息。
---
翌日清晨,马车辘辘驶出京城南门。
苏悦一身素布麻衣,外罩斗篷,神情专注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小桃坐在她身旁,忍不住低声问:“娘娘真要去乡下住?这可不像宫里的日子。”
“若想让百姓信服,总得先让他们看见希望。”苏悦淡淡一笑,“你瞧那边,那片田地——叶子泛黄,根茎细弱,分明是缺肥少水所致。”
小桃顺着她的视线望去,只见远处一片稻田稀稀落落,几户农民弯腰锄草,动作迟缓,满脸疲惫。
“他们不是不愿改,而是不敢改。”苏悦轻声道,“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的,突然有人告诉他们换个法子,谁能轻易相信?”
马车停在一村口,几名孩童好奇地围上来,打量着这两个陌生女子。
“这位姐姐是城里来的?”一个年纪稍大的男孩问道。
“算是吧。”苏悦蹲下身,从包袱里取出一小包干果递过去,“尝尝,这是用新种作物制成的。”
孩子们接过,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消息很快传到村里老人们耳中。
傍晚时分,祠堂前聚集了不少村民,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听说是朝廷派来的人,要咱们种什么‘玉米’?”
“哪来的洋玩意儿?咱庄稼人吃的是稻米麦子,哪能随便换!”
“要是种出来不能吃,岂不白忙一场?”
苏悦站在人群前方,静静听着,等喧闹声渐歇,才开口道:“诸位父老乡亲,我今日并非来强推新种,而是想请教各位,为何这些年收成一年不如一年?”
一名老者皱眉答道:“天旱、虫害、水涝,年年如此。”
“那你们可曾想过,为何同样的土地,有的地方丰收,有的地方却颗粒无收?”她环视众人,“不是地不好,是种法不对。”
人群中一阵骚动。
“我带来了一批种子,愿意试种的,我可以教你们如何施肥、灌溉、轮作。若真不行,明年还按旧法便是。”她顿了顿,补充一句,“若成了,至少多收两成粮。”
沉默良久,终于有一名年轻汉子站了出来:“我试试。”
接着,又有两人犹豫着点头。
苏悦露出微笑,转身从车上搬下一袋种子。
---
几天后,一块空地上开始翻土播种。
苏悦亲自示范,弯腰挖坑、撒种、覆土,动作熟练利落。
围观的村民们渐渐聚拢过来,不少人脸上带着怀疑,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兴趣。
“这叫‘垄沟种植’,雨水再多也不怕淹根。”
“这些肥料是我特制的,用豆饼加草木灰发酵而成,比粪肥更温和。”
“每隔半月施一次,别贪多,也别偷懒。”
她一边讲解,一边继续劳作,汗水滑过脸颊,也顾不上擦拭。
小桃看着她,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敬意。
这不是那个曾经被困冷宫的弃妃,也不是那个在御膳房调香的娘娘,而是一个真正想改变这个国家命运的女人。
---
夜幕降临,田边燃起一堆篝火。
几个试种的村民围着火堆,边烤红薯边闲聊。
“你说那女娘真懂种地?”一人问。
“她知道怎么对付蝼蛄,还说了为啥不能连续种同一种作物。”另一人答,“我爹以前也说过这事,但她讲得更清楚。”
火光映照下,苏悦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娘娘!”一名村民气喘吁吁跑来,“西边田埂塌了,水漫进来了!”
她立刻起身,抓起斗篷便往田边奔去。
然而刚走出几步,脚下一滑,险些摔倒。
低头一看,泥土湿漉漉的,像是被什么东西泡过。
她眉头紧锁,心头警铃骤响。
这雨,还没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