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马车拐过街角的瞬间,远处巷口闪过一道黑影,悄然尾随其后。
林昭坐在车厢内,透过窗帘缝隙注视着外头渐行渐远的街道。少爷正翻阅一本诗集,神色自若,仿佛并未察觉任何异常。几名护卫骑马护在两侧,偶尔低声交谈,气氛尚算轻松。
“清河州那边听说今年来了不少新面孔。”少爷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兴奋,“有几位江南来的才子,据说文章极佳。”
林昭微微一笑:“能与江南士子同席论道,是少爷的荣幸。”
少爷点头,又翻了一页,忽然皱眉道:“这路怎么越来越窄了?”
林昭心中一紧,掀帘往外一看,果然见前方山道陡然收窄,两侧峭壁嶙峋,仅容一辆马车通过。他心头顿时警铃大作——这样的地形最适合伏击。
“少爷,我们是否该加快速度?”他低声建议。
话音未落,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块巨大的岩石从山顶滚落,正好砸在前方路上,尘土飞扬,碎石西溅。紧接着,箭矢如雨般从山林间射出,几匹马惊嘶倒地,护卫们仓促举盾抵挡。
“敌袭!”有人怒吼。
混乱中,一名随从被几个黑衣人拖下马背,捂住嘴按在地上,利刃抵喉。
林昭迅速拉上窗帘,低声道:“少爷,立刻躲到车厢底部,不要出声!”
少爷虽惊慌,但还算镇定,依言蜷缩在车厢角落。林昭则迅速从怀中摸出一支火折子,点燃藏在车厢底下的干草包。
浓烟腾起,顺风飘向敌人方向,视野顿时模糊。
趁着这一瞬间的混乱,林昭抓起短刀,翻身下车,借着车轮掩护贴地潜行。他动作轻盈,脚步无声,绕至那名挟持随从的劫匪身后,猛然跃起,一刀割断绑绳。
随从猛地挣脱,劫匪反应过来时己迟了一步。林昭顺势一个转身,短刀划破对方手腕,那人闷哼一声,退后几步,鲜血滴落在地上。
与此同时,护卫们也缓过神来,组织反击,弓箭齐发,逼得劫匪连连后撤。
片刻之后,劫匪似乎意识到偷袭失败,竟不再恋战,迅速撤入密林之中,消失不见。
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和血腥气,众人面面相觑,仍有余悸未消。
“没事吧?”少爷从车厢里探出头来,脸色苍白。
“少爷无恙就好。”林昭擦去脸上灰烬,目光却扫向西周,尤其注意那名被割伤的劫匪逃走的方向。
“他们不是普通的山贼。”他低声说道。
“你怎么知道?”少爷皱眉。
林昭指了指地上的一枚铜牌,上面刻着一个奇特的纹样,像是一只盘旋的鹰,却又不像寻常标识。
“这种标记……我曾在一本书上见过。”他说着,将铜牌收入袖中。
少爷看着他沉静的脸色,忽然觉得这少年比自己还要冷静几分。
“接下来怎么办?”少爷问。
“继续赶路。”林昭回答得干脆,“只是,不能再走这条山路。”
他环视一圈,吩咐护卫重新整理队伍,调转方向,改走另一条稍远的官道。临行前,他特意在原地留下一道记号——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个小小的圆圈,中间点了一笔。
这是他在现代学过的暗语之一,表示“此处发生异常”。
做完这一切,他才跳上马车,对少爷道:“我们得快些赶路,否则天黑前恐怕赶不到驿站。”
少爷点点头,不再多问。
马车缓缓驶离山道,阳光重新洒在车顶,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错觉。
可林昭知道,这不是巧合。
那些劫匪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且行动果断,显然不是临时起意的流寇。更令他不安的是,其中一人耳后隐约可见一道刺青,图案模糊,却让他想起府中某位熟人的特征。
他不动声色地靠在车厢角落,闭目假寐,实则脑海飞速运转。
是谁想阻止他们参加雅集?
又是谁,在背后操控这一切?
他隐隐有种预感,这次雅集的背后,恐怕并不简单。
而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或许只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