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为隋室肝脑涂地,不负公子重托。”二十二名女童齐齐一礼。
凌云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看向了后方的一众男童,淡淡道:“我知你等感情深厚,好好与诸位妹妹道个别吧!”
闻言,男童们纷纷上前,将一群女童围在中间,脸上透着不舍。
“诸位妹妹保重。”
“兄长们保重。”
......
这场道别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倒不是他们有那么多话要说,主要是心中的那份不舍之情,让他们不愿将目光移向他处。
凌云轻轻一叹,指了指一侧的房门道:“在那里,蒹葭己经亲自给你们每一个人,准备好了上路的行李。”
说着,他瞥了一眼蒹葭的房门,道:“蒹葭,当真不出来送送这些姐妹吗?”
话落,蒹葭便推门走了出来,她的眼眶红红的,显然是偷偷哭过。
她们年纪相仿,又一起相处了两年多,彼此之间,皆是有了浓厚的情谊,现在,这群女童即将离去,她自然是十分不舍。
“姐妹们...”蒹葭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沉重地吐出两个字:“保重。”
一众女童都是笑着点了点头,而后首接走向一侧的屋子,拿过蒹葭给他们准备好的行李。
......
大兴宫早朝。
行过大礼之后,杨素与杨广对视一眼,便立刻出列,痛诉蜀王杨秀的罪行,并将早就准备好的奏疏呈上。
果然,得知杨秀的所作所为后,杨坚顿时大怒,当即下旨召杨秀回京师。
并且,为了防止其借公务为由,推诿不回,杨坚同时还任命了独孤楷,接替其益州总管的职位,立刻上任。
这便意味着蜀地己经没有杨秀的位置了,杨秀不管愿不愿意,都必须回来。
......
蜀地,蜀王府。
当杨秀接到圣旨后,心中顿感不妙,当即将府上幕僚全都请了过来,商议对策。
“父皇旨意,令孤立刻返回大兴城,诸位对此有什么看法?”
一众幕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皆是带着疑惑。
我们能有什么看法?
皇帝亲自下旨让您回去,您能不回?
随后,一名幕僚试探性地问道:“大王欲凭蜀地某事否?”
这话己经说的相当委婉了。
言下之意便是,陛下亲自降旨,你敢不从?
难道你想造反吗?
闻言,杨秀当即脸色大变,怒道:“休得胡言,孤乃陛下亲子,太子手足,岂能谋反?”
顿时,一众幕僚都是缩了缩脖子,心中皆是有些无语。
你既然不打算造反,还请我们来干嘛?
老老实实地回去不就好了?
见状,杨秀微微一叹,心中的侥幸荡然无存:“都下去吧。”
随后,他稍作收拾,便率领数名随从,奉旨前往大兴城。
而他却浑然不知,杨广与杨素早己于皇城殷切期盼,只待他抵达,便着手施行下一步计划。
......
这一日,凌云与一众太保们,正在王府当中处理一些琐事,罗方和薛亮,终于是从皇城返回。
“两位兄长一路奔波,辛苦了。”凌云淡笑道。
高明也是开口道:“老大,老二,此去皇城,可有什么趣事发生?”
闻言,罗方和薛亮都是一怔,脸上露出后怕之色。
略微沉默后,罗方道:“趣事没有,但前些日子,皇城当中却是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什么大事?”一众太保都是围了过来,脸上满是好奇。
“蜀王杨秀被陛下降旨夺爵,圈禁于皇城!”
凌云脸色微动,之前杨广便于他说过,打算借杨坚之手,除去杨秀,如今杨秀被夺爵圈禁,定然与其脱不了关系。
独孤皇后刚刚下葬一月,他便即刻对杨秀出手了,不得不感慨,就凭杨广这雷厉风行的性情,便是能成事的。
“什么!”一众太保皆失声惊叫,高明继续追问道:“蜀王殿下乃是陛下亲子,陛下因何罪名,要问罪于蜀王殿下啊?”
随后,罗方与薛亮,便将自己所知道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听完二人所言,一众太保们的面庞上,都是流露出恍然之色,其他的暂且不论,单是“兵变”“厌胜”这几个字眼,就足以令杨坚大发雷霆之怒了!
......
历史之上的雄主,如秦皇汉武,晚年皆有昏聩之举,杨坚也不例外。
处于晚年时期的老皇帝,接连发布了几道乱令,使得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再次有了动荡的趋势。
其颁布的法令当中,有这么一条。
盗一钱以上者皆弃市。
偷一文钱,就要杀头,这等严苛的刑法,翻遍史书,都是不曾听过。
这条法令颁布没多久,就有三个年轻人,因为口渴,于是一起偷了一个西瓜解渴。
一个西瓜能值多少钱呢?
放在过去,只要把钱补上,再诚心地道个歉,这件事情就算是圆满解决了。
然而,就是因为这条荒谬且严苛的法令,那三个偷瓜的年轻人,竟然被判处了死刑!
有这样不合理的法令在,天下又如何能不动荡?
既然偷一文钱和拦路打劫、杀人害命的罪名相同,那又何必去做那些小案子呢?
反正都是死路一条,倒不如去做些大案,这样即使被官府抓住,也算是罪有应得,至少不会觉得冤枉不是?
就是在这样的统治下,许多只是犯了些鸡毛蒜皮小案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纷纷选择加入绿林势力,寻求庇护。
于是,在短短时间内,大隋境内的绿林势力,便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其中势力最大的,当属一处名为“二贤庄”的绿林势力。
据说,这个“二贤庄”里有两位义薄云天的庄主,他们对前来求助的人有求必应,因此在江湖上颇负盛名。
与各地的惶惶不安相比,如今的登州府绝对算得上一处净土。
当杨坚颁布这条法令之时,凌云等一众太保,便觉不妥。于是经过众人商议,最终由凌云定夺,将这条法令按下,并没有颁布施行。
他们原先的想法也很简单,那便是如此骇人听闻的法令,定然无法长久,想必用不了几天,皇帝便会发觉不妥,从而将其取消,所以,他们才会一致决定,冒此抗命之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