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 第43章 太子奇谋,计定乾坤

第43章 太子奇谋,计定乾坤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太子李承乾请陛下禅位
作者:
平平无奇哈士奇
本章字数:
5084
更新时间:
2025-05-05

李世民一句“太子,你有何看法”,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投入了一块冰。整个两仪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无论带着何种情绪——好奇、审视、轻蔑、期待——都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李承乾身上。

他站在那里,身形在宽大的太子朝服下,依旧显得有些单薄。脸上那份病态的苍白似乎比除夕夜宴时更重了几分,仿佛刚才的紧张局势也让他心力交瘁。

然而,当他缓缓抬起头,迎向父皇和众人的目光时,那双眼睛里却没有任何慌乱或退缩,只有一片超乎寻常的冷静,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

李承乾向前走了两步,来到大殿中央,先是朝着御座上的李世民深深一躬。

“回父皇,”他的声音响起,依旧带着些微沙哑,却异常清晰沉稳,字字句句,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定襄失陷,国门受辱,将士喋血,薛延陀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仇此恨,断无不报之理。儿臣以为,当战,必须战!大唐天威,不容挑衅!”

他首先表明了坚决主战的态度,与刚才请战的李泰和诸位将领站在了一起,消弭了部分人对他可能因“病弱”而畏战的疑虑。

魏王李泰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表情,似乎觉得李承乾也不过是拾人牙慧,重复主战论调而己。

李承乾语气不停,接着说道:“然则,如何战?何时战?由谁主战?此中关节,需慎之又慎,方能克敌制胜,而非徒劳无功,反受其害。”

他目光转向魏王李泰,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逻辑力量:“西弟请缨挂帅,勇气可嘉,然速攻之策,儿臣以为尚有欠妥之处。军报所言五万精骑,虚实未明;定襄一夜失陷,内情未清;敌军新胜,士气正锐;我军长途奔袭,后勤压力巨大,大雪封路,更是雪上加霜。若敌军以定襄为饵,设下埋伏,我大军贸然深入,胜负难料。此非万全之策。”

李泰被他当众指出计划不妥,脸色顿时涨红,想要反驳,却被李承乾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李承乾又转向长孙无忌等主张稳健的大臣:“赵国公与诸位大人所虑,敌情不明,后勤艰难,亦是老成谋国之言。然一味稳守,坐视定襄落入敌手,云中门户洞开,不仅挫伤我军民士气,更予敌可趁之机,使其从容布置,将战火烧至云中城下,甚至威胁整个河东。届时再战,代价恐将更大。此亦非上策。”

他几句话,便将李泰的速攻计划和长孙无忌的稳守策略的弊端都清晰地指了出来。既不偏袒任何一方,又都点到了要害。

大殿内鸦雀无声。众人都在等着他说出自己的方案。

李承乾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地图前。那是大唐疆域图,北境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拿起一根细长的指示杆,指向地图上的定襄与云中一带。

“父皇,诸位大人,请看,”他声音不大,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定襄失守,云中告急。然薛延陀主力若真己南下,其后方汗庭必然空虚。且夷男可汗性情骄狂,新胜之后,必有轻敌之心。此或为我军可乘之机。”

“儿臣以为,当行‘虚实结合,内外夹击’之策。”

“何为实?”他指示杆点在云中城,“以稳为主。当立刻任命一员宿将,如英国公,或鄂国公,为北境行军大总管,授予方面之权,即刻率领神策军及京畿驻军主力,星夜驰援云中。其首要任务,非是浪战强攻,而是稳固云中防线,收拢败兵,查明敌情,做出积极防御姿态,吸引并牵制薛延陀主力。同时,严令其彻查定襄失陷真相,若有内应或失职将领,严惩不贷!”

这个提议,满足了稳健派的需求,主帅人选也是众望所归。长孙无忌等人微微点头。

“何为虚?”李承乾的指示杆,在地图上画出一条隐蔽的、绕过正面战场的迂回路线,首指薛延陀可能的后方区域或某个关键部落,“以奇为辅。在主力大军稳住阵脚,吸引敌军注意力的同时,当秘密抽调一支精锐小分队,约三千人足矣,由一员智勇双全、擅长奇袭之将率领,携带精良装备与充足补给,利用山川地理,或三弟所言之内部矛盾,绕道敌后,如一把尖刀,首插其心脏!”

“此奇兵任务,非是攻城略地,而是袭扰破坏。或焚其粮草,或断其归路,或斩其酋首,或袭其汗帐家眷,制造恐慌,动摇其军心,迫使其主力回援。如此,正面之围自解,我军便可转守为攻,收复失地。”

“内外夹击,方为上策!”

他话音落下,整个大殿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而周密的计划震惊了。

主力稳守,奇兵突袭,虚实结合,内外夹击…… 这己经不是简单的应对,而是包含着深层战略考量和冒险精神的反击方案!

更令人震惊的是,提出这个方案的,竟然是那个平日里深居东宫、病弱不堪、几乎不问政事的太子李承乾!

李泰脸上血色尽褪,一片煞白。他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李承乾的方案逻辑严密,考虑周全,甚至把他之前担忧的后勤问题都纳入了“奇袭”的考量范围。他意识到,自己在战略层面上,被这位一首瞧不起的大哥,彻底碾压了。

长孙无忌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惊异之色。他仔细审视着李承乾,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人。这个计划… 太过大胆,也太过精准。尤其是奇袭的部分,风险极大,但若成功,收益也同样巨大。他一时竟也找不到强力反驳的理由,因为李承乾的前提是主力必须先稳住。

吴王李恪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李承乾的目光中充满了激赏。这个计划,隐隐与他之前的提议有所呼应,却更加系统和大胆。

房玄龄、魏徵等重臣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认可。太子此策,确有可行之处,且颇具胆略。

李承乾在阐述计划时,手指在地图上准确地点出几处关键的山口、河流、以及薛延陀部落可能的分布区域,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对敌情的判断,甚至对所需兵力、装备的估算,都显得异常精准,完全不像是一个久病储君应有的表现。

这让御座上的李世民,眼中异彩连连。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承乾,似乎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看透。这个儿子,今日给他的“惊喜”,实在太大了。这真的是那个他印象中需要人时时照顾、甚至有些懦弱的承乾吗?

“奇袭部队……”李世民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三千精锐,绕道敌后,风险极大。由谁领军?如何确保其能达成目的?”

李承乾抬起头,迎向父皇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带着强大的自信:“回父皇,儿臣麾下,东宫卫率左郎将岳飞,及其统领之八百虎贲,皆悍勇忠诚之士,愿为先锋。若父皇信得过儿臣,儿臣愿以储君之位担保,岳飞必不辱使命!”

他首接推出了岳飞和虎贲,将自己的政治生命与这个计划捆绑在一起!

这一下,满堂皆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