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意外发现
1931年11月的土龙山,铅云低垂,寒风裹挟着细雪在林间肆虐。谢文东带着西名侦察村民——老猎户王长贵、年轻力壮的周大柱、精通攀爬的山猴子和沉默寡言的铁匠刘三,踩着半尺厚的积雪向日军据点方向行进。枯枝在脚下发出令人心悸的脆响,众人的呼吸凝成白霜,却不敢有丝毫懈怠。
"谢大哥,这鬼天气怕是要下暴雪。"周大柱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哈出的热气瞬间消散在冷空气中,"不过这风雪倒也能掩盖咱们的行踪。"
谢文东扯了扯脖子上的粗布围巾,目光警惕地扫视西周:"正是因为天气恶劣,鬼子的巡逻才可能松懈。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大意,小鬼子的鼻子比野狼还灵。"他顿了顿,指向前方一处隐约可见的铁丝网,"从这儿开始,大家拉开距离,压低身子。"
五人呈扇形散开,像五条蛰伏的毒蛇般贴着地面缓缓移动。山猴子突然抬手示意,他常年在峭壁上采野蜂蜜的眼力,捕捉到百米外的异常动静——枯黄的灌木丛后,隐约传来金属撞击声和日本人叽里呱啦的叫骂。
"有情况!"王长贵贴着谢文东耳边低语,老猎人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凝重,"听声音,像是在施工。"
众人屏住呼吸,借着低矮的松树掩护匍匐前进。拨开最后一丛灌木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倒吸一口冷气:方圆数亩的空地上,数十名中国劳工在刺刀威逼下挥汗如雨,他们正在挖掘巨大的坑洞,旁边堆放着成箱的水泥和钢梁。更远处,荷枪实弹的日军来回巡逻,军犬的狂吠声不时刺破寒夜。
"地下军火库!"刘三攥紧腰间的铁锤,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上个月我堂哥就是被他们抓走当苦力的,到现在生死不明!"
谢文东死死盯着正在指挥施工的日本军官,那军官的军刀在雪光中泛着森冷的光。他数了数,现场至少有三十名日军,外围还有流动哨。劳工们衣衫褴褛,不少人身上带着鞭痕,他们佝偻着背搬运石块的模样,让谢文东想起自家被日军抢走的耕牛——同样是被抽打着,在死亡边缘挣扎。
"这些畜生!"周大柱捏碎了手边的石块,"把咱们中国人当牲口使唤!"
"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谢文东按住他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坚定,"记住每个出入口的位置,还有巡逻换岗的时间。军火库一旦建成,不知道多少同胞要遭殃。"
山猴子突然指着西北角:"谢大哥,那边有个通风口,离警戒线大概二十步。"众人顺着他的手势望去,只见一个半人高的铁网罩下,隐约透出昏黄的灯光。
王长贵眯起眼睛观察:"通风口首通地下,要是能把炸药从这儿送进去..."话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凄厉的惨叫声。一名劳工因体力不支栽倒在冻土上,日本监工狞笑着挥起刺刀,寒光闪过,鲜血瞬间染红了雪地。
死寂笼罩着工地,只有日军的哄笑声在山间回荡。谢文东感觉胸腔里有团火在燃烧,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三天前,村里李寡妇的儿子被日军抓去当"肉盾"探雷,回来时只剩半截焦黑的腿。此刻,劳工绝望的眼神与那孩子临终前的哭喊在他眼前重叠。
"谢大哥,动手吧!"周大柱声音发颤,"就算拼了命,也不能让他们把军火库建好!"
"不能莽撞。"谢文东咽下怒火,强迫自己冷静,"这地方易守难攻,咱们几个人去就是送死。得把消息带回去,和筹备会的兄弟们商量个万全之策。"
回程路上,众人沉默不语,脚步却比来时沉重许多。雪越下越大,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但日军暴行的画面,却像烙铁般印在每个人心里。当他们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时,土龙山村的灯火在风雪中明明灭灭,如同他们摇摇欲坠却从未熄灭的希望。
深夜的秘密联络点里,气氛凝重如铅。谢文东将侦察到的情报详细说明,屋内此起彼伏的怒骂声几乎掀翻屋顶。景振卿一拳砸在桌上:"炸了它!必须炸了这个吃人窟!"
"谈何容易?"李秀才推了推眼镜,眉头拧成疙瘩,"军火库外围有三层铁丝网,巡逻队每半小时换岗一次,还有军犬警戒。就算能靠近通风口,怎么保证炸药能顺利引爆?"
屋内陷入沉默,只有油灯的噼啪声格外刺耳。突然,铁匠刘三开口:"我有办法。"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他,只见这个平日寡言少语的汉子眼中闪着狠光,"我打造个特制的炸药箱,做成中空夹层,外层伪装成建筑材料。再找几个会说日语的兄弟混进劳工队伍..."
"这太冒险了!"景振卿打断他,"一旦被识破,就是死路一条!"
"难道看着小鬼子把刀架在乡亲们脖子上?"刘三猛地站起,脖颈青筋暴起,"我媳妇被他们糟蹋死的时候,我就没想过能活着!只要能炸了军火库,让我干什么都行!"
他的话像颗火星,点燃了压抑的怒火。赵二柱猛地一拍桌子:"算我一个!老子在城里当过杂役,学过几句日语!"
"我也去!"虎娃从角落里钻出来,"我熟悉山里的每一条路,能带大家安全撤离!"
谢文东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心中既感动又忧虑。摧毁军火库确实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致命风险。通风口的炸药如何精准引爆?混入劳工队伍的兄弟怎样自保?一旦行动失败,整个筹备会都将暴露在日军的疯狂报复下。而此刻,屋外的风雪依旧呼啸,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惨烈战斗奏响序曲...究竟该如何制定计划,才能在虎口拔牙,摧毁这座威胁万千同胞生命的地下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