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无忧在得知自己父皇驾崩以后,焦急的要赶回京都送自己的父皇最后一程,但是却被大太监胡六阻止;慕容无忧愤怒的将胡六踹翻在地。
胡六赶紧爬起来跪倒在地说道:“王爷,现在咱们还没有接到新皇的圣旨,擅自离开封地是要受到处罚的呀!”
慕容无忧怒目圆睁的说道:“混蛋,儿子去祭拜老子还需要谁的圣旨?”
胡六赶紧说道:“在民间这么做无可厚非,但是您是身在皇家啊!规矩自然不一样,王爷你就听老奴的劝吧,咱们再等等看,相信新皇会下旨让您回去祭拜的。再说咱们要回京都也要做好准备不是?这一路上山坳水远的,现在先皇己经驾崩,除了咱们自己谁还能保护您?”
慕容无忧看了看胡六问道:“你是说现在情形变了,有人可能想要我的命?”
胡六谄媚的说道:“老奴只是有这方面的担忧,咱们事先做好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不是。”
慕容无忧想了一下说道:“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
胡六说道:“首先,咱们王府的护卫队肯定要带一部分过去;其次,要带一部分高手随行护卫;最后,要在王府这边留一个重要人物坐镇。”
慕容无忧沉思片刻说道:“护卫队带一半过去,两个侧妃带一个过去,另一个留在王府坐镇,至于高手,咱们王府有高手吗?”
胡六笑着说道:‘王爷,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您忘了唐侧妃和郭侧妃的娘家可都是这蜀中的江湖门派,家中自然是有高手的,让他们两家派一些族中的高手跟随保护肯就是。’
慕容无忧眯着眼想了很久说道:“她们两个的娘家有高手?”
胡六说道:“有的,王爷。”
慕容无忧点点头说道:“那行,就让他们两家出几位高手随行,等到圣旨一到咱们就立即出发去京都。”
京都外的舒家庄,赵洪和舒庆在慕容恪的安排下通过三个多月的探查,将护龙卫的情况己经调查了个大概,先前的一百护龙卫,第一代的己经剩下的不到二十人,有效传承的有三十多个,其他的要么己经断了传承,要么就是传承无效,或者己经叛变。
这天,赵洪、舒庆和舒大春邀请正在探讨调查的情况时,突然有下人来汇报说,外面有客人来访,说是老朋友了。
舒大春听后,眉头皱了皱,自己一家隐居在这个地方己经很多年了,从来没有什么朋友来访过,今天这是谁会来访?
旁边的舒庆见自己老爹在皱眉,于是提醒说道:“会不会是我们这些天在调查护龙卫的情况,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舒大春点头说道:“也许吧,不管是谁,既然来了那就见见吧!”说完就对下人说道:“带他进来吧!”
不多一会,下人带着一人走进了客厅,众人抬眼一看,还不待舒大春说话,旁边的赵洪就说道:“大哥?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护龙卫其中一个小队长赵天宇,赵天宇看了看赵洪说道:“我猜想你们就在这里。”
旁边的舒大春看了看赵天宇,听到赵洪这么称呼对方,对于赵天宇的身份己经有所猜测。
赵洪赶紧介绍说道:“大哥这位是舒家家主舒大春;舒家主这位是我大哥,护龙卫赵天宇。”
舒大春赶紧起身抱拳说道:“原来是护龙卫中暗卫的成员,失敬失敬。”
赵天宇回礼说道:“舒家主折煞我了,同为护龙卫分工不同而己。”
众人重新落座后,舒大春问道:“不知赵老弟来舒家庄所为何事?”
赵天宇看了看客厅中没有其他人,于是说道:“我是想来看看少主在不在这里。”
舒大春说道:“少主暂时不在我庄上,在老王爷处。”
赵天宇点点头问道:“那不知,能否让在下见见少主?”
舒大春问道:“赵老弟找少主有事?”
赵天宇想了一下说道:“先帝驾崩想必你们都知道了,如今新帝继位,定于西月初十安葬先帝,新帝让我传旨给各位王爷、皇子,让各位王爷务必于西月初十之前赶回京都参加先帝的葬礼。”
舒大春皱眉想了一下说道:“那岂不是说还有十来天的时间了?”
赵天宇说道:“是啊,我己经去了趟梁州,但是那边的王府都还没有人,我猜想少主可能在你这边,于是就过来看看。”
舒大春想了一下说道:“你将圣旨留下,我最近要去看望他们,到时我把圣旨带去。”
赵天宇想了一下说道:“如此也行,那就拜托舒家主了。”随后从怀中取出一份圣旨交给了舒大春。
而慕容恪这边,自从再次进入谷中之后,一边在慕容段的调理下压制自身的毒素,一边和孟庆男一起跟随慕容段学习武艺。
舒大春自从上次将谷中所需的物资送来以后,由于天气越来越寒冷,己经不能再通过水道进来山谷了。慕容段交代舒大春等到来年春暖花开,天气变暖以后再进来接慕容恪和孟庆男出去。
这天,慕容恪和孟庆男两人正在谷中对打,此时的慕容恪的武艺虽然较之先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己经逼近先前孟庆男的水平,但是孟庆男在慕容段的指导下己经突破了瓶颈,现在的武艺也是突飞猛进,两人对打,慕容恪很快就再次落入下风。
就在慕容恪即将落败的时候,突然不远处的水塘,水花一翻,一个人从水塘中露出了脑袋;慕容恪一看,赶紧叫停孟庆男“停手,停手,不打了,有人来了。”
来的正是舒大春,舒大春来到小院,将永和帝己经驾崩,目前是二皇子慕容乾继位,新帝要求在外的藩王皇子们西月初十前赶往京都参加永和帝葬礼的事情和谷中的三人说了一下。
慕容恪一听永和帝驾崩了,心中也是一惊,感觉皇权的争斗还是很残酷;当即详细询问了外面的情况。
舒大春说道:“永和帝是年前就驾崩了,京都也没发生什么大的动乱,看着皇权的交接还是比较平稳的,但是据赵天宇说永和帝的死还是有颇多的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