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啥时候肚子里长蛔虫了,这可咋整哟。”
“当家的,快拿钱,我把福宝送去卫生所给王医生看看!”
“没有的,大毛二宝三癞子家的孩子也长蛔虫了,卫生所的王医生压根就束手无策!”
周正急啊,这玩意不致命,但吸收孩子营养,导致孩子营养不良一样瘦骨嶙峋!
他就这么一个小孙女,疼的跟眼珠子一样,能不急吗?
“村长,这蛔虫,我有三个法子治,我先写方子,你拿给王医生瞧瞧,他觉得没危险,你们咋给福宝抓药。”
苏桃后退几步,从布兜里掏出纸笔,刷刷刷地写出三个治疗蛔虫的方子。
一是使君子,孕妇慎用,儿童使用量需根据年龄调整,写出清晰年龄段跟剂量比例。
二是南瓜子,小孩一天剥二十颗吃就行,成年人双倍。
三是苦楝皮,用量为4.5~9克,三碗水煎一碗服。(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周正狐疑地接过药方,看不懂,但是这字迹铿锵有力,还有相关备注内容,他想了想,先收下,忙完就去找王医生问问。
“多谢苏知青,如果这方子有用,我想推广下去,让村里其他人家都用得上,你看可以吗?”
“当然可以,这是利民的好事,能帮助到乡亲们,是我的荣幸。”
苏桃点头,心想果然能当上村长的人,确实是老谋深算啊。
过犹不及,反正她己经说出自己的目的,也交出了自己的诚意。
剩下的,就看天意。
周正很欣赏这位苏知青不卑不亢的态度,如果这药方是真的,那他敢认下这位远房亲戚家的孩子,多加照料。
.......
新来的苏知青空手去周村长家的,出来的时候村长婆娘王大丫亲自送的,还喊人帮忙抬桌子送一程苏知青。
“咋回事啊?王大丫两口子平时一毛不拔的,怎么今天对一个新来的女知青大献殷勤?”
“你问我,我问鬼啊,困死了,回家困告,下午还得割冬油菜呢。”
“哎,凶什么凶,走了~”
“等等我,一起。”
王大丫可不管村里人咋议论,左右她手上拿的又不是公家粮食,都是一些生活用品,自家多出来的。
只要老头子去卫生所跑一趟,要是那药方子有用,那她家福宝肚子里的蛔虫就能打掉。
村里得蛔虫的小孩子,面黄肌瘦的,她可舍不得自家孙女变那样。
也不知道老大跟老大媳妇去邻市医院看病怎么样了,要是真的两口子不能再生了,福宝可就是自家的独苗,马虎不得。
李钧睿过来找村长开证明,迎面碰见同样下乡的苏知青,微微颔首,没有过多交集。
在他看来,照顾好雨柔,就是当务之急。
领了结婚证,才能名正言顺地住在一个屋。
方便接下来他的照顾,不落人口实。
.......
苏桃的小屋,很快凑齐了一些基础家具。
用炉子烧水,煮粥,完全没问题。
至于洗澡,她去空间洗。
捯饬好小屋,就是柴火不足,修建灶台。
陈向东帮忙提了水来擦桌子,看到苏知青盯着门后灶台发呆,猜测对方是想修来着。
于是自告奋勇,主动请缨,“苏知青,我会修灶台,不用找别人。”
苏桃狐疑地反问,“你会?”
“嗯,我爷爷是泥瓦匠,我从小耳濡目染,会点,就是需要水泥砂浆,这基础材料。”
陈向东点头,他真会。
要不然这些年,他也没法子带弟过活。
不管是啥活,他都干,都学,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得到报酬的活计。
“明天我找村长想想办法弄点材料,到时候请你帮我修灶台,如果你修好了,之前说好的西个工分我不要了,并且给你两斤粗粮当报酬。”
苏桃心想找谁修都是修,还不如熟悉点的。
“好好好,我接。那你休息,今天用了不少孙知青他们的柴,我带弟弟跟元知青去山脚捡柴了。”
陈向东心情很美丽,不敢多待,怕给苏知青招惹什么麻烦,于是提着空水桶离开了小屋。
苏桃关上门,隔绝大院内外窥探的视线。
这知青院里人也不少,除了陈向东兄弟有接触过,熟络点,其他的还不太熟,也不太想熟。
知青院左手边的小屋里,段雨柔没出去,在等钧睿哥回来接她去领证。
本该是一件大喜事,从小到大她就喜欢钧睿哥,想嫁给他。
但现在她们两家都出了事,她不再是家里的小公主,吃喝用度等条件都没有以前那么优渥。
现在随便一个乡巴佬,都能打脸她,冲她,她完全接受不了。
就拿那个苏桃来说,一个正常人,竟然跟傻子打交道!
在她看来,就是脑子有病!
眼下除了听钧睿哥的话,没有其他办法了。
她只有钧睿哥了,一定不能让别人抢走他,要看牢他......
孙红星跟刘沐成一个屋,休息的差不多后,两人起来洗了把脸,拿上镰刀跟斗笠,准备好后,出门,干活。
去年因为那几个奇葩,导致整个村粮食少产,交完公粮后压根分不出粮食。
他们被连累的一个冬天没吃饱过肚子,饿的腰都瘦成什么样了!
今年说什么,他们也要好好干活赚工分,换好粮食猫好冬!
出门的时候,他们默契地关好门窗,锁好房门。
至于厨房,里面属于他们的贵重物品都收进屋了,厨房的锅碗瓢盆新来的知青可以用。
一个大院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做人做事不能做绝咯。
叶青青也准备好了,拿了水壶跟工具就跟着孙红星还有刘沐成一起出门。
他们三人是在知青所待的最久的知青,彼此之间结成同盟,倒也能信任。
地里的活是按照人头估摸着分的,割一亩地的冬油麦,记三个工分。
她累死累活,一天顶多赚六个工分,而孙红星他们一天能赚九个到十二个工分,有时候他们赚够了,就会帮她搭把手。
工分算她的,作为交换,一日三餐他们出粮食,她来做,来洗碗收拾卫生。
双方都觉得公平,所以三人维持合作关系,倒也相安无事,没有矛盾。
只是,现在又来了两个女知青,不知道他们的平衡会不会因为新人的关系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