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 第48章 “戈马”提速

第48章 “戈马”提速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作者:
代码巫师
本章字数:
4620
更新时间:
2025-03-29

清晨的阳光洒在戈马市的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街道两旁的商铺早己开门营业,摊贩们忙碌地摆放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吆喝声此起彼伏。孩子们背着书包,成群结队地走向新建的学校,脸上洋溢着笑容。街道上,护卫军的士兵们巡逻着,他们的存在让整个城市显得格外安宁。

戈马市新铺的柏油路上,阿卜拉推着小车,将刚出炉的面包送往市场。三个月前,他还是个靠救济粮度日的难民,如今却成了面包坊的师傅。"小心烫!"他笑着将热腾腾的面包递给排队等候的顾客。队伍里的人们衣着整洁,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这与饥荒时期面黄肌瘦的模样判若两人。

市场东头,玛丽亚正在整理新进的布料。她的裁缝铺刚开张一周,就己经接了二十多单生意。"护卫军订制的新制服,"她骄傲地向邻居展示手中的设计图,"听说要给新建的纺织厂工人穿。"隔壁五金店的老板插话道:"我那昨天来了批新工具,都是本地钢铁厂生产的。"

在一条小街道里,玛丽亚正忙着整理她的小摊位。她是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丈夫在护卫军的建设项目中找到了工作,收入稳定,生活也逐渐好转。她的摊位上摆满了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价格公道,吸引了不少顾客。

“玛丽亚,今天的西红柿真新鲜啊!”一位老顾客笑着走过来,拿起几个西红柿放进篮子里。

玛丽亚笑着回应:“是啊,昨天刚摘的,您多拿点,今天特价!”

老顾客付了钱,满意地离开。玛丽亚看着手中的钞票,心里充满了感激。一个多月前,她的生活还是一片混乱。黑帮横行,物价飞涨,她和丈夫几乎无法维持生计。但自从大明国的护卫军进驻戈马市后,一切都变了。治安好了,物价稳定了,丈夫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终于有了盼头。

街道尽头,一座崭新的水塔矗立在朝阳中。十二岁的雅各布带着弟弟妹妹在公共水龙头前排队打水。"再也不用走三公里去河边了!"他兴奋地说。几个护卫军士兵正在帮老人提水,胸前的龙纹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不远处,一群孩子正在新建的公园里玩耍。公园里绿树成荫,草坪上铺着柔软的沙子,孩子们在上面奔跑、嬉戏,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公园的一角,几位老人坐在长椅上,悠闲地聊着天。

“听说陛下又要来戈马市了,这次还要去天子庙祈福呢!”一位老人兴奋地说道。

“是啊,陛下真是我们的救星!要不是他,咱们哪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另一位老人感慨道。

“我儿子在护卫军的医疗队工作,他说陛下真的能用‘神明力量’治病!前几天还治好了好几个重病患者呢!”第三位老人神秘兮兮地说道。

老人们的话题很快引来了周围人的兴趣,大家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陈默的“神迹”。虽然有些人半信半疑,但大多数人都对陈默充满了感激和崇拜。

在戈马市最新重新规划为工业区的另一边,一座新建的工厂正在忙碌地运转。工厂里,工人们穿着整齐的制服,操作着现代化的机器。这里是护卫军支持建设的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罐头和干粮,不仅供应本地市场,还出口到周边地区。

工厂的负责人阿卜杜勒站在车间里,满意地看着生产线上的忙碌景象。几个月前,他还是一名失业的矿工,生活毫无希望。但自从大明国进驻戈马市后,他通过护卫军的就业计划,找到了这份工作。现在,他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成为了工厂的负责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卜杜勒,这批货什么时候能出厂?”一名护卫军的军官走过来问道。

阿卜杜勒笑着回答:“明天就能全部打包完毕,后天就可以发往大明新城了。”

军官点点头,拍了拍阿卜杜勒的肩膀:“干得不错,陛下一定会满意的。”

阿卜杜勒听到“陛下”两个字,脸上露出了崇敬的神色。他从未见过陈默,但他知道,正是这位“皇帝陛下”改变了他的命运。

工业区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纺织厂的流水线上,女工们正将刚织好的布匹打包。"工资周结,还管午饭,"组长阿依莎边记录产量边对新来的工人说,"听说下个月要扩建厂房,还要建幼儿园呢。"厂区公告栏上贴着新的规划图:制药厂、农机厂、建材厂...红笔圈出的地块己经开始了地基施工。

傍晚时分,市政广场的大屏幕播放着最新消息:"明日将开放五百个建筑工岗位""新建学校开始招生"。人群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我儿子在技校学电工,结业就能去电厂工作""我报名了夜校的识字班"...

这个时候的戈马市街道上依然热闹非凡。夜市的小摊贩们点亮了灯笼,香气西溢的食物吸引了不少食客。一家新开的餐馆里,老板正在忙碌地招呼客人。餐馆的招牌上写着“大明风味”,主打中式菜肴,生意十分火爆。

“老板,再来一份宫保鸡丁!”一位客人高声喊道。

“好嘞,马上来!”老板笑着回应,转身走进厨房。

餐馆的老板名叫李明,是一名来自中国的商人。他原本在刚果金的其他城市做生意,但听说戈马市在大明国的治理下变得安定繁荣,便决定来这里开店。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戈马市的治安好了,经济也活跃了,他的餐馆生意蒸蒸日上。

“听说陛下特别喜欢中国菜,要是他能来咱们店里吃饭就好了!”一位客人开玩笑地说道。

李明笑着摇摇头:“陛下那么忙,哪有时间来咱们这小店?不过,要是他真的来了,我一定亲自下厨,给他做最拿手的菜!”

餐馆里响起了一阵笑声,气氛轻松愉快。

夜幕降临,电力公司的新路灯将街道照得通明。咖啡馆里,老人们下着棋,谈论着最近的变化:"自来水通了""诊所开药不收费了""我孙子在新建的学校读书"。老板娘给每桌都送上一碟免费的花生:"托陛下的福,面粉降价了。"

在城郊新建的安置房里,阿卜杜勒数着今天的收入,盘算着下周送女儿去新开的学校。远处,建筑工地的探照灯将夜空照亮,那里正在修建新的食品加工厂。更远的地方,天子庙的钟声悠扬回荡,香火缭绕中,隐约可见前来还愿的民众脸上满足的笑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