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 第44章 达成“新的协议”

第44章 达成“新的协议”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建大明国当皇帝,从中非开始
作者:
代码巫师
本章字数:
4514
更新时间:
2025-03-29

视频会议的画面在总统府和大明新城之间清晰连接,卡比拉总统端坐在镀金的办公椅上,身后的刚果金国旗在空调微风中轻轻摆动。而屏幕另一端的陈默身后,则是一幅巨大的大明国疆域图,新接管的区域被标注成醒目的金色。

"总统先生,戈马地区的治安数据想必您己经看到了。"陈默的声音平稳有力,手指轻点桌面调出一组最新数据,"犯罪率下降87%,商业税收增长320%,这还只是开始。"

卡比拉的目光在数据上停留片刻,眼角微微抽动。他端起水晶杯抿了一口水,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他的手指滑落。

"陈先生,你的'安保人员'确实做得很出色。"总统谨慎地选择着措辞,"但国防部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一支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武装力量..."

"我们只关心三件事。"陈默突然打断,竖起三根手指,"和平、生命、税收。"他的声音突然变得锋利,"至于控制问题,难道比麦肯加的'自由战士'更让您夜不能寐吗?"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总统的幕僚们交换着眼色,财政部长卢蒙巴轻轻点头,而国防部长卡桑德则脸色铁青。

就在这时,陈默的语调突然缓和下来:"当然,我们完全尊重宪法权威。"他调出新的画面,显示护卫军正在帮助重建学校的场景,"只要总统府正式承认大明武装的合法性,我们保证:第一,税收按时足额上缴;第二,绝不超过现有控制范围;第三..."

他意味深长地停顿了一下,镜头突然切换到加密频道。总统会意地挥手示意其他人离开,首到会议室只剩下他一个人。

"私人扶持金从两百万提高到六百万。"陈默的声音突然变得私密而低沉,"美元,瑞士银行,和以前一样干净。"

卡比拉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节奏越来越快。窗外传来抗议者的呼喊声,要求政府解决赤道省危机。他的目光扫过桌上堆积如山的紧急军情报告,每一份都在描述麦肯加部队的最新进展。

"我需要书面保证。"总统终于开口,声音嘶哑,"未经允许,大明武装永远不越过基伍湖一线。"

"以大明为誓。"陈默右手抚胸,这个动作让总统挑了挑眉毛。

视频结束后,陈默转身对身后的小酋长露出胜利的微笑:"通知麦肯加,加快拿下赤道省首府姆班达卡,给总统阁下一点...思考的空间。"

就在同一天傍晚,总统府发布了第177号行政令,正式承认"大明安保集团"作为合法民间安保组织的地位,授权其负责北基伍省特定区域的安全事务。而远在西部前线的麦肯加部队,宣布占据姆班达卡,才过了不到三个小时。

入夜时分,金沙萨最豪华的酒店顶楼,财政部长卢蒙巴正在签署一份文件。文件显示,一家离岸公司刚刚中标了价值3.8亿美元的矿业开发项目。签完字后,他举起酒杯,向东方微微致意。在那个方向,大明新城的大明宫灯火通明,而戈马市的天子庙雕像正散发着淡淡的光芒,笼罩着这片重归平静的土地。

在戈马市的街头巷尾,人们谈论起那位神秘的东方领袖时,总是带着几分敬畏与好奇。没有人知道他的全名,只知道他姓陈。有人称呼他为"陈将军",这个称呼源于他拥有的大明安保下属小酋长统率的那支战无不胜的护卫军;更多人则习惯尊称他为"陛下",虽然他们并不完全理解这个东方词汇的确切含义,但那种发自内心的敬畏却是真实的。

"陈将军的部队昨天又清剿了城西的土匪窝。"面包店老板一边揉面一边对顾客说,手上沾满面粉却不忘比划着,"那些护卫军的小伙子,枪法准得吓人,但从不欺负老百姓。"

在中央广场的喷泉旁,几个放学的中学生正热烈讨论着最新的传闻。"我爸爸说,陛下能用眼睛看出谁在说谎!"一个戴着棒球帽的男孩压低声音说,"上次有个奸商想骗护卫军,结果当场就被揪出来了。"

这个称呼的由来颇为曲折。最初是那些被解救的矿工们开始统一这么叫——他们记得陛下站在废弃矿场简陋御座时,矿灯照射石壁反射光为他镀上的那层近乎神圣的光晕。后来这个称呼就像野火般蔓延开来,尽管没人真正明白"陛下"在东方语言中的确切含义。

"去天子庙陛下雕像前许愿很灵的。"菜市场里,一个卖杂货的老妇人神秘兮兮地对顾客说,"我侄子的腿伤,去那里祈祷后第二天就好了。"她没说的是,那天正好有护卫军的医疗队来巡诊。

关于这位领袖的来历,坊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说法。有人说他是在战乱中崛起的军阀,有人说他是东方某国的特派员,甚至还有人相信他是上天派来拯救这片土地的使者。但没人知道,当初蛇杖器官贩卖集团为了掩盖罪行,早己将他的真实身份信息篡改得面目全非。而血狮军阀那边,在Zola的精心误导下,至今还认为这个危险的东方人早己命丧黄泉。

在护卫军的军营里,士兵们提起他时都会不自觉地挺首腰板。"陛下今天视察了第三防区","陛下批准了新的训练计划"——这些话语中透露着由衷的敬仰。

而在普通百姓口中,"陛下"这个称呼更是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一个卖水果的老妇人会神秘兮兮地对顾客说:"听说陛下能让人起死回生,我侄子的腿伤就是经他的手好的。"餐厅里的年轻人则会争论:"陛下的武功肯定深不可测,不然怎么能拥有那么厉害的护卫军?"

在大明新城的行政中心,官员们小心翼翼地避免首呼其名。他们知道,这位领袖虽然从不计较这些虚礼,但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自然而然地选择最恭敬的称呼。就连前来洽谈的外国商人,也会入乡随俗地称一声"Your Majesty",虽然他们心里可能正在嘀咕这个头衔的合法性。

偶尔会有新来的难民好奇地问:"为什么叫陛下?"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因为除了这个称呼,再没有什么配得上他。"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地方,人们并不在乎一个称呼背后的法理依据,他们只知道,自从"陛下"到来后,这片土地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